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
授课时间 |
|
设计者 |
马栋政 |
教授者 |
马栋政 |
学科 |
语文 |
授课班级 |
八(8) |
授课时数 |
2课时 |
课型 |
新课 |
三
维
目
标 |
知识目标 |
学习作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
能力目标 |
提高作文的写作技巧。 |
情感目标 |
体会到写作文的成功与快乐 |
教学
重点 |
学习作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
教学
难点 |
提高作文的写作技巧。 |
教学
方法 |
1、阅读法 。2、点拨法。3、质疑法。4、讨论法。5、再造想象法。 |
教学
资源 |
开头结尾的例句和作文训练材料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教
学
过
程 |
一、导入:由平时作文情况。
二、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一)如何写作文的开头 (第一课时)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同样,好的开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1、作文开头十忌:
①忌陈词老套。
②忌故弄玄虚。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做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③忌开头突然。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
④忌不必要的解释。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
⑤忌凭空抒情。 ⑥忌绕大圈子。
⑦忌堆砌名言锦语。
⑧忌开头重复。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
⑨忌盲目写景。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画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 |
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
学生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识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⑩忌盲目引用。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
2、好的开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要向主题靠拢: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如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要短小精悍:开头不能过长,应似爆竹,短而有力,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震。如:茅盾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 再如:“清晨,大雾。”陈国凯雾开头仅四字白描,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又暗示了故事结局,含义深刻隽永。
(3)要引人入胜:开头不能让人读来就觉着乏味,力求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构思,抓住阅读者的眼球。 如:“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
3、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
(一)开门见山。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
1、点题开头法。如: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②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这样的开头直接切入题目,揭示题旨。
2、定情开头法。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种开头以情动人,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
3、直入情节法。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害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都德最后一课
采用这种开头方法应注意:写作前要经过认真地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要内容的开头,语言要非常精练,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二)运用技巧,即文章一开头运用悬念、对比、比兴、烘托等手法设置一个巧妙的开头,力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设问置疑法: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
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再如:宗璞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方式: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2、正反对比法。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老舍济南的冬天 。 这样一正一反地进行对比,便于读者把握,又可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使文章波澜迭起。
3、回忆导入法。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三)在文章的开头用上引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引用式。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就像自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还可以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这样的开头简洁明白,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但应注意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2、排比反复式。如:“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3、精辟设喻式。如:“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精辟的设喻可以使文章开头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四)描写渲染,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好铺垫。
1、景物描写法。如: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2、肖像刻画。如: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这种开头,直接点出主人公,言简意赅。行文时便能对主人公着重着墨,有主次分明之感。
3、场面描写法 。如: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这样的开头往往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展开烘托气氛,也能引发故事情节的推进。
在进行描写渲染时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场合、氛围,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人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根据前节课时的写作指导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一)以我的家为题拟一个凤头。
1、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前面内容构思怎样开头。
2、教师适当点拨,以鼓励为主。
3、教师指导学生拟写。
4、教学巡视相机指导。
5、教师检查写作情况。
6、师生评价。
7、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二)以我的家为题拟一个豹尾。
1、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前面内容构思怎样结尾。
2、教师适当点拨,以鼓励为主。
3、教师指导学生拟写。
4、教学巡视相机指导。
5、教师检查写作情况。
6、师生评价。
7、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第六课时
一、导入。
二、根据上课时的写作训练,以我的家为题完成猪肝肚。组合成一篇能体现凤头、猪肚、豹尾的作文。字数在800字以上。
三、教师要求学生构思“猪肚”写作。
四、教师适当点拨,以鼓励为主。
五、教师指导学生拟写。
六、教学巡视相机指导。
七、教师检查学生写作情况。
八、师生评价。
九、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
学生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
学生听读例句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
学生听读例句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
学生听读例句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
学生听读例句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记笔记积累相关知
学生联想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座指导理解自查
学生听读例句联想理解内化
|
|
作
业 |
学生把写的作文在修改后誊写到作文本上 |
板
书
设
计 |
一、作文如何的开头 : “凤头豹尾”。(一)作文开头十忌: ①忌陈词老套。②忌故弄玄虚。③忌开头突然。④忌不必要的解释。⑤忌凭空抒情。 ⑥忌绕大圈子。 ⑦忌堆砌名言锦语。⑧忌开头重复。⑨忌盲目写景。⑩忌盲目引用。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二)好的开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要向主题靠拢(2)要短小精悍(3)要引人入胜。(三)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1、开门见山。①点题开头法②定情开头法 ③直入情节法。2、运用技巧,即文章一开头运用悬念、对比、比兴、烘托等手法设置一个巧妙的开头,力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设问置疑法。方式: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2)正反对比法。(3)回忆导入法 (三)运用修辞,在文章的开头用上引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1、引用式。2、排比反复式 。3、精辟设喻式 (四)描写渲染,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好铺垫。1、景物描写法: 2、肖像刻画: 3、场面描写法
二、作文结尾的写作技巧:1、首尾呼应。2、呼唤号召。3、巧妙发问。4、引用佳句。5、抒情议论。6、景物烘托 |
教
学
感
悟 |
本课设计科学合理,学生便于接受,增加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不足之处在于内容过于冗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如果在安排1-2课时,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