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学子就是2009年的一位四川高考考生黄蛉。2009年6月17日,一篇有关高考阅卷的帖子网络上爆红。帖子的内容是四川高考阅卷组的专家在批阅高考作文时,意外读到了一篇奇文,全文竟是以甲骨文写就。
甲骨文是我国的古老文字,据可靠资料记载,可追溯到3600多年前,主要记录了商周的文化历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文化开始为人们所淡忘。而甲骨文重新被后世发现,也是在1899年的清末时期。而在不久之后,新中国成立,“二简字”方案的推行,再一次让甲骨文与世人失去会晤机会。
所以,在高考学子中,竟有人以罕见的甲骨文写作,这也是让阅卷老师们眼前一亮。因为高考的试卷规定中,并没有禁止以甲骨文写作的规定。所以,以往的标准已经不适用于评定这篇文章。阅卷老师只好把试卷的状况反映给了阅卷组组长,上报给质检组。不过,考虑到阅卷老师不是甲骨文专家,难以评定这篇作文。最后,阅卷组邀请了四川大学的一位古文专家进行评定,众人这才得知这篇作文的内容。
根据专家的鉴定结果,这篇作文之中既包括甲骨文,也包括少数小篆与金文,而本身对这样的字体运用自如的前提就是有深厚的古文基础。遗憾的是,这篇作文的内容与高考作文题目不符,所以,结合专家的鉴定结果,只判给了6分。
而写出这篇奇文的高考生黄蛉,也因此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根据记者的采访得知,他之所以写作甲骨文,是在复读期间结识了对古文有着同样爱好的老师蒲体超。跟随老师的指导,他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字知识,掌握了七八百个甲骨文字(而当时被解读的甲骨文不足千数)。考虑到自己是复读生,加之学习成绩平平,想要顺利通过千军万马竞争的独木桥,或许另辟蹊径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之前,也有过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曾经破格录取了三轮车夫的前例。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黄蛉的作文只得到了6分的成绩,总分只有428分,不仅没有另辟蹊径成功,反而弄巧成拙。原本黄蛉以为自己还是下了一步错棋,却没想到,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向黄蛉抛出了橄榄枝。但是黄蛉最终也没有选择天府学院,原因是他想继续研究古文字,而天府学院没有开设相关专业。
黄蛉所敬仰的复旦大学刘钊教授,也表示了对黄蛉的甲骨文作文的认可。不过因为录取制度的限制,黄蛉的分数达不到要求,最终还是没有录取他,只是勉励他继续学习,将来可以考取他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