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
当前位置: 主页 > 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
|
|
|
|
|
|
|
|
|
|
|
高考满分作文: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 发布时间:2019-05-25 00:10:45
高考满分作文: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
1.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
面对一张“优秀之星”的奖状,兴奋袭上心头;面对一张“进步之星”的红榜,微笑温暖心田。然而,面对这幅漫画,心里却增添一份沉重与刺痛。分数由100分不幸滑到98分,由55分逆袭跃至61分,每个跃动的分数都拉紧我们的神经。分数,成为我们心头无法挥去的“雾霾”。
不可否认,在“胜为王败为寇”的王朝理念下,分数有其存在的土壤,它是一把客观的标尺,标度着角逐的实力。想想,人生任何一场考试都不是以分数来论英雄吗?比如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没错,分数成为定夺上下的一把利器。
可是,细想一下,分数有那么神奇吗?我们为何对分数如此敏感啊?
人们总喜欢用分数来为学生贴上标签,将分数与“好生”、“差生”对号入座。分数高,则把“好生”的荣光慷慨地放大;若是分数低,则把“差生”的帽子冰冷地扣上。就这样,我们把分数的功效妖魔化,人为地拔高分数的价值,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于是,学生苦苦拼搏,追求分数,可忘记了健康的体魄和美丽的灵魂;老师呕心沥血,汲汲于分数业绩,却忽略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创新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唯分数论”的价值观在作祟。
人们总认为分数提高一点就是进步,降低一点就是退步。分数面前,我们变得如此小气、敏锐。从“亲吻”到“手掌”,从奖到罚,我们眼中只有学习的分数,却漠视孩子背后的努力,无视孩子的学习能力。那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正演绎着喧嚣的功利主义。看看,今天虎妈狼爸不就是功利主义的罪魁祸首吗?棍棒教育不就是教育走上“快车道”的加速器吗?这幅漫画中,惩罚变得如此简单,奖励变得如此廉价。穷其原因,教育的功利主义肆意泛滥。
在“分数”被神化的今天,功利化教育雕饰出来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心愈加浮躁,事事只求政绩。以利润多少考核企业,以GDP高低选拔官员。可教育从来就不是政绩的附属品。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政绩利益争夺战”,那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
说实在,分数已成教育的心头大患,以分数论奖罚,绝非教育改革的出路,更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做法是粗糙的,甚至是粗暴的,换来的绝不是教育的春天,而是教育的寒冬。还记得龙应台恳切地对儿子说:“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只有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分数“雾霾”净化之后,我们才能回归真正的教育。各位真正关心教育的人,请还孩子一片宁静的天空,别让分数成为孩子挥之不去的“雾霾”。
2.奖罚,绝非教育的“终极武器”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心理学家荣格如是说。看一个孩子则唯成绩是论,评一所学校则唯升学率是论,却从没向内审视过我们的教育奖罚,麻木成为麻木者的良民证。要知道,奖罚绝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武器”。
收获满分100分、成绩进步之时,世界报之以亲吻;但当考砸、成绩退步之时,遭遇的是冷冰的手掌。我依旧是的我,可世界却“华丽转身”,从被吻到挨揍,由受奖至受罚,我到底错在哪里?推开窗子,阳光自然会进来,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于是心怀释然。
今天,我们把奖罚娴熟地嫁接到教育,教育之锅就喧腾起来。以分数定奖罚,做到赏罚分明,也降低人为操控的风险。于是乎,赏识教育、藤条教育大有市场,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依赖,也成为了驾驭孩子最锐利的武器。因为我们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教育需要奖罚,分数需要分明,奖罚的初衷不可置否,但是,愚以为,从远景来看是治标不治本,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一味地依赖奖罚来教育孩子,这未免有点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更可怕的是,面对教育的“王道”,整个社会集体失语了。在教育的词典里只有分数,只要孩子分数不及格,就被打入冷宫;只要分数为满分,鲜花掌声扑面而来。我们早已习惯于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模式,从不质疑奖罚本身的合理性,只是做一个规矩的强暴者。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发红包防逃课、奖励高考状元一套房子等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当前整条教育战线都集体患上奖罚依赖症,难道对教育没有更好更长远的评价路径吗?简单地依赖奖罚,正折射出教育之殇,教育的短视正剿灭着孩子的天性,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以简单的经济思维来断论教育的兴衰,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换取可怜的数字。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人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
教育的“终极武器”是什么?不是吻与打,不是简单的奖罚,而是爱与快乐,是唤醒。正如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