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主页 > 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高考满分作文:敢字为先,风流再现 发布时间:2019-05-25 11:29:39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
 
1、“敢”字为先,风流再现
风流人物在当代为何难以寻觅?为何责任和担当在日常渐渐缺席?我们丢掉了什么?惟一“敢”字而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占有量都不逊色于以往的大师,但当代的大师和风流人物却渐渐难觅踪迹。因为缺失了“敢”。鲁迅先生笔下之不敢正是现实写照。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社会,只是用功利层层包裹自己虚弱的内核。这样的时代又怎能期待着风流再现?欲见风流,必要先“敢”。
松开囚禁的锁,让自由引领灵魂自省。    
时时约束,处处限制,最纯真的生命也难免于被功利同化。孩子的时间都被课外班、补习班所挤占,自己的时间也流于无益的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围正视自己?规矩,为约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救救未来。我们怎忍心见到如此瘦弱的脊梁扛起未来的重担?不敢正视自己的人,知识占有再多,也无异于社会的蛀虫。而东坡在人生最低谷处仍能解放自己的视野,敢于正视自己,终在黄州突围后成为“千古风流”。欲风流,必敢正视。
伸出助力的手,让“敢”推动责任担当。     
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正视自己和社会。我们太想要逃避。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我们难道忍心见到,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路人却只是旁观?难道忍心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他人却因怕被讹而无人搀扶?难道忍心见到,共享单车作为带来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坏和偷窃?不,我们不能。但我们却在旁观。因为不敢。那么,如果无法完全战胜怯懦,何不一同携手,每个人互相推动,让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的进步绝不会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却义无反顾的那些“敢”的人。敢承担,方有风流。
张开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者,就是敢于承担。承担自己的命运,也承担社会的重担。若无陈寅恪先生几近失明又身处漩涡但仍担负文学发展,何来诸多关于诗词的传世著作?若无蔡元培重压之下仍为教育而行动,何来北大今日的辉煌?他们用敢做,成为了传世之风流人物 。而今已然没有了社会的压力,何不就此抛却逃避之意,鼓励自己,用勇气克服不敢,以让风流再现的豪气处世?
  敢于正视自己和社会,用“敢”让责任和承担在社会传播开来,敢于化“不敢”为“敢”,才能让国之未来更坚实。
  若此,风流人物,应在今朝!
 
 
2、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然而我们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 “受光于天下”,从而传播四方。中国诗词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媒体互动,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以现代科技之土壤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价值观的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难免使国人迷惘于光怪陆离之中,忘了去拥抱传统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 “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风眠在水墨的清雅韵致中得到滋养,方能调和中西,打破画种界限而真正融会贯通;潘天寿挥毫落笔强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状态,与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让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让传统文化被拖拽的踉跄脚步恢复稳重,让现代中国人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绸缪。
 
3、点亮手心的光芒
竹简上,书页间,闪耀过历史的光芒,写下了岁月的诗行。而空白的一页,正待我们写下;白昼黑夜,我们都需点亮手心的光芒。
捧起春光,不负韶华。
点亮光芒,照亮家国。
江山此代我辈出,当领风骚数百年。
我们学习古圣先贤,是为了称为今日的栋梁。历史的荣光,照耀过中华的沃土。我们坐拥着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发明,却不能永远笼罩在“文明古国”的光环之下。丰足的物质堆垒出了纸醉金迷的街巷,自私功利的风气培养出一代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科技创新发明的数量仍然落后于西方。如此现实,我辈当出!我们不能再在先辈的光辉下迷醉,而应铭记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壮,挺身而出担起责任,点亮手心的光芒,去尽力照亮中国的未来。
正视现实的风雨,敢开时代之先河。
面对现实的风雨,有的人选择逃避,永远停留在原地不得向前;有的人躲避绕行,结果终归迷途。鲁迅曾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在军阀割据,战乱纷扰的年代,一批大师没有在书房纱窗的视野里局限,正视了现实的惨痛,这才有了挽救危亡的呼喊,才有实干救国的行动。陶行知已经走远,晓庄师范还在大地上屹立。国家不兴,何谈个人价值的实现?今天,却有部分青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沉迷,在键盘上肆意狂言,而在现实中无为甚至啃老,逃避风雨的洗礼。我们是该正视现实的风雨,勇敢面对世界的考验,点亮手心的光芒,才可能照亮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传承盛唐开放包容,怀天下之心,照亮祖国江山。
魏源曾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治平修齐的理念深深印刻在古代士大夫的脑海里,却在今日对名利财富的狂热追求中渐渐沉寂。沉迷于对名利的追求,终究囿于一人之名,一家之富,而忘却了天下苍生,在自己的窗内迷失,无法将光芒播洒向家国。面对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仍待提高的现实,别再让家国天下的情怀沉寂。一人之光或许微弱,千万人之光当可照亮天穹。我们该捧起的是普照天下的光芒,炼的是关怀困苦贫穷的补天之石,补的是民族文化的希望之天。
掬一捧春光,捧起的是青春的馈赠;点一缕微光,照亮前路,照亮家国。
 
     
4、遥对故乡月 静品夜来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人因战乱漂泊天涯,思念故土,对月寄相思;今人因谋生成事亦辗转华夏,每当皓月当空之时,也觉得他乡的月亮没有故乡的亮。同是对月相思,但原因不同,古人更多的是被动,战乱频仍,时局不稳,不得已而漂泊者多;今人更多的是主动,虽太平盛世,时局稳定,但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故土之一隅,很多人奔赴他乡,走进大都市,渴望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岗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成为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
 时代不同,对一种价值观的理解与实践亦不同,一种古老的价值观要想得以传承,必须同时代进行融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易经始,穿越千年,仍然能够影响亿万国人,原因就是它同市场经济下追求不断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呼唤打破保守与停滞的时代精神相融合,社会要求不断“健行”,个人渴望不断“自强”,无数自强不息的“君子”涌现于世。
 但这种融合不是一蹴而就,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渐渐有所偏颇。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自强不息就是追求金钱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满足自身物欲的最大化。从“笑贫不笑娼”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再到某大学教授对弟子“毕业五年,不挣够几千万,不要讲是我的学生”的训诫,对一个人是否自强不息的评价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和所谓的成功,金钱的多少牵扯在了一起。仿佛只有浅碧深红色,才是花中第一流,仿佛只有名车豪宅处,才有自强不息人。
万物多彩,天道多途,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个社会价值观应是多元而丰富的,相辅而相成的,“自强不息”的内涵,亦应是因人而异,内外兼修的。以一颗名利之心,漂泊于都市繁华,为金钱而泯灭良知,为成功而磨去灵魂,即使最终腰缠万贯,享尽荣华,这种“自强不息”于人生于社会的价值何在呢?当其独对昏黄的月色,回味儿时在故乡的明月之下快乐地奔跑的时候,会不会迷惘呢?会,是一种人生的悲哀,不会,则是社会的悲哀。
春风满华夏,浅碧映深红。取利是豪杰,守心亦英雄。身在天涯,心怀故土,虽无卓然之建树    相比之下,坚守故土,踏实肯干,以一腔热血建设基层的人;出外求学,学成归来,以感恩之心反哺故土的人;如蝼蚁一样在都市的各个角落奔波劳碌,贡献卑微之力,又不失理想不丧正道的人;远离故土,似小草一样平凡,在他乡默默生长,将一抹抹“绿色”奉献给祖国大地的人,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们难道不是自强不息的君子吗?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真诚的建设主义者,建设财富,也建设灵魂。
春风满华夏,浅碧映深红。取利是豪杰,守心亦英雄。身在天涯,心怀故土,虽无卓然之建树,仍存明心之微志,当白日之喧嚣散尽之时,遥对故乡月,静品夜来香,亦可。
             
 5、筑梦中华 舍我其谁
文化为大国复兴的原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当有此担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粹粕并存优芜互见,终能一脉相传,滋养后世。无论是清泉还是粪水,当各有优劣之处。世上也并无一厢情愿式的纯净与美好,面对传统文化之时,也必然会存在墨守陈规者以至于抱残守缺,也一定会有如临大敌者不免矫枉过正——这原本也无可厚非。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颇具奥意,时事与时人,却常有“一把火烧掉大宅子”之类的主张。本人以为不然,如何面对,略有浅见。
首先要有自信。今天的中国人,不自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某种程度上比百年之前尤为严重。是凡中华文化中与友邦相牴牾的,必要先反恭自问三省吾身,必要达到那个见贤思齐的境界,本人所处的教育行业尤甚。其实外来文化大可借鉴,而没必要妄自菲薄,否则如邯郸学步,悔之晚矣。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自己的是不可替代的,人如此,文化也如此。如同易安词中咏桂花句意,“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自信,才不盲从。
其次要化神髓。传统文化对今日的我们来说,弃其糟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取其精华。熏陶浸润,如鱼得水,厚积薄发,根能深入叶才能茂盛。其实文化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普世价值,毕竟是先有了人,才有文化;人有差异,文化必不相同。所以,以自家文化为精神故乡,是必要的,也是美好的。总是浅尝辄止,必难体验到“月是故乡明”。
还要能有胸怀。受光于庭户只能见一堂,受光于天下才能照耀四方。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见识。中华文化历来都容纳万端为己用,可谓是大有胸怀。不全盘接受,不固步自封,为我所用,去芜存精,当是正道。今天过个洋节就能导致文化的缺失,那么存亡续绝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轻易和大众化了?
最重的是,要能担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有那些批判儒家百般缺陷的时间,不如修炼自身品质,让自己与夫子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大厦将颓,我为独木。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批评者,不因噎废食;反对者,能乐见其成。传承不是复古,创新不是破坏。不偏为中,不易曰庸,中庸者,恰到好处而已。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人,就是最好的故事。在当今文化传承过程,做了该做的事,就是最好。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时代召唤声起,君子当自强不息。筑梦中华,风鹏正举,我辈须有功于后世。
 
6、燕雀心态与鲲鹏境界
鲲鹏一跃九万高空,而燕雀不过蓬蒿之间。正所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视野往往决定了见识,胸怀常常影响着格局。
山高入云,与其近观,不如俯瞰;海阔接天,与其视下,不如眺远。由此我想起北宋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其实是期许能够放开自己的胸怀,去爱这个世界。
然而当下我们却盛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犬儒主义者”,更多的则是“燕雀主义者”。
虽然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真实的境况却是:诗不知远在何方,而眼前却只剩下了“苟且”。君不见因为座位而慨叹“坏人变老”,因为“扶与不扶”而陷入全民集体纠结;君不见地沟油污染了多少人家的餐桌,共享单车某些人居然也在努力“私享”;君不见有人台面反腐台下贪腐而满壁“辉煌”,也有因为权力离婚而不离家的“奇葩”……
我们许多人恰如一只萤火虫,只想照亮自己,同时也以为人人都是萤火虫。
然而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越想利益到自己,却越会损害到自己。正如大学所谓“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又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一切都源于因“短视”而急功近利,正如燕雀视野的限制和心胸的偏狭,自然难以理解鲲鹏的层次和境界。
真正利己者常常是利人者,有大胸怀者亦常常是大成就者。
这种成就可以体现为一种成功,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尊重。“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无论主持访谈节目还是拍摄电影,都在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尤其是摔跤吧,爸爸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特蕾莎修女为了印度街头濒死之人建立“死亡之家”,将全部身心奉献穷人,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得到世人爱戴,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因为心中怀有世界,脚步才能不断向前。
儒家经典大学让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华严经主张“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因此才有摩西带领族群跨越红海、范仲淹忧乐天下,才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中国梦”、“一带一路”。我们虽为匹夫,然亦有责,虽不能至,至少心亦向往之。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巍巍中华,不灭骄傲
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蛙鸣与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