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主页 > 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有关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1:14:34

有关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是指在历年各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语文试卷作文部分成绩获得满分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探究是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便于我们在课内或课外求索知识、探求真理,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能够给同学们留下许多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探究性学习是让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或指导下,自主地探索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它可以有效避免“填鸭式”教育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寻求知识,增加课堂互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与积极性。正如领袖邓小平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鼓励在学习中探究,正是落实“三个面向”的重要举措。
  在课内探究,主动出击掌握知识与真理。正如千百年前的屈子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允许并鼓励同学们“上下求索”。在课内进行探究,我们需要主动出击,或探究课本中的人物事迹、数理知识,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微软在中国的执行总裁李开复就曾坦言,自己在耶鲁大学便是在探究中学习,他所有的学习资料,课内知识的大半都是通过自己的查阅获得,而在课堂上,他也被老师称为“最大胆的提问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探究使我们将学与思相结合,在课内探究,更允许我们骑着思想的马儿奔驰在知识的草原上。
  课外探究,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女老师带领孩子们上课外音乐课,孩子们在大自然美景的陶冶中学习乐理知识,主动编写、吟唱出了许多美妙的歌曲。正是在课外的这种探究,培养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音乐的喜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身处过艰苦的年代,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报国志向,在郊野中边放牛边读书,进行对知识的探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受人敬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曾说:“今日的文盲是目不识丁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在课内课外的学习中勇于探究,求索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学习者。
  探即探索,究即思考、了解,探究即去探索、了解事物。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都是必须的。
  在课内学习中,探究是一种思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在课堂上教给我们知识,解疑答问,这就够了吗?不,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论证,要有发问的精神。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由上到下的传递式,即老师教,学生接;而外国呢,例如美英,则是平等地面对面交流,你的看法是那样,而我的看法是这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平台。没有他人强加的观点,是纯粹的自己的观点。有这么一个对比,一名学生因喜欢小鸟,将其带入课堂,破坏了课堂纪律,老师发现后,转而对学生讲起了鸟类知识,并鼓励了这名学生,最后这名学生成为了生物学家。同样是将动物带进课堂,另一名学生却被老师当众责罚,沦落为一名“不良学生”。前者,对老师的话进行探究,探究成了生物学家,后者,轻信了老师的判断,一事无成。可见,探究之于人,如鱼之于水,不可或缺。
  在课外学习中,探究是一种实践。走出课堂,走出考场,探索自然的奥秘。远离终日伏案的酸痛,远离纸上谈兵的苦恼,在实践探究中,了解事物的真理。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既然吃过螃蟹,也许吃过蜘蛛,通过实践,他探究出螃蟹能吃而蜘蛛不能吃的结论。神农遍尝百草,为人们留下良药,在无意中发明了茶,这也是探究。而我们学生,要想认识自然必须得亲历自然。要知道:苹果是长在树上,花生是埋在土里,而芝麻是长在秆上。通过实践,我们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又可以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课内外学习的探究,才能塑造成人。哲学上讲,实践出真知。哲学上还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认识的思考。探究是塑造人们思考能力的炼金石,是培养人们实践能力的试验田。只有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算是成人,只有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算是成人。
  重视探究,努力探索,让学习在探究中升华。
  什么是平衡的生活?
  是大儒名家的持平中庸?是遁世隐者的明哲保身?还是市井滑头的世故圆滑?都不是。
  南怀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不正是平衡的生活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菩萨的大肚,就是大度。其实,就是一个人在遇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劝自己,自己安慰自己,来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心理平衡起来。说白了,就是似佛家那样想得开,似道家那样看得淡。司马懿被孔明骂为妇人,他想得开,心平气和,依旧过着他的平衡生活,最终逼退了蜀军。而周瑜为何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其实就是想不开,心理不平衡,最终被活活气死。一同辅佐勾践的范蠡和文种,其人生结局迥然不同。范蠡把名利看得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平衡生活;文种放不下功名利禄,继续为官做相,其平衡的生活非常快被打破,被勾践赐剑自裁。
  姜育恒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淡了,静了,从容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你的安排,平衡的生活才会随之而来。诸葛亮坐守空城,内心肯定翻江倒海不平衡,但他从容抚琴,镇定自若,正如孔明所愿,虎狼之师最终引兵而去。从容应对的底气,一定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孔明退敌,那是有“技”有“能”有“思”的。谢安战苻坚,他不上战场与人厮杀,却在棋盘上与人对弈。为何能如此从容安然?是因为成竹在胸。“敌军围困万千重”,毛主席凭什么“岿然不动”?也是因为胜券在握。
  南怀瑾所指出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也就是说,这种平衡的生活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红尘中人,哪能说看淡就能看得淡?哪能说想开就想得开?《红楼梦》不是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吗?尤其是身处市场经济时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凡俗肉身,哪能说镇定就能镇定的?哪能说从容就能从容?因此,仅仅大度看世界,平衡的生活还不一定会来。要充实底气,修炼从容,这样才有可能过上平衡生活。
  然而,是不是这个最高境界就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呢?也不是!有思想做武器,有伟人为榜样,有行动打基础,路途虽遥远,但平衡的生活不是梦!
  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也没有注定会一事无成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只因如今的坎坷给前途带来的迷茫而困惑,自暴自弃。
  如同一块普通的石头,用它装饰房屋,嫌他不够华美,砌墙嫌它不够坚固,但它可以用来铺路或者用于别的。
  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当初因为他的丰富想象力打动了编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为了维持生计,他画了许多跟随当时风尚的漫画,因而在竞争激烈的漫画界始终没能脱颖而出。之后,在他人的点醒下,他坚持着画有着自我画风的忍者类的漫画,当时日子非常拮据,但终于挺过来了,待到之后{火影忍者}的问世,自己终于达到了当时的梦想。他的成功一方面得易于自己的坚持,还有就是完成了当初的蜕变。
  鲁迅当初是学医的,之后弃医从文,反倒成了一代文豪。班超当时做刀笔史,之后投笔从戎,从而保障了大汉王朝西部的安宁。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的重要人物,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三民主义。而他当初如同康有为,梁启超一样,寄望于清王朝的改革,当初有一腔投国热情,想为国效力,自己兴高采烈的梳着大辫子去见李中堂大人,没成想,李大人对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打击太大了。总之,孙先生的建议对中堂大人来说,屁用没有。正是载兴而来,败兴而归。说得唾沫星子满天飞,中堂大人一甩手,顿时心就凉了,大清朝不成了。为了国家的前途,孙中山干脆揭竿而起,搞起了革命。当初清廷的无能促使孙中山改变了看法。如果当初李鸿章接纳了他,又会如何?总之,历史的细节改变,具体的发展,无从而知之。不过大清终究要归于尘土。孙中山也是因为他的改变而变得伟大。
  千里马一直不被人知道是千里马,但心中了解自己的才干,那就把它展示于人,令人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又何必苦苦等待伯乐,伯乐可不是常有的!
  树挪死,人挪活,一枚曲别针拿到哥伦布尚未发现的新大陆,可能就价值增加数倍。一块土地总有它适合种植的作物,即使是草,可还会多动物提供食物。
  如果总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一味坚持自己所不适合的,追求不合实际的。不知变通,即使自己再没有出路。但人总要有一些需要改变的,为了更好。固执下去可能一世默默无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从来没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
  古往今来,多少楼台烟雨中,而今剩下几座?昔日的古罗马,是何等的强大与辉煌?而今只是历史上一朵比较大的浪花。再看看身边的人还跟往昔一样吗?不朽,看上去不过是个笑话。楼台在时间中湮灭,什么都没留下。古罗马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辉煌过后,只剩下一片荒凉。而我们身边的人终有一天都会离我们而去,那时我们便要承受孤独。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朽,因为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亿万平凡人中的一员,不朽对我们来说太过遥不可及。终有一天,青春的热血将会冷却,曾经的梦想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就似这向东流逝的水一样,不可抗拒,无法逃离。
  西方的庞贝古城,中国的楼兰古国,哪一个不曾在历史上叱咤风云过?秦国的始皇帝,汉代的汉武帝,哪一个没有追求过长生术?他们想要不朽,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都不能挣脱自然的法则,最终只成为一抔黄土。
  想要不朽的人,请醒醒吧。岁月不饶人,更不必说其他东西了。但是正是因为我们不能不朽,因此我们才更要珍惜当下,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钟。
  活在当下,不去考虑自己能否不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一个只想自己不朽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也不会真正不朽的。
  抗日战争时期,多少人的青春的葬送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正值青春年华。望着满目苍凉的大地,毅然决定参军,去抵抗疯狂的日军。青春的热血挥洒在生他、养他、哺育他的祖国大地上,曾经的少年不是倒在了抗日前线,就是已成为一名成熟的军人了。青春已经离他们远去,而他们则被冠上了人们英雄的头衔。青春虽然远去,但他们还有一腔热血,不朽的信念支撑着他们,陪他们度过黑暗,迎接光明。
  到如今,英雄们早已离去,可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是不朽的。因为他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少年,教会他们青春非常短暂,唯有做出于自己、于国家、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正能量才会被传递下去,一个民族才会不朽。
  青春就似东逝水,水最终不会回头,会一往无前地走下去。青春也是如此,但你别忘了,流水经过的地方,树木丛生,绿草如茵,而树木和绿草会在这片有水的地方生生不息。青春的生命是充满生机的,他们长在青春的河畔,汲取养分,壮大己身,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凋零,但他们的根不会死,根会积蓄力量,重新开出青春的光芒。
  青春者,纵万难,亦不惧。锈蚀肉体,不朽灵魂。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也刷着“生活在别处”的字样。我曾经长久地喜欢这些闪光的句子,它们无不阐述着一个道理:生活需要乐观,需要微笑。
  悲观者愁眉苦脸,认为他们从天空飞过,天空却没有留下他们的痕迹,他们看到的只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乐观者微笑生活,认为天空没有留下他们的痕迹,但他们已经飞过,他们看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打来,在它的身上,脚下碎开”,在那段红色动乱的文化大动荡中,艾青被扣上反动的帽子,受尽折磨,但他却始终微笑着。在大兴安岭,你经常可以看到正在劳动却依旧哼着歌的他。即使前路是无尽的黑暗,但他始终追寻着心中的光明。他说:“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因此,纵然他被困在窗台,却依旧能够构想着海洋。他说:“生活需要微笑,我便微笑。”
  是的,生活需要微笑。亚历山大市的海蒂在实验室里度过了她23岁的生日。这个女孩,从一出生就待着科学家为她制造的无菌室里,因为她有一种奇怪的病,她的皮肤对外部环境过敏。她从出生开始,母亲没抱过她一次,她也不能哭泣,因为咸咸的泪水会腐蚀她的皮肤。多么孤独的人啊,但是她笑着说:“我喜欢上网,那里有我喜欢的天堂。”
  因为不可以哭泣,海蒂选择了微笑。然后,那个写下“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却因为不会微笑而走上了极端的自杀道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见什么取决于你的心态。同样是半杯水,悲观者说:“只剩下了半杯水。”而乐观者则会说:“还剩半杯水。”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人生的际遇也许会因此而不同。
  乐观,就似是寒冷季节的一丝阳光,就似是炎热夏日的一缕清风,给予你的永远是希望、信心和勇气。生活需要微笑,那么便微笑面对生活,怀揣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即使遇到空谷,你面对的不再是悬崖峭壁,而是栈道桥梁——越过空谷,通向新生活的途径。
  微笑是一块磁铁,吸引并感染他人;微笑是一把号角,使你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生活。我非常想告诉米兰?昆德拉,我见过一种微笑,比上帝本人还要美。
  古希腊圣哲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诚哉斯言,人生,就如同颠簸于穷山恶水之境的一段非凡旅程,有时要经历深渊,有时需涉过险滩,但终须归寂于一颗敢于同逆境搏斗的心。就似白淑贤说的“架桥之论”,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份对生命的挚爱与热忱,姣姣如经云之碧月,飘飘若流风之茜雪,尽拾一地乐观淡然之馨香。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沈从文,你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谁能想到文革遭批斗时,竟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用那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写下“荷花真美”。当郭沫若质疑你的文学才华,你淡然地付诸一笑,而后扬鞭东指,在别人的呶呶不休中,抵达登高望远的成功彼岸。走在生命的雨季中,你波澜不惊,笑看朗月照花;坠入人生的低谷,你步履从容,清吟一世风华。你用乐观淡然的画笔描绘出一幅锦绣遍地的人生画卷,于逆境处拾得一地馨香。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一位走在人间四月天的才女,纵使斗转星移,流逝的时光之水也无法冲走她的绝世风华,反而似那醇香美酒,时间愈久愈迷人,愈耐人寻味。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不顾重病缠身,奔走于穷乡僻壤、荒山野岭之间,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察研究中国古建筑。即使命运向她发出狰狞的冷笑,她依旧用泠泠清音对生活说;“我认定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林徽因用乐观的笑音点亮的四面暖风,于逆境处翩然起舞,与灵魂缱绻共舞。
  “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为失败而灰心,也不可以为困难而却步。”孙中山,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在风雨如磐的封建统治时代,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以坚忍不拔之毅力,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即使在内外交困之中,也未曾轻言放弃,历经艰难困痛,终于玉汝于成。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韩信,受胯下之辱,依旧如雪底苍松,耐得严寒,宛若羽化之仙;苏轼,遭受“乌台诗案”,仍草履一双,清风自在,烟雨任平生;弘一法师,受“唾弃之辱“,仍淡定从容,有光风霁月,宠辱偕忘的傲岸。
  “物不经风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苦难则德慧不成”,乘一叶载满乐观与从容的扁舟,于苦海中乘风破浪,待到云淡风轻,天朗月明时,尽拾一地馨香。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经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钱学森之问”至今还回荡在教育者的耳边,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不去质疑书本。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奉为圭臬。冯骥才先生有次在美国某高等学府听课,那是堂哲学课,老师先提出的书本上的观点,最后却被学生驳倒。冯骥才大惑不解,他问老师:“您不觉得丢脸么?”老师却说:“我认为学生给我上了堂课,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准备致函给书的作者与他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复一遍书上的实验,最后才得出符合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少去问:“明明我的实验无法印证书上的结论啊,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沉默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如果探究成为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那么学生必定经过了似科学家那样摸索着前进,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得到真理。这个时候,真理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怎么得来的”这个过程,学会了质疑、猜想等。然而现今尴尬的是,“探究”往往演变成“验证”,学生们知道,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书本吻合,那么实验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么实验就失败了。这样索然无味、没有新鲜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成为辅助他们的工具。
  我们倡导探究,是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未来可能有所建树。但限制我们的过多:器材的缺乏、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开讲啦》青年公开课上,一位中学老师对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一个对数的概念老师讲了一节课,从它的诞生的来源,使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什么领域的发展……而在国内,一堂课要研究对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引申……这同样是许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条件不允许,探究也就无意义。
  让学生多问“怎么得来的”,老师想法帮助解决“怎么得来的”,探究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成为学习的助力。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高中优秀作文:端午的味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