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 作文 > 初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宜昌市中考语文优秀作文及点评 发布时间:2019-05-23 09:49:08
宜昌市中考语文优秀作文及点评
 
【真题再现】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1、粥之真味
轻启碗盖,一股白气扑面涌出,浓郁的米香弥漫满室。奶奶用木勺盛起一碗粥,送入口中,浓稠的米粥滑过唇齿,无味胜有味,清淡浓郁。那是我尝过最清淡的滋味,亦品出最有味道的人生,此乃粥之真味矣。
夕阳渐落,日近黄昏,黄晖的光撒在奶奶如雪发丝上,如嵌金边。我蹲坐在奶奶身边,看她为我挑米熬粥。她干枯龟裂的手捧起一堆堆米,细小如流沙从她指缝中滑出,幼白滑嫩的米摩挲过她如土地般深黄的宽大手掌,更显白皙。
奶奶埋着头,白花的头发在风中颤抖。她粗大的手指挑出一颗颗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米,放入洁白如瓷的碗中,如珠玑滚盘,落底有声。看她优哉游哉,不紧不慢的挑米,我有些急了:“是米就行,干嘛这么费劲。”
奶奶缓缓抬起了头,深邃的瞳眸闪过一丝睿智:”米是粥的底料,底料不扎实,哪怕经过再繁杂的工艺,也掩盖不了其劣质的根本。“语气淡淡的,似说粥又非说粥,滑过心间,留下厚重的香。
清水滑洗过米粒,使其更加通透明亮。奶奶淘洗着米,清洗水时不时溅起,如珠屑,如碎玉,湿了奶奶的衣襟,她却一脸享受。用手背抹去额顶的水珠,眼角皱纹笑得眯起来,如两朵绽开的花,灿烂耀眼。
细碎的阳光撒下来,奶奶沧桑的眸底闪烁着光芒,一脸清澄透彻。她把淘洗好的米放入陶泥罐中,盖上罐盖。汤用瓷器,粥用陶泥。奶奶煮粥素来用陶泥罐,她说:“米本从泥生,自从泥中熟,忘根不忘本,才是佳上品。“摇着蒲扇旺炉火,溢出的米香与蒲香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
粥熬好了,熄了文火,舀上一碗,晶莹饱满的米粒拥簇一起,散发浓郁的米香。喝一口,味极清淡纯粹,似无味,又似包容百味,夹着奶奶意味深长的话语,留香唇齿,久久不散。
奶奶去世后,我也曾如法炮制,却总觉得缺些什么。现在想来,怕是只得工艺三分,却差岁月七分,情一帖,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各一味,熬得一生清清淡淡,此为粥之真味,亦为人生之真味!
 
韩煦老师点评:
    本文的过人之处是其深刻细腻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位睿智慈祥的奶奶的形象。开篇“无味胜有味,是最有味道的人生”统领全文。“底料不扎实,哪怕经过再繁杂的工艺,也掩盖不了其劣质的根本”“本质恶劣,再好的包装也是徒劳”“忘根不忘本”,这些蕴含在熬粥的过程中的悠悠话语道出了文章的主旨:清淡的是粥,浓郁的却是人生中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背后的岁月静好、质朴纯粹。人生亦是如此,经历风霜后,依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章以自己熬粥却不得真味收束,既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又表明了我理解了奶奶的用心,可谓匠心独具。
 
2、笔墨丹青静泛开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摇一把纸扇独自凭栏,让笔墨丹青在时光中静泛开来。
正是周末在家,书房的小桌上赫然静躺着一长形木盒,带着古朴的青黑色,有美丽的回形花纹,不禁打开,里面放着一把纸扇,两旁收裱的木条上刻着三国名臣诸葛孔明的肖像,栩栩如生。轻轻地展开扇面,一页一页雪白的褶皱像清明的水波泛起涟漪,又像是神话中雪女的裙裾,在梨花中飞扬。纸扇的妙处便在于此了,她总是一点点地吐出芳馨,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姿神韵,让执扇的人不由与她一起放慢脚步,静下心灵,去接受临面而来的庄严的洗礼。
静静地将纸扇展开,心才能变得清明,眼眸才足够纯洁去欣赏扇中天地,墨中静意。
映入眼帘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翻将过来,只见雪白淡雅的扇面只有四个大字“宁静致远”,显得苍劲而挺拔。窗外雨声仿佛正随着落花的飘零散入泥土,随着轻灵的蒲公英弥散到远方……我的心只被深深地吸入这字中,飞扬回转的笔势凌厉而洒脱,像是要飞出的梦蝴蝶的翅膀,却又不见一丝游离散乱之态,紧紧与字身相连。闭上眼,心上的尘埃仿佛在静静沉淀,在这静默的时刻里,我闻到了那字间散发出的羊毫之味,带着天空的辽阔和草原的豪迈,我仿佛看见了李白天马行空的潇洒放歌,看见了陶公篱下赏菊的闲情逸致,看见了范仲淹忧民忧国之思……
望着那飞扬的大字,我拿出了那封存已久的笔墨纸砚,取一牒青墨,让时光在诗情画意之中静静流淌。
摇曳一把纸扇,能把清风送进怀里,能让衣袖不再拘束,能让尘落在喧嚣尘世的心静默下来,去重温一把名士风流,尤为潇洒。
都说心静如止水,方为尘世仙人。闲拈一把纸扇,让心在笔墨丹青之下,清浅如初。
 
田翠国老师点评:
本文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得益于小作者绝妙的细节描写能力和纵深展现主题的能力。
考生在作文第二段便展开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小桌上的木盒是“长形的”、“静躺着的”、“带着古朴的青黑色”、“有美丽的回形花纹”;诸葛孔明的肖像是“栩栩如生”的等等,展现了纸扇所呈现出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也不知不觉地将阅卷老师的心带进了纸扇所氤氲出的“静”的境界。
本文所表现出来的“静”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多层次的“静”。有朴拙之“静”、清凉之“静”、人生之“静”,还有关于“静”的联想与顿悟。在紧张的中考考场上,小作者浑洒自如,由物及人、由人及己,主题的挖掘深刻,实在是了不起!
 
3、静处山林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远离喧嚣,静处山林,享世间之宁静。
——题记
回到了故园,那片心中最纯净的土地。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朴实,秀美,自然的感觉涌入全身。回到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忘记了一身的疲倦,在这山林之中可还原最真的自我。
独坐竹海,洗尽铅华。
葱郁的竹海是神圣的净土。满城飞花,醉舞红尘,竹静处于山林,  不失清俊风骨。我坐在一株竹下,仰望它的身姿,笔直端庄,感受它的君子风度,浩然正气。它从遥远的魏晋飘来,带着清风处在这山林之间,增了一伤神韵,添了一份灵气,处于其间的我洗涤了灵魂,闭上眼,嗅着清香,感受自然,污秽尽落,只留纯净灵魂。
静望田间,感受乡醇。
人未变,物依旧,我像儿时坐在田垄上,口中含着一根茅草,望着田间的人,互帮互助,其乐融融,他们的脸上总挂着笑容。这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生活除了五柳先生也只有他们可以理解吧,透过他们我看见了一颗颗不经雕刻的纯朴之心,我的心也在这浓浓乡醇中变的宁静,纯真。
清风鸣蝉,书香弥漫。
在山林之中,褪去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紧张生活,捧一本书随处而坐,有了山中灵气的熏染,似乎更能融入手中的文字。有清风伴舞,有百鸟齐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这种闲适,有情致的环境下读圣贤卷,更能体会他们的高尚情操,他们的闲情逸致,他们的君子风度。每每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拂在身上,照在书上,只有轻轻虫呤作伴果真是一窗明月半床书,畅想晴耕又雨读。
静处山林,林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真,美!妙!
静之心,人皆有之,林中之人之物不失矣,天地之大唯有远离红尘,静处山林才感人间至纯。
——后记
 
景书芳老师点评:
最感慨于小作者干净清亮的语言,山中清泉般,缓缓淌入心田,似乎就在一刻间,阅读者的心灵也得以澄净安稳了。其次是文章排比成段的结构形式,“独坐竹海,洗尽铅华”、“静望田间,感受乡醇”、“清风鸣蝉,书香弥漫”,如粒粒排扣,扣紧主题,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小作者还大胆运用前言后记,提纲挈领,总结主题 ,前后照应。联想手法的恰当运用,从“遥远的魏晋飘来的君子风度、五柳先生的闲适纯朴”,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学味道。不失为一篇美文。
 
4、岁月真诚不欺人
有人叹,都华易逝,容颜已老;有人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也有人悲:时光勿勿,白驹过隙,尚不知岁月天真,真诚亦不欺人。
外婆是位平凡的乡下妇人,并非美人胚子,也无聪颖学思。诚然,岁月残忍,除了眼角日益增多的皱纹似乎什么都未给予过她。
外婆在家总是劳务缠身,牲口庄稼都经她之手,记忆之中,她总是被琐事所绊,埋头劳作,与乡野村妇如出一辙。一日午后,窗外的知更鸟扰了清梦,我起了身向屋外走去,却见外婆蹲在院落的一角不知在干嘛。凑近着,却是几盆植株,我瞪了瞪眼,感到惊奇:外婆什么时候还有心思养花了!
午后的阳光明媚暖人,洋洋洒洒泼墨般将金粉倾泻而下,寂静的院落在明丽光线的映衬下似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眉眼盈盈,嘴角含笑,和风缓缓拂过,平添几分诗意和韵味,我嗅到外婆飞扬的衣角有股淡淡的清香,才猛然想起,尽管外婆要给牲口喂食,但身上总是清清爽爽没有太大的异味儿。虽是短发却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一头短发让人看了觉得很舒服。
外婆望着那些花草,只是几个破旧的瓦盆装着,有的缺了角,有的满是裂溢在瓦面上,我抿了抿嘴角,突然眼前一亮,几朵小小的梅红色的小花盈盈地绽开发笑魇,太阳融融的光束洒在她们身上,频频点头似沐浴中羞怯的妙龄少女,风轻轻拂过,似乎还能听到她们琅琅的欢声笑语。这盆娇俏的太阳花在外婆的照料下似乎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望向外婆,余晖披了她满身,蓬松的黑发间隐约可见几缕银丝,侧着脸,颊上的一个酒窝若隐若现,一个多么可爱的人!
外婆站起了身向门口走去,远远地,我看见了一个身影,是外公。他找着锄头,将夕阳甩在身后,步履稳健地向家走来。外婆倚着门框望着远方。
或许,岁月残忍,只让她青丝变白发,她却一直勤勤恳恳,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生活,她整理自己,热爱生活。实则,岁月也待她不薄;她膝下一双儿女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她的丈夫踏实稳重,待她甚好。
我想,岁月真诚,亦不欺人。
 
潘灯老师点评:
    本文亮点有两处,其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什么是真?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真诚。但是本文作者表达的却是人对生活的真。认真生活,细心打理花朵,点滴的生活小事,因其真的态度,而使一个普通人多了份神圣美。文中第三段、第四段对外婆描写的句子可见一斑。其二,作者切入点很小,重点描写了外婆养花的情形。尤其是第四段对花姿态的描写,表面写花实在写外婆。花摇曳多姿,更是外婆丰盈内心的外现。切入点小,重点部分就有足够的篇幅浓墨渲染,文章主题亦能凸显。
 
5、静静的行走在老街
行走在老街,行走在繁华遗落的一隅,静静的。
红砖房,绿藤蔓蔓,刷着大油漆字的理发店……我在长大后第一次回到这里。
我找到爸爸曾说过的他上学时常走的小路,我站在路口,夏日的繁荫遮蔽了炎炎的烈日,使这条小路显得格外静谧。我慢慢走着,张望着四周,人们还在梦中,我只偶尔看见门前的石阶上有几个阿姨在洗着衣服,门旁的秋千上爬着半眯着眼的白猫,懒懒的。
“一、二、三……”我抬眼望去,不知谁家早起的女孩正玩着跳房子,扎起的羊角辫,传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这一路绿荫的宁静之中,那么悦耳,更显静谧。
我渐渐静下初时躁动的心。
奶奶常笑着回忆的菜市场大门,已有些斑驳,我与迎面而来,提着菜篮的老人们擦肩而过。看着她们缓慢的脚步,时光染白了她们的华发,在她们的脸上留下痕迹,但我却依然从她们悠悠的步伐中感觉到了恬静,一瞬间,仿佛时间随着她们并排走,也慢了。那一抹恬静杂着时间的味道探入我心间。
我站在老榕树下,望着正在棋盘上下棋的老人,周围也围站着三两个老人,他们花白着发,眼睛却依然那么有神,无人发声只听棋落下的声响,我驻足许久,刹那间,在老人那沉静的目光看到了岁月,听到了时间磨过年轮的声音。榕树下自成一方世界,树荫挡去外界的吵嘈,护着一桌清静,守着岁月的老者。
袅袅炊烟升起,我站在车站旁,与来时一样,只是多了一份安静,少了一份躁动。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有慵懒的猫,缓步的老人,几十年的棋局……时间留下匆匆而过的脚步,却也曾被放慢了步伐,就像如今的我,静静的。
红砖房,绿藤蔓,老榕树都静静地待着,无声地守护着与时间并排走的老街,安逸而宁静。
宁静,恬静,沉静。
行走着,行走着,我行走在老街,静静的,静静的。
 
周婷婷老师点评:
  “红砖房,绿藤蔓、老榕树”小作者通过静静地行走在老街,捕捉熟悉的生活画面——父亲儿时走过的小路、菜市场老人们悠悠的脚步、老榕树下下棋的老者们,巧妙触摸到了画面背后深藏的“静”的奥秘:宁静、恬静、沉静,进而悟得自己内心的“安静”。独到巧妙地剪裁生活、匠心独运地组织行文、真切深远的思悟均是文章的靓点。另外,该文行云流水般,涓然流淌的文字也深蕴着“静”的魔力,不蔓不枝地将真实的生活娓娓道来,小作者的情感与启迪也静默、自然地淌进你我的心田。
 
6、春风怡情,师韵永萦
穿过碎金般泻在走廊上的光影,扑面迎来春的气息,栏杆上多肉明媚的笑靥,吊兰妩媚的舞姿,红薯单纯的眼神,晒出浓浓的春韵,令人心旷神怡。但踩住春的诗行,最后一个音符敲响,欢悦的怡情似一缕春风在办公室里绽放。办公室里的春风,因为师韵永萦,而最是怡情。
心怡那缕春风,是为瓜果飘香,最爱拿着超前完成的作业,慢步踱进语文老师的办公室。不仅为美滋滋地听到两句夸奖,更爱那慷慨递来的瓜果清香。或许是窗边慵懒生长的青杏,或许是操场旁黄澄澄的柚瓣。总之,因为与我们一同生长在校园里,且是老师亲自馈赠的美食,细细品味,总有淡淡的青涩苦在舌尖,浓浓的师情甜在心田。美食如星,情味如辰。收集这饴糖般甜蜜的春韵,心头岂不欢怡无边?
心怡那缕春风,是为清茗留香。还记得常常故意不在家里打作文,中午便安静地赖在老师的办公室里。邻桌的老师有个玲珑剔透的小巧茶壶,她每每热情地邀我小啜,我也就不客气地飞奔回教室,取来偌大的水杯。也不顾与小茶壶形成鲜明对比,迫不及待地呷一口,那龙井清香便幽幽地在舌尖发酵成怡然幸福的味道,久久不散,口齿留香。袅袅的白烟氤氲在我的眼前,蓦然风乍起,洋溢着茶香的芬芳,泛起怡悦的涟漪。浸染这龙井般清幽的诗韵,笔下岂不文思泉涌?
心怡那缕春风,是为谈笑生香。平日讲台上佯装严肃的慈爱妈妈,在下课铃响后,摇身变成办公室里的邻家姐姐。我只好眼睛装作专注地紧盯电脑,手上娴熟地敲打着优美的文字,余光却偷瞄着老师们嘴角春晖般灿烂的弧度,竖起耳朵留住清脆灵动的谈笑声,或是孩子气的炫耀:“快来给我新做好的白面馒头点个大大的赞!”或是文艺地点评:“这篇作文真真是极好的。”谈笑生香,春风荡漾,我便怡然匿笑,为独享老师们美丽的另一面而欣喜悠然。陶醉这春风般温暖的师韵,眼角岂不怡然牵起?
因为可爱的老师而爱上语文,也为语文而爱上这些温暖如春风的老师。办公室里的春风,因为师韵永萦,而最是怡情。
 
田翠国老师点评:
读完这篇美文,顿觉春风拂面,带来满怀的春意!
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表我情,此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满溢而出的浓浓情意——小作者对老师纯纯的爱与真诚的感激打动了阅卷老师的心:“心怡那缕春风,是为瓜果飘香”,心怀感激,便觉得老师亲自赠予的瓜果有了特别的甜蜜,浓浓的师情甜在心间;“还记得常常故意不在家里打作文,中午便安静地赖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一个“故意”,一个“赖”,对老师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笔下的老师不再是古板生硬的、没有生活情调的代名词,而是有着丰富美好性格的可爱的人儿,令阅卷老师因为被理解而心生惬意。
此外,本文选取三个生活场景,匀称对举,结构规整,内容饱满,极富生活气息,读起来心神愉悦、齿颊生香。
 
7、拥一颗宁静之心
雨淅淅沥沥,清凉的雨丝轻轻地落入湖中,映下一圈圈涟漪,那是心灵宁静漫步时的足迹。
烈日炎炎的日子终逝去。这会儿便下起了雨,给快要灼伤的天温柔地布上一层面纱。透过窗上残余的雨珠,外面的世界异常宁静。街上没有了挟着公文包的商人,而是打着小伞清静漫步的居多;柔和的雨声吞噬了噪杂的鸣笛声……世界一片静,我亦是如此。
搬来一把小椅了,拿上一本清闲的散文,手捧一杯淡雅的清茶,坐在阳台上,许久未光临这儿了,阳台上的芦荟仍旧那样绿油油的。一旁的小菊花也散发出淡雅的香韵。
将手伸出窗外,清凉的雨丝柔和地亲吻着手心,清风拂过我的手背,淡淡的花香洋溢在手缝和心间。
平日里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期盼,压抑着我们不得不在楼道间,教室里奔跑,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嘈杂的声音扰着我们心烦意乱,许久没有这般闲静了。
“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体会张晓风与自然相舞时的清悠;品味林清玄温一壶酒在月光下的宁静;行走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绮丽花海;感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悠远禅意……
读累了,品一口清茶,香味遍及全身,舒畅,淡雅,宁静。
一茶一书,然人世所有之物,无一不备,其物小而蕴大耳!
静静地,呼吸一口芳香,只觉一身轻松,那俗世尘埃又如那落叶随风,挥袖之间飘向远方。
目似瞑,意暇甚。徜徉于书海茶香之中,让心灵宁静,去倾听自然耳语……
静静地,只闻那雨丝落入湖中,只闻那溅入洼中的顽皮小嬉,只闻那立于花间的悠然小息。
我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的乐趣也不过如此。
此可谓人之意不在景也,在乎宁静之心也,然宁静之情得之心而寓之景也!
 
龙艳艳老师点评:
  本文用散淡的笔调带着读者徜徉在下雨天坐在阳台上读书品茶的宁静美好世界里。无论何人,读罢此文都因有了这本无邪的书、都因有了这杯清雅的茶,都因拥有了这颗宁静美好的心,而倍感轻盈、轻松和轻快。我为小作者能耐住寂寞,独自起舞、独自狂欢的修养喝彩。全文很巧妙地把读书、品茶的经历置身于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展开,既交代了背景,又营造了宁静、悠远、朦胧的气氛,为本文平添了一丝诗意美。小作者文言文语言功底较扎实,文白夹杂,散淡而有味,颇具汪曾祺散文语言风格的雏形。
 
8、和之美
在水声潺潺的溪畔,温一壶月光下洒,一捧清水煮茶,碰触和谐的美好,涤净心田的尘埃。
老家的房屋后面,便是一条小溪,溪水澄澈美好,日夜不停地唱着动人的歌。晴日里,我总爱一个人坐在溪边的岩石上,任溪水没过我的脚背,留下轻柔的一吻。西边有棵高大的银杏树,银杏叶悠悠地扇着,扇去了夏日的烦躁,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心境。溪边的野花也开了,红的似火,粉的像霞,一簇簇吐露芳菲,似少女的心事,娇羞而热烈。溪水汩汩地浇灌着溪畔的植物,望着这和谐之景,心旌摇曳,躁动的心归于平和,顺着柔和的微风飘向远方。
若是在夜晚乘凉,眼前之景又大有不同。蝉声阵阵,不绝于耳,那棵银杏,像村庄的守护者深沉地静默着。月华如练,倾斜在透亮的水里,我似乎嗅到了美酒的清香。微风轻抚,这尽职的信使带来了远方的消息。银杏叶子们低语着,祈求风的使者将它们的向往寄往远方。酒不醉人人自醉,这宁静祥和的图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溪边有和美风景,亦有和睦人情。溪边的人家,都是友善而热心的,冬日枯水季里,溪流的水伏在石缝之间缓缓前行。这时,哪家要杀年猪,邻里是定会来帮忙的,西岸的人们踏在高起的石块上,小心度过小溪,赶来帮忙。待年猪杀完主人家便煮一块鲜猪,与邻里分享,以示感谢。但这之前是一定要到西边的土地庙里祈祷一番的,主人家领着客人端一瓷盆刚煮好的肉,搁在小小的土地庙前,虔诚地点燃一炷香,安放在庙前,族人口里念念有词,多是祈福保佑一类的话语,人们颔首低眉,举手投足间皆是恭敬,等到行过礼,人们再将肉端回去,尽情享受,眉宇间洋溢着收获的快乐。邻里的和乐,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一条小溪,连接着现在与未来,承载着和谐与美好。不论是溪流旁景色之和谐,还是溪畔和乐的风土乡情,都让我的心灵平和下来,学会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就让岁月的小溪淌得再慢些,让我沉醉在这和之美里。
 
龙艳艳老师点评:
小作者开头用颇有禅意的语言引人入胜,与林清玄先生温一壶月光下酒的幽静、空灵的意境神似,如一缕清风扑面而来,十分巧妙。紧接着又用从容疏淡的笔调,从溪流旁夏季的景色和溪畔人家冬季杀年猪的风俗入手,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谐以及乡亲们和睦、淳朴的乡情,一幅清新、淡雅的农家田园生活图景跃然纸上,令人油然而生前往享受清欢的愿望,丝丝入扣、沁人心脾。全文紧扣“和”展开,由标题“和之美”统领“和谐”“和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9、静观垂钓者
钓过鱼的人都知道,心静是关键。“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幅画面呈现出一个“静”字,钓鱼的人如此,旁观的人又怎样呢?他的心要比钓鱼的人更静。
外公靠水吃水,在那片湖里,他打了一辈子鱼,然而,他最大的乐趣,还是一人一竿,徜徉在垂钓的静好时光里。往往是一顶破草帽随意躺在旁边的草丛里,鸟儿也习惯了与这老翁相伴,筑巢歌唱毫不畏惧,任天上云卷云舒,他的眼里始终只有那一片湖。这样静止的时光里,心里是进不去任何杂质的,所以外公的一生都过得宁静安详。
每每这样的时刻,我就在一旁“侧坐莓苔草映身”,静静地看着这一场外公与鱼儿的游戏。也不关注孰败孰胜,仅是这分秒的小憩,就足以洗净我心灵的浮移,静如止水,在这一刻,我知道不能期待外公像在家一样和我聊天南海北,一切喧闹都入不了他的心,我又怎有心去打破这绝世的宁静?不知不觉,原本浮躁的思绪慢慢化开来,仿佛与外公的心在慢慢靠近,仿佛手里也有了一根钓竿,一切烦忧,都在微微荡漾的水浪中化为乌有。我想这个时候,是否有鱼上钩只是一种外壳,内心的净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这便是垂钓者的魅力。
静观垂钓者,手中握的是无形的钓竿,眼中看到的是天人合一,胸中回荡的是无声的黄钟大吕,比垂钓者更甚的,是一颗超然物外,宁静淡泊的心。
也许,在这个电磁波泛滥穿梭的今天,我们缺少的,就是一个静观垂钓者的午后,在静中看世界,世界就在我们心里,所以最终看到的,还是我们的心,一颗善良纯净的心。
 
景书芳老师点评:
突然就想到了“岁月静好”。 年过不惑的我,曾一度对垂钓者的行为不能理解,静坐一日或一宿,钓得几尾小鱼或一无所获,乐趣何在?小作者用他的观察和体悟告诉我:“垂钓者,手中握的是无形的钓竿,眼中看到的是天人合一,胸中回荡的是无声的黄钟大吕,比垂钓者更甚的,是一颗超然物外,宁静淡泊的心。”鲜明而又深刻!如果,对“垂钓者”的描写着墨再多一些,文章内容是否会更饱满些?
 
10、爱怡共生
暖阳,微风,木梅。
她静静地斜躺,眼睛微眯。
我站在她的身后,左手端着发盒,小心翼翼地挤入染发剂,看那一身黑纱的舞女摇曳身姿,最终卧在盒中,一切都那么不紧不慢,只为了招来怡悦分子,使人心怡。
就在刚刚,她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皱起眉头。时光在她的头上栽满银花,如今,它们绽放了,那样的白,想必刺痛了她的心。
“没事,我来帮您染,”我故作轻松。
她未应答,默默躺在木椅上。
思绪的羽毛终于飘回。
盒中已挤满药膏,我拿起染发梳,细细调匀,梳齿将药膏的美梦唤醒,它在其间搅动,叫醒贪睡的药膏。
我认真地搅动着,像是在烹制一道美味。
她拿起镜子,应该是瞧见了我的身影,竟咧开嘴笑了,我抬头,看见镜子中的她,眼角处漾开细波。
“养孙女就是好!”她的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喜悦。
想必怡悦分子已敲开她的心房。
我笑笑,用梳齿挑起一丝药膏,送到了那片银海之中。
我轻轻梳动着那发丝,自上而下,像是在打理一匹线绸。
硬是要看见它没有任何褶皱才肯罢休。
那药膏在其间随意嬉戏,自由蹦跳,累了便倚在发丝上,像是给银丝换上了亮丽的黑礼服,准备出席一场庄重的盛宴。
这一片,亮黑已将银白取而代之,我又挑起更多的药膏,在她的头上细细抹匀,动作轻缓,没有任何声响,不,我听到了有轻微的敲门声,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怡悦分子,住入我的心房。
微风拂过脸庞,舒适、惬意。
“好了!”我打来清水,为她洗净。
她摇摇那头齐耳短发,水珠滴落在地。她又拨开额前碎发,久久地望着镜子,她笑了,我也笑了,她的心里被怡悦充盈,我也是如此。
她老了,但那又何妨,她青春虽老,但我年华正好,让我用爱将心中的怡悦分些给她,留她在那儿静等我,就好。
爱和怡,本当共生。
 
田翠国老师点评:
读完此文,不由得会心一笑,为考生的慧心和灵巧点赞。
慧心之一,小作者选材善于化大为小、化平为奇。围绕“怡”字,选取生活中“孙女跟奶奶染发”这样一个温暖的画面入文,看似平淡,实则典型,很好地传递出“怡”的生活气息。
慧心之二,小作者表现主题有极高的功力。“怡”是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怡然的生命姿态,作者不仅写出了“祖孙二人暖阳下染头发”的怡然闲适的生活场景,更巧妙点题:怡因为爱的介入而倍显优雅,爱因为怡的支撑而更为饱满——爱和怡是共生的。
慧心之三,小作者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暖阳,微风,木梅”仅三个词,就勾勒出一幅和谐安宁、怡然自乐的画面,且用词精准,极富张也为力,也为本文定下了温暖、亲切的感情基调。
 
11、怡然于糖画飘香
那个秋天,秋虫唧唧唱着秋的赞歌,淡淡秋风为树叶镶上了淡淡金边,这怡人的天气,引我漫步闲游。
恍忽的,一缕微若游丝般的香气缭绕在鼻间,这是糖画?循着甜香,我急忙来到了旧时的窄巷。
这是城市中被人遗忘的一角,却也是我童年的乐园,只是,巷子老了,终抵不过时光流逝。原来的巷,再也回不来了吧,心中黯然,只得默叹。
忽然,香气渐浓,伴随着车铃阵阵传入耳畔。果然,不过多久,一位老伯推着金灿灿的糖人儿车走了过来。“糖——万——年牢哎”,吆喝声中,我不禁伫足,脑海中回响的,是回溯时光的声音。
昔时,糖香悠悠怡人心,幼时的我总在初秋第一片枯叶落下时就守候着那一缕怡人的糖画香。车铃响起,那浓郁的香气便如精灵般乘风舞动在我的鼻间,仿佛进入了香兰精舍,五感都被郁气飘香所迷倒。
糖画怡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味,还在于它那栩栩如生的形态。糖画阿伯手艺真巧!流转着晶莹光泽的糖浆在他的点化下竟有了神采!神勇如猴王舞棍,娇羞如黛玉绣花,那一一笑间仿佛都有了灵气!
我与小伙伴围拥在大伯的身边,因我与他熟识了,他总笑吟吟地摸摸我的头,塞给我一支可爱的糖画,孩童嬉闹间,甜甜的糖浆充斥口中,怡然间,真恍如浮生的一梦。
悄然间思绪回归现实,片刻的功夫,眼前已涌上一群孩子,将孩子们的笑语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我。我上前去。
“老伯,拿一支糖画。”
手中的糖画在微光下氤氲中琥珀色的光泽,鼻间,又是那怡人的香气。
我在这郁郁香气中明白了什么。原来,那时光深处的记忆都是永不失去的。它们只是沉睡在记忆的深巷,一旦被唤醒,就会遥遥地传来郁郁回香。真正怡人的正是这回香。这是生活的回香。
含往口中那晶莹的糖画,我怡然于那糖画飘香。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的童年记忆始终在心灵的深巷中飘香!
 
韩煦老师点评:
   本文以怡人的秋景开篇,奠定下清新愉快的基调。行文围绕着“糖画”展开,以细腻的笔触写出自己对糖画的喜爱,绘其味,画其形,缓缓诉说儿时与小伙伴一起吃糖画的怡然时光。文章更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暗线,串起全篇,写出作者对于旧巷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前的日子总是很有灵气,糖香、欢笑、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作者脑中始终挥之不去,带有浓郁的旧事情怀。让作者怡然的实则不止糖香,更有生活的回香,记忆或许回不来了,可经历过的情感的回香却真正使人怡然,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2、静候心花烂漫
携一缕清风,我愿意静静地走,静静地等,等候那烂漫的心花,开在素雪澜月之时,开在夜色流转之刻。
小雪迷离,氤氲迎春的气息。水一样的夜色下,怀着点滴到天明的心境,走进那条安静的老巷。
老巷是陈年老酒,人一进,心便沉静下来。洁净的青石板沾染些人间烟火,将雪花无声地消融,便有了“满地花阴风弄影,一巷青衣月窥人”的美丽。月色羞涩而来,仿佛只为候那清酒一樽。放轻脚步,心花悄然而绽,任凭清晨的老巷如何喧闹拥挤,此时人定已过,安静才是它处于风霜岁月之中的本色。一盏盏门扉之间,关的是喧嚣,关不住的是情意。安静漫步之中,心花绽开,我看见万家隐藏的灯火,品尝出些米油盐的安稳,感受到平淡生活中的扶持与鼓励。老巷之静,候出了知足常乐之花。
若说家家户户皆有平淡之美,足以使心花烂温,那么等候自家的母亲,安静之中同样姹紫嫣红。
又是一个流萤如星的夜晚,难得与母亲同时闲暇。年轻时的母亲爱读书,只是渐渐忙碌的日子使她薄茧悄起,无暇捧起卷卷珠玑。我如此想着,轻轻靠向她。书中是一个平凡而简单的故事,我很快便看完,正欲翻页,发现母亲仍细细读着,于是静下心,默默等候她,灯光下她的发丝有着蜜色的绒衣,微微蜷曲着。她的眼眸温柔如水,仿佛谱着只有时光才知晓的旋律,妈妈,如果光阴生硬地压缩您的脚步而伸展我的足迹,我愿意守着这朵心花,静静等待您的足音,牵起您的手,等候之静,盛放了感恩亲情之花。
安静的自然读韵荡漾,有如嘤嘤鸟鸣,安静的心灵最是温柔,恰似朵朵花放。简单生活里,做个安静之人,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收获璀璨心花,收获一份和谐美满,盈盈幸福。
月笼人家,沉香入画,你是否愿意与我同行,静静等候清晨的桃花?
 
景书芳老师点评:
  小作者在紧张的考场上,能既保持心态的镇定,又能拥有跳跃的思维,始终围绕一个“静”字,从安静老巷的知足常乐之花到静候母亲读书时的平淡之美,用散文化的笔法,表现安静氛围里的和谐静气之美妙,实属不易!“素雪澜月”“夜色流转”“ 薄茧悄起” “卷卷珠玑”等诗一般的语言,更显示出了小作者不一般的文学功底!“简单生活里,做个安静之人”这一暗含哲理的语句,也不失为喧嚣的生活注入一针镇定剂,读来清新!
 
13、静谧的记忆深处
我家有辆旧自行车,已陪我走过童年的四季变化,风风雨雨。
自从爷爷退休在家,每日清晨他的首要任务便是擦车,然后送我去幼稚园。爷爷总是擦的很仔细,所以那辆车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闪烁着好看的金属光泽。爷爷话不多,我最常听的便是那句:“坐稳了,扶好。”更多的时候,他总以那双用岁月打磨后不再有神的眼睛,满含爱意凝望着我。
我便扎着羊角辫满心欢喜坐在车后座上,看一路上风吹落了海棠花煞是好看,调皮的柳絮直往身上钻,惹得我不安分的抓痒。爷爷总会控制我的好车头,说:“坐稳了,扶好。”三分警示,七分宠溺。
再后来,岁月如梭,时间过隙。我蹿起个头,爷爷却弯了腰。我不再需要他的接送,也再也没听到那句“坐稳了,扶好”。但爷爷仍坚持每日擦车,一尘不染。但也只是像扶着老朋友那般,扶着车到门口,然后目送我远去。那车便静静站立在那,很安静,但与我有了隔阂。
时光静静流淌,我还来不及抓住它的尾巴,只要我一稍停顿,它便立马为你定下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的错误变成对不起,又把很多个对不起变为来不及。
那日回家,见爷爷腰痛不堪,我急忙夺门出去打车,奈何很长时间都无空车。我把自行车推出来,示意爷爷上车他不肯。毕竟他拗不过我,我投之一个坚毅的笑:“您的孙女长大了,放心坐吧!”我小心扶爷爷上车,出发前不忘说:“坐稳了,扶好。”埋没在记忆深处的种种,本以为安静地忘却了。但在那一刻还是如洪水般席卷而来。
多年后,听闻父母准备丢了那辆车。我忙去认真擦试了一遍,准备骑上它完成最后一次骑行。一路上静静的,花开满树,阳光席卷整个城市,沿途路上风光怡人,顿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我对空座上说:“坐稳了,扶好。”完全模仿爷爷的语气,三分警示七分宠溺。这些全是他不经意间带我看的风景,却独留我年复一年的朗读。这旧自行车是你的遗物,而我是你唯一的唯一的遗嘱。
静谧的记忆蔓延开来,只是静静的诉说往事,记忆深处的那些温暖与别离,我也选择不再让它们安静冷却被遗忘,因为那车太过陈旧,开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啊,又在对我说“坐稳了扶好。”
 
 
周婷婷老师点评:
该文巧妙地选择爷爷破旧的自行车作为行文的线索,勾连起所有零散的记忆。破旧的自行车见证着爷爷的老去、“我”的茁壮成长,更见证着祖孙间真挚暖心的温情。文章情谊满满的笔触,引领我们漫溯在作者记忆的静谧处,温暖于情感的芬芳间,这便是该文的最大魅力。不得不提的还有小作者精准而富有灵气的语言,足见其非同一般、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如“三分警示,七分宠溺”中“宠溺”二字,将爷爷无比慈爱、满心疼溺孙女的音容传神描画;“他不经意间带我看到的风景,却独留我年复一年地朗读”,好个“朗读”,将孙女无时无刻,难以寄托的思念深情传达。最后借用小作者的语言总结:“静谧的记忆深处,一直,花开满树!”
 
14、静也,幸福也
此心静处,为吾幸福之处。——题记
静也,幸福也。
坐在明亮的客厅,于灯光下抱一本旧书静读。窗外的万家灯火下抱一本旧书静读 ,窗外的万家灯火被隔绝在书本之外。夜谧,蝉无声。
但总可从房间的一角闻见若有若无的香气。啊,那定是我可以想象饱满圆润的大米如何在小火上微微吐泡,中间掺杂的金黄小米一阵一阵翻腾起细细的甜香。硕大滚圆的红枣腆着肚子枸杞在适宜的火候中渐渐羞涩地吐出心语……当然,旁边还有奶奶,带着满足的笑意哼着歌揭开锅,蒸腾的雾气濡湿并隐去了她如潮水般的皱纹……想到香甜的粥酿,我溢出了满满笑容……
静者,温馨是也。
恍一抬头,妈妈也端正地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绣着仕女图,那手中纷飞的红线仿佛绣进了静美的慢时光。突然,妈妈笑盈盈地抬头,举起她的作品,“绣好了就挂在你的卧室哦!”我也暖暖地笑,画上仕女安静执一枝水莲,温柔的社会关系与灯下的妈妈无二。她又低下头,微笑着走线。我仿佛看见模糊的画卷,静静的,似被白玉汁涂沫的灯光下,妈妈的样子沉在时光深处,洗尽铅华似的朴素美,也似那“香远益清,亭亭静植”的不胜凉风之莲……
微笑着,我的心仿佛被白云轻轻一击,不由自主想起金圣叹作的不亦快哉……
夏日,于朱红盘中,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那些简单而宁静的微小幸福,则成了他漫温长岁中镌刻的温暖印记,或许,现在生活中诸多压力令人焦头烂额,但是否只要一刻清静,一个回顾,幸福就出现在眼前?那些行得愈慢的日色,也可在时光中为我们沉淀成一张沉静的照片?又或许,小幸福从未走远,只是等着我们静下来,去发现,静也,幸福也……
奶奶煮的粥,该十分香甜了吧?手捧书卷莞尔,想起白居易那首静静洋溢着幸福的小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周婷婷老师点评:
阅毕,掩卷,我也不禁莞尔!为小作者对平凡小事的深意挖掘,更为其曼妙的文字满载的才情诗意。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篇考场上不可多得的形神兼美的佳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圆润的大米如何在小火上微微吐泡,中间掺杂的金黄小米一阵一阵翻腾起细细的甜香。硕大滚圆的红枣腆着肚子,枸杞在适宜的火候中渐渐羞涩地吐出心语……”等细致的画面一直在你我头脑里久久弥散,弥漫着“细细的甜香”,洋溢着暖心的温度。最后吟咏白居易的小诗,诗情画意、新颖巧妙地道出文章要旨“幸福”二字。可以说:阅读这样的文字,本是静静的小幸福!
 
15、静之徜徉
茶,是淡雅而发散着宜人芬芳的淡雅花茶。
我静坐在桌前,目光柔柔地落在那透明的玻璃杯中,三两朵清丽雪白小花在热水中舒适地滋润下渐而舒展。阳光透过苇帘,慵懒地滤下,轻打在泛着水色的桌面上,给花茶水面镀上一层淡金的色彩,小花透过涟漪,好似对我轻笑。窗外偶有一声鸟鸣掠过蔚蓝天窗,消散在白云中。一切都是那么静,驱散了充斥心间的压力与浮躁,此时仅愿一本书相许。
书,是略旧而满是哲理有着蹁跹的石墨文字的经典古书。
我细读那文字。心下一片止水。平日只觉枯燥无味从不染指的古人智慧,在一片宁静之中竟也忍不住翻开。虽然似懂非懂,却也别有一番朦胧的“不求甚解”之意,也算领略了一番陶潜生活之趣了。抿一口花茶,唇齿生香。眼睛略有点乏了。走到阳台上,惊喜地发现栀子花苞已立在枝头。
花,是蔚然深秀我所喜爱的青白相间的花骨朵儿。
我静立于落地窗前,思索刚才的收获:茶之静、书之静。楼下传来小孩子稚嫩的笑语,大人嗔怪的低声,老人拐杖点地的节奏。平日里隐于一片喧嚣浮华中不被听见的声音,在我周围一片寂静中竟听到了。
也感受到了此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难得有这样一个午后,静的心灵在小区中停留,地面上不相识的人,高楼上子然静立的我,都融在一片宁静之中。
一缕暗香涌来,从紧闭的花苞间,我不禁贪心地多嗅几下,却捕捉不到,再次静下来又被暗香萦绕。我不觉如方才书中古人一般思考起来:有些事不可急,距离近了,想望久了,欲念深了,缘分也就浅了。有时候就差这份万物协调和谐的静。亦或如这初生花苞,待到烂漫绽放之时,自然香气四溢。
我的学业在宁静中突飞猛进,飘有一些喜悦,一如这花,正待蜕变绽放!徜徉于这片宁静之中,有清茶,有书香,有人情,有花香,有感悟,有爱……
静之徜徉,人之和谐,身心放空。
菩堤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潘灯老师点评:
    本文亮点有三:其一,主题清晰。文章第七段即点明观点:作者于花茶和书本间感受到了静之和谐。可喜的是,作者能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将主旨上升到静能令人感受身心和谐。使全文主题脱离了就事论事的小格局。其二:层次清晰。这一点作者采用了排比段的方式。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三段句式相近,营造出淡雅的静之气氛,令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把握全文内容。其三:观察细腻,语言典雅。如“阳光透过苇帘,慵懒地滤下,轻打在泛着水色的桌面上,给花茶水面镀上一层淡金的色彩,”可见,小作者不仅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语言还颇具诗意美。
 
16、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记忆的长河沉寂于时光的泥沙,时光的荏苒蓬松了经看的辰光。静谧中,我耳边响起悠悠唱腔……
谁叫我生于江南?且看白墙碧瓦小桥流水,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韵味,这静景,现在也倒少见了,更无雕花之窗,衣香鬓影的江南女子,品一口香,听一出越剧,时光仿佛倒回至数十年前……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远处的戏台上传来阵阵婉转清音,便赶紧吃完饭,拉着奶奶去听戏。
奶奶年轻时也学戏,青衣尤为出色,闲暇时,她总会讲崔莺莺待月的西厢,陈妙常盟誓的积江,季香君血染的桃花扇,杜丽娘寻梦的牧丹亭,她亦讲梦里的帘外海棠,锦屏鸳鸯,醒来时的亭院春深,咫尺画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院内缭绕不散,只是无人再懂外婆的寂寞。
江南的人淳朴厚道,每每去时,便簇着外婆在正中间坐下,量雨晴,说粳稽,话桑麻。吴侬软语中透着安逸从容。
檐牙如许,雨花时坠。台上女子微红的双眼,流畅的步伐,引得台下连唱声叫好,台上莺鸣婉转,水袖飘扬。台下掌声专注,笑容烂灿,一片喝彩声恍觉暮沉霞飞,积山无数重。
外婆的眼中似有微光,过去的也好,未来的也罢,仿佛穿越而来,在她周围,幻化成一粒粒珍珠。转眼间,台上又换了一位女子,罗生尘,舞姿翩迁。“阵阵秋风残茶,丝线泪雨不成珠,夜澜灯下把红豆数”,台上女子哭得梨花带雨,一转身,衣袖长拂。
眼前的流水荒芜了尘世的道路,江南的暮色阻挡着红尘,而这里的人们,给予那疲惫的归客最温暖的回忆,一如那淡茶,不愠不笑,香满人心。
静谧中,我觉得那温暖人情,静美岁月……
 
潘灯老师点评:
本文有两处亮点:其一语言凝练,表意丰富,这应该是平日里大量阅读传统书籍的结果。其二以戏剧为切入点,表现奶奶在漫长岁月中的宁静温情。选材新,使文章透出浓浓的文化味。仅凭这两点就足以令此文从大量的应考作文中脱颖而出。但是为抒情而抒情,为美而美的痕迹较明显,使得主题表达略有冲淡,这是本文遗憾之处。
 
17、小巷藏心怡
绿茸茸的青苔爬上了巷道的墙角,清晨的水气,笼罩着这条窄窄的小巷。
巷道中间是一个卖锅盔的师傅,脸上布满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身旁一个黝黑的锅炉。师傅的手艺那可是一绝,做出的锅盔引得人们接踵而至。
一揪一搓一揉一擀再撒上青绿的葱花,那葱的绿和面粉的白可真是相宜!再把面团一叠,用擀面杖从中间向两旁擀去,刷上一层甜腻的糖饴,撒上足足的芝麻。两边厚而中间略薄的饼可真像一条小船,飘荡在小巷悠长的记忆中。此时,初生的太阳也洒落下颗颗金黄的阳光,面团经过阳光的洗礼,颇有一丝暧昧。
师傅把面饼轻轻贴在锅贴内壁,锅炉的烟升腾,锅盔弥散的香味萦绕,充盈着整条小巷。我总会早早地来排队,看着师傅娴熟的动作,嗅着香气酣浓,心怡便油然而生。
树叶斑驳的影子铺就在小巷的青石白瓦上,暖暖的阳光包裹着绿树白墙。树枝摇曳,蒙络摇缀,阳光的清晖透过青瓦的间隙,丝丝缕缕。深巷中隐隐传来浣衣妇女闲聊声,小孩嬉闹的笑声,声声犬吠声……
终于,锅盔出炉。师傅将油纸袋反套了手上,从锅炉中摘了一个锅盔给我。我笑着坐到一旁的长椅上。轻咬一口,脆脆的外壳发出“咔嚓”的脆响,从脸颊骨导传来,如电流般,使我全身酥爽。含在嘴里,芝麻的醇香与糖汁的甜味混合,是无比的香甜。一块块锅盔的壳掉落下来,我忙腾出一只手来接。微微扯动,里面几层面皮有韧性。外脆内软,还有浓郁的香甜,勾起了我的千万味蕾,引得我不尽回味。
锅盔咬下的美味,让我似乎尝到了小巷的味道,柔柔的风,暖暖的阳光;青石白瓦上,石板的青,瓦片的白;还有人情的温暖。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我心怡吗?我不禁笑弯了嘴角,这条小巷带给我的,不仅是锅盔的美味,还有一份心情的愉悦,一份心怡。抬头仰望这条熟悉的小巷,心中微漾。
冰心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而我却认为,小巷的锅盔,所带给我由衷的心怡,足以温暖我这片小小的天地。
 
付蓉老师点评:
本文紧扣主题“怡”字,选了一条墙角爬满青苔的不起眼的小巷,选了一个人们再熟悉不过却又习惯性忽略的小摊贩,选了一件很平常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却写出了意想不到的新意,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作者以做锅盔、吃锅盔、思锅盔为文章主线,衬以优美的环境描写,简明却不单调,细致而不繁复,结尾升华自然,令人深思。同时动词的运用显示出作者较好的文字功底,“揪、搓、揉、擀、撒”等一系列动词将如何做锅盔描绘的极富画面感。全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心怡的感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实为考场佳作。
 
18、心静,风起,香自来
暮色四合,一阵灼人的气浪掀起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霞;掀动了草丛里阵阵令人生厌的噪声;掀动了我的心海,泛起波澜,心躁动着。
我在街边散步,穿行在喧闹的世界里,小汽车里的高音嗽叭一次一次地叫嚣着,耳边还有一声一声不绝于耳的吆喝;似乎那鸟儿,那蝉也厌烦了,在蓊郁的梧桐树里掀起阵阵声浪,而这,正是我厌烦的,夏天的天啊,总是这样使人心不得平静。
路边的小孩哭个不停,彻底激怒了我,你干嘛哭!我转身,要逃离,这是个什么喧闹的世界!
似乎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花香飘入我的鼻间,开始的时候,不甚浓郁,只是难以察觉的一点冷冷的气息:然后愈来愈浓,愈来愈香,这香气像刚从清水中出来一般,还带有水的清冽和晶莹,便一直淌入心间,有如清泉在流淌,在流淌着心灵的尘埃。
在那一瞬间,我发现风清了,心静了,风里的香仿佛在心里沉淀,融合。
是什么样的花,竟会是如此的香?
我顺着花香,寻找它的芳颜,在路的尽头,我发出了它,一树栀子花!
淡淡的青,静静的白,缓缓地开,花香四溢,流边在空气中,便觉指尖也沾染上花的气息,近看时,那雪白的花苞,带着牛奶的质感,丝滑却不甜腻,就像孩子,伸出小手拉着你和他亲近,那花香,说它像胭脂,俗了;它就像一汩清澈的泉水,从远方缓缓而来,不疾不徐,优雅而高洁;淡然而纯真,舒缓而静谧。
风因这花香而清,我心亦因这香而静。
我站在树下,心潮渐渐平息下来。凝视着那一树花,我忽然想到:身处闹市的花,仍能一袭素衣,不染纤尘,淡淡开花淡淡香,在喧闹的世界里沉淀一颗淡然宁静的心,默默地开,款款的开,风来时,香自来,这是花的精神,亦是我们应有风骨。
人生淡然如花,行走一路芬芳。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静守本心,淡然处世,你的优雅,你的从容自会远播,散在每一片土地上,散在每个美好的心里。
 
付蓉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考生,从对主题“静”的内涵的一度升华,就可以看出来。为了体现出静的最高境界是闹中寻静的想法,全文前后再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开篇用简笔勾勒出了一个喧闹、浮躁的世界,后半部分则呈现出的是一个芬芳四溢、淡然静谧的世界,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在情感的转化处精心描绘着优雅又纯真的栀子花,再由此生发开去,引起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人也应该像这花一样,静守一颗淡然宁静的心。纵观全文,作者真挚而朴实的心境被描绘得妙不可言,选材虽小,却小有乾坤。
 
19、怡 然
我愿就这样,怡然。
空气中氤氲看刚烹沸的,袅袅的茶香,缓缓地,怡然地打了一个旋儿,久久地凝固在了空气中。
许我一坛冰瓷棋。
我怡然地倚在窗台上,轻轻地将亚麻色的棋布展开,看着刚穿过窗棂的晨曦在棋布上分割明晦。掀启久闭的坛盖,岁月的灰尘在阳光下蹁跹。棋局独我一人,兀自揉捻着指腹间的瓷棋子,好似温婉女子的冰肌玉骨般沁凉,时而紧皱眉头,时而笑逐颜开,在熹微的怡然日光下久酿久醇。终于,棋局已残,静默地拾起瓷棋数颗,伴随着指尖的倾侧使得它们相印出清脆的冷冷声音。
早就忘却是白子剿了黑子,还是黑子剿了白子。记得的,是那一晨的怡人。
许我一支雅竹箫。
午后的阳光好似一只慵懒的老猫,轻轻跃上并久久地停驻在窗台。轻启一只檀木匣,里头安放着一支竹箫,竹箫虽不及乐器店中的那般灼目,可它是外公一刀刀削出来的,所以它依旧是我的爱,气流穿行过吹口,发出它淳朴的音色。一声杂音突兀响起,后面尾音竟最终乱如丝麻,叹息一声,将竹箫放回那属于它的清雅檀香中。究竟是杂音扰了心境,还是心境扰了杂音,早已忘却。记得的,是那一午的怡悦。
许我一本线装书
夕霞在天际如火烧般燃着,我执起一本线装收,在窗台上轻轻地翻阅。书放在角落里已经很久,此刻的翻动使不刺鼻的,淡淡的霉味盈满了我的鼻腔,不免掩面叹息。当夕阳收扰她最后一抹微笑时,我又将书放在了我蜷着的足旁,早已忘却那个黄昏看的是流光偷换的青梅往事,还是金戈铁马战沙场的英雄血史。记得的,是那一个黄昏的怡然。
在现在纷杂的城市中,我们的步伐从未慢下,也不敢慢下。慢下了,就意味着自己的奖金将汇入别人的账户:慢下了,就意味着自己名列前茅的王冠将扣到别人的发上。但当你慢下你的脚步,你又何尝不可拾起那忽略的一晨,一午,一个黄昏的怡然与美好?
茶不知烧了几遍,幽幽的茶香在空气里了打了个旋儿逸散了。
我愿就这样,怡然。
 
付蓉老师点评:
读罢本文,我只觉得似在品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言已尽而意无穷。文章紧扣题目“怡然”二字,采用片段式结构,将三个生活场景“许我一坛冰瓷棋”、“许我一支雅竹箫”、“许我一本线装书”并列推进,兼顾时间暗线“晨-午-黄昏”,思路清晰、层次鲜明。并且文章开头由“袅袅的茶香”写起,结尾又提到“幽幽的茶香”,结构上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另外,作者展现出了厚实的文学功底,“分割明晦”“流光偷换”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学的输出运用能力,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处处透露出怡然的味道,很好地契合了文章的主题。
 
 
20、真心 真情 真爱
蓝田玉暖,孔玉生烟,窗外白云缱绻,淡蓝的真心,淡蓝的思绪,淡蓝的感动。——————题记
 
窗外淡蓝,天边出现了鱼肚白,夜色不忍褪去,睁开惺松的睡眼,起床。
慢慢踱到屋外,厨房的门缝射来一缕亮光,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门缝,唯恐打扰了专心致志的妈妈。空中氤氲着绿豆的香气,挑逗着我的味蕾。
妈妈的额边不时有细汗沁出,她连忙用手拭去。转身拿配料时,瞥见我来了,连忙说,快去洗漱,我为你熬了绿豆汤,洗完后多喝几碗。”说完,又圈入了忙碌之中。
洗漱完毕后,一碗绿豆汤,端到面前。
绿豆如同绿宝石般镶嵌在汤中,妈妈的眼神中的关爱如同银河的星光那样璀璨夺目。这碗不多的绿豆汤中,我却感受到了真挚的心中对我真挚的爱。
这碗绿豆汤定是用妈妈的真心用主料,真情与真爱为小火慢慢熬制成的,流淌不住的是妈妈慈母情……
绿豆闪耀,让人看了满口生津,我先轻触碗边,感知温度,带用牙齿撞入饱含真情的绿豆汤杯中,香嫩可口,滑腻有味,一口喝完,满口留香,让我似乎在用真情汇成的海洋中飘流,望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看看正坐在餐桌边小憩的妈妈,我轻手轻脚地将自己的碗筷放在了桌上。不料,筷子太活泼,滚落到地面上,将浅眠中的妈妈吵醒,妈妈望了望桌上空空的碗。“再盛一碗吧,今天是中考第一天,一定要有好心态,妈妈是你坚强的后盾,加油!
望着妈妈的笑靥,眼角抹不去的皱纹,我恨不得时光永远停驻于此。那样,爱我的母亲便不会鬃旁长出银丝。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一豆一真心,一句一真情。天下母亲定是真心真意对待自己的孩子。用真情浇灌着孩子的土壤。
妈妈啊,我定在每个时刻为你撑雨伞,不让风雨染。
岁月如歌,曼妙蹁跹,母爱如花,真情永驻!
 
韩煦老师点评:
    本文描写的是中考第一天早上忙碌的妈妈,“妈妈”这个话题是写作文的常见素材。本文胜在情真意切,以妈妈制作的绿豆汤为线索,对母亲熬绿豆汤时的动作、神情及绿豆入口的香味进行细腻地描写。“绿豆如同绿宝石般镶嵌在汤中,妈妈的眼神中的关爱如同银河的星光那样璀璨夺目”两个比喻句不仅写出了绿豆汤的可口,更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妈妈的真心、真情、真爱。一句“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凝练含蓄地写出了“我”终于也读懂了母亲,定然会守护她的心愿,情感自然升华,水到渠成。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中考优秀作文范文:我毕竟走过
下一篇:中考作文满分秘籍:提升篇:童话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