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主页 > 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专家解析 发布时间:2019-06-02 11:45:53
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专家解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直播平台与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互联网带来了一大批来自乡镇农村的创作者。他们拿起手机,记录着自己乡野生活的日常——复古式抓皮皮虾、田螺肉这样炒才好吃、唱着歌插着秧、农民的一天、我和我家猪的日常……没有经典的构图、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刻意的台词,这些“土味”的视频利用极低的成本制作成视频和图文后,通过各大平台分发,获得大众异乎寻常的欢迎。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现实,表达对乡村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材料作文。材料以直播平台的各种“土味”直播为依托,对当前农村生活情形进行了素描式的概括。直播平台上各种“土味”直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同的乡村,一个个有山有水,有生机有活力,有矛盾有问题,却天然去雕饰,鲜活不做作的乡村。这一材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写作这一题目,可以运用发展的眼光,结合科技发展,网络普及,憧憬新农村的气象,表达对乡村的热爱。具体立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①乡村生活,观念转变。“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被镜头化,对乡村直播者来说,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表现出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②心理需要,重建价值。中国的乡土生活,本来是平凡的、底层的、微不足道的,然而通过互联网手段被直播后,就会对直播者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我是一个表演者”“我是一个示范者”“我被观众需要”,这样心理上的暗示重新建构了直播者的价值。
③桃源梦想,得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的文化情结,使得时刻遭受着经济与生存压力的城市人总在憧憬美好的乡村生活,暂时享受精神上的寄托。“土味直播”正契合了“逃离”大城市的叙事狂欢。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街头“小广告”被称为是城市的“牛皮癣”。近日,某地城管部门启用了一种“城管网络执法系统”,对违规小广告上留存的号码,开展持续性的呼叫提醒。其中有一位张贴租房广告的居民,在 20 多个小时内被自动呼叫了 7000多次。据报道,该系统已对 100 多个涉及乱张贴小广告的手机号码进行轮流不断地呼叫,已有十余人接受教育并改正错误,并保证清除自己张贴的小广告。对于此举,有的人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在全国推广,也有的人担心会误伤无辜的人。 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从命题导向上看,材料及命题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等内容。考生如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体现自己的思考,这是本题设计的初衷。 这是一则时事类材料,而且引导考生围绕固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因此,考生首先要明确写作的话题。根据材料的表述可知,写作话题是围绕“城管部门通过持续性的呼叫提醒促使部分人改正乱张贴小广告行为”展开的。论述对象应该是城管部门的行为,而不是“乱张贴小广告”这种行为。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区分。 从写作范式上讲,考生不能脱离城管部门的行为,空谈社会法治、遵守社会公德等内容,而是要具体分析城管部门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 从具体观点上看,考生既可以从“利”的角度谈“持续性的呼叫提醒”这种行为在矫正乱张贴小广告这种行为方面的突出效果,也应该看到其“弊”,那就是容易伤及无辜。特别是在持续性呼叫提醒之前,应该进行摸底调查,区分“恶意张贴”“初次张贴”“被陷害张贴”等不同的行为,核实情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叫提醒。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够从具体的层次与细节分析问题,并尝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 世纪 60 年代,雷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家是他身 上最突出的闪光点;70 年代,陈景润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摘取了“数学皇 冠上的明珠”,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80 年代,中国女排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创下了世 界排球史上的“五连冠”,成为了一代偶像;90 年代,微软公司的创始者比尔·盖茨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偶像。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代表着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 神的光芒。
你觉得21世纪的偶像应具备怎样的时代精神?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文题解析】:理解作文材料的关键在于看清“偶像”身上的“时代精神”:60 年代时代精神是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家;70 年代的时代精神是投身科学、专心科研;80 年代的时代精 神是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90 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创新创造、敢为人先。
学生写作之前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一是 21 世纪的偶像是谁?这需要学生将自己的个人偶像和世纪偶像区分开来。二是 21 世纪的时代精神又是什么呢?这需要学生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立足当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39年,毛主席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016年4月,习主席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年2月,习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5月,习主席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白身,放眼天下,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主题的班会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所选材料都是近期较为热门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对于青年人和奋斗者的寄语。写作任务十分明确——阐述自己对于“青春为何,青春何为”的观点。“青春为何”,就是说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么;“青春何为”,就是说青年人为此应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
“立足自身,放眼天下”,考生可以就自身的梦想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谈,无论切入点如何,只要观点明确,自成其理,都可视作佳作。另外,对于班会发言稿的语境要求也不可忽视。综合材料和写作任务,可以提供以下参考立意:(l)青春为何角度一:青年人要争当模范,敢做先锋,不做人生的旁观者、犹豫者、懈怠者。
角度二:青年人要大胆追求梦想并实现梦想。
(2)青春何为角度一:青年人要为梦想而奋斗,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富足,奋斗的青年是幸福的。
角度二:青年人要为梦想而持续奋斗,因为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珍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要求: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文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试题要求根据诗歌蕴含的哲理作文,这就比话题作文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考生必须先读懂材料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自选角度,准确立意。珍珠一诗告诉我们:珍珠在蚌壳里经过了漫长黑夜,受到了无数的磨难。但唯有摆脱了苦闷忧伤才能换得生命的闪光。可见只有经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参考题目:1、成功与磨难2、生命与挫折3、在磨难中闪光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美国时代周刊在2017年11月13日发售的杂志,除美国本土版外,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据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绍,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
材料二:
以法国世界报、美国时代周刊和英国卫报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强势话语媒体,对十九大前后的中国接连做了密集度很高的报道。已有70年历史的德语世界老牌政论性杂志明镜周刊,于2017年11月11日推出了重量级的封面文章醒来!,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进行了多方位评述。
材料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前,人们缺吃少穿,而现在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改革开放前,人们不敢奢望养生,而现在讲营养讲养生;改革开放前,都在供销社买东西,现在都是网上买东西。
请根据以上两则或三则材料,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本作文题材料新颖,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图文结合。选取中外三则材料,旨在促使考生思考十九大所提出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问题,让考生当一个讲好“在国际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具体感”的中国故事的讲述人。
三则材料,都充满启示。或令人欣慰,或催人奋进,或令人坚定信念,或引导人们埋头苦干,都引人深思。第一、二则材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性质一致。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对中国发展、中国崛起的肯定,告诉读者要重新认识中国,甚至有可能会提示读者警惕中国发展和中国崛起。但无论怎样,考生应当站在积极、正面的立场上,阐述中国自己的内在发展是赢得国际声誉的根本,把中国的发展变化、如何发展变化,尤其是党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实现这种发展变化,进行有观点、分层次、有证据的论述。基于此,选取前两则材料,在进行组合而立意时,可选用的立意角度有:“中国的声誉从何来”“外国媒体为何给中国点赞”“中国崛起,世界瞩目”“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中国”“西方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实干才能兴邦,发展是硬道理”等。
第三则材料,与前面的两则材料内涵不同,其主旨是中国发展成就巨大,需要埋头实干、继续前进,决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或进步就被冲昏头脑。既要看到成就,又要保持奋斗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选取材料,无论是选取第三则和第一则的组合,还是
第三则和第二则的组合,或者是第三则和第一、二则的组合,都应当兼顾第一、二则和第三则的区别不同。组合后,可以选用的立意角度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学会归零,重新出发”“用更大的成绩赢得更高的声誉”“练好内功,自有好评”“改革创新,努力发展”等。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突然就不想睁眼了,觉得一切都随意了,我也就这样了。
——“佛系青年”语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个作文题目是多则材料作文,与2018年全国卷作文相似。这类作文的开放度较大,梳理三句话间的不同关系,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立意,这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发挥。本次作文所选三句话句,与人生态度相关,前两句为古人所言,后一句为当下的流行生活方式,这贴近生活,也可引导学生借古思今,探讨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潜移默化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立意提示】: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先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梳理句子间的关系,最后确定立意。在这三句话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句讲的是“君子必须要宽宏坚毅。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要求君子应抱负远大,意志坚强,重点是“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弘毅”的原因。“位卑未敢忘忧国”表达了陆游强烈的爱国责任感: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这一则材料可以当成是对前一材料的具体阐述:心系国家,忧念国事,是重要的责任,哪怕地位再低,也要如此。最后一则材料是现今“佛系青年”的语录,表达了不想面对生活,一切随意,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这与前面两则材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思考青年人应该怎么面对生活。所以,综合这三则材料,作文的立意中应包含这几个要素:勇担重任,意志顽强,心系国家,不断奋进,不可随遇而安。当然,如果写到奋斗中遭遇困难重重,需要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精神,言之成理也可。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一列穿行在黔东南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进入大众视线。在高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仍共有81对公益扶贫性质的绿皮“慢火车”行驶在路上,它们已经成为偏远地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也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材料二:春城晚报 2018年6月14号公众号消息:近日,市民朱先生向记者爆料,对于吃不完的盒饭,人们通常选择扔掉,而他的同事杨欣,一位女白领,总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杨欣的举动在网络引发大家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善行,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这样发问:争议之前,为什么不问问流浪汉,他们是不是需要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围绕材料内容,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社会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关爱弱势群体)愿更多疾步向前的人们,能将目光投向还在艰难迈步的同路人,能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携手共圆中国梦。
(2)要有全局意识。(谈小团体的全局意识也可)“中国梦”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3)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精准扶贫”……
下列角度应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1)生活的快节奏与慢节奏;     (2)勤俭节约;         (3)拒绝“作秀”;
(4)骨气(不受“嗟来之食”)      (5)沟通……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中毕业前夕,高三学生要进行综合评价,既有同学互评,也有学生自评。李华给自己的评价有这么一条:“自信心很强。”而超过半数的同班同学这样评价他:“有点骄傲自满。”
对于以上事情,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阅读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自知者明,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可能存在认识的误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评价。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缺点与优点,而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人。事物是对立而统一的,由缺点与优点共存,可以联想到攻与防、得与失、实与虚等辩证关系。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元旦前夕,习发表了新年贺词,以下是贺词中的一些句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将改革进行到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一诺千金。
以上这些金句,很快就在网上走红,引发无数人的共鸣。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道作文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提供了六个句子,要求考生选择、组合,然后进行立意。写作时,考生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这六个句子中,句强调奋斗的重要性;句表明改革的决心;句讲脚踏实地,努力实干;句讲积累;句要求从实际出发,灵活行事,从挫折中崛起;句讲诚信。这六个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风貌。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触和思考灵活组合立意。考生可参考以下角度:
角度一:站在“小我”的角度来确定作文的立意。如可以将组合在一起,强调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创造自己的幸福; 角度二:站在“大我”的角度,即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立意。如以为基础,阐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进行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为基础,,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空想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积极开动脑筋、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成功。等等。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材料作文“重颜值还是重素质”优秀范文
下一篇:云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创新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