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美术论文 >
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发布时间:2019-03-25 15:53:52
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惠东县安墩镇石塘学校     陈仁光
 
 
【摘要】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实际,灵活多变。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教师的“诱”和“导”,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和“悟”。要改变传统作业的呆板形式。通过互动性的作业评价和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学习美术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性的弥补和巩固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他们在学习中只注重对“主科”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美术等“副科”的错误看法。
 
【关键词】
激发兴趣、计划灵活、课堂求异、作业互动、感悟成功、横向联系。
 
     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更精良,而且更有思维、更广阔、更具创造性。这就使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虑。特别是在今天还有很多农村学校仍面临应试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音、美等“豆芽”学科产生了令人心痛的偏见,认为升学考试不考这些学科。美术教学——它只是墙角那毫不惹眼的、作为点缀风景的一棵小草、一朵野花。同时,由于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赌注投入到主科的学习上,造成了学生没有也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对音、美的学习上来。这不仅与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违背,也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扼杀了学生对音、美学习的热情,而且成材的,也只有凤毛麟角,大批的学生仍学无所获、学无所用。
作为音、美教师,我们不但要捍卫党赋予我们对学生进行音、美教育的权利,更不能放任这种恶性循环再继续蔓延下去。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给我们的黄金般宝贵的时间,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挽救民族传统文化不至失传,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美术意识的形成、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同时发展创造美的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所以,我在美术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作了一些探索、尝试,已初见成效。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上取得成效的一些方法:
    一、教学计划灵活多变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事物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美术教育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所以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时,不能一笔杆子定死,应留有余地,只能大框架、大范围地制定出该学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训练哪些项目、哪些作为重点、哪些作为难点、采取什么总的教学模式,不能太细枝末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变化随时调整,包括教材的选取、训练项目的增减、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创新等都要灵活变化。只有这样,才更能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变化、知识技能的演进,更能够打好他们“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基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会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二、课堂形式突破传统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模式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科学认知和表现事物的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禁锢在教室里“闭门造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学生临,或者学生按教师既定的框架去套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忽视学生的创造性特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画师,而不是开拓者,虽继承了传统,却不能感悟艺术的真谛,不可能创造出新生活中具有新时代的真正的美,更不能将美术发扬光大。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的美术课应是学生的欣赏课、探究课、创造课、个性表现课,真正的审美课,加强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既注重教师的教,也注重学生的学。美术教学应包括学生的“学”和“悟”,而不仅仅是教师的“诱”和“导”,更不是教师的“教”和“灌”。在美术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欣赏,多写生,多积累,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不能太“循规蹈矩”,主张“求异”,多参与创造,尽量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去充分发挥,充分表现,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只要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开发,经历了学习美术的过程,从美术课的学习中领悟到了乐趣,感受到了收获,体会到了美的真谛,就能激发和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激发创造力。在设计课中,巧妙将兴趣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自己创作作品,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三、作业形式花样繁多
    作业形式一成不变,平面翻版,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枯燥乏味,逐渐失去热情。如果把作业形式改为收集性作业,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去收集类似的画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到一堂较为深刻的欣赏课。另外还可以以作文的形式描述画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述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学习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写生课、创作课是学生积累素材、运用素材、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发挥绘画特长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写生和创作不能作过多的局限,让他们有更大的自由表演的空间。充分表现自己的生活、喜好,可以是超时空的,超自然规律的,还可以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达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作业次数也因目标和内容而异。可以一节课一个作业,也可以一节课多个作业,还可以多节课一个作业。
    四、作业评价讲求互动
    传统的美术作业批改方式只是给学生的习作打打分,打打等级,或者评价为像与不像,对与错,显示一下评判的“权威性”。学生也只是关心一下自己得了多少分,或者得了一个什么等级,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不足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果将作业当堂面批,点评,甚至帮其修改,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作业评价中采取一些自评、同学间互评、展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尽量找出各自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多欣赏,多鼓励,不足之处多建议,少批评,不打击。还可以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装饰自己的居室、校园和教室,比如为班上和学校办一些黑板报等,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同时也会吸取到来自更多师生的好的建议,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能力。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技能就会越来越强。
    五、参加竞赛感悟成功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美术竞赛或比赛活动。让他们从竞赛中去美化画面,表现自我,再现生活。通过成功教育,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就会更高。这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浓了,绘画水平提高了,这无疑证明了参赛这种形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同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成就感和激励作用,对后进生也有莫大的影响力。
    六、学科联系相互弥补
    世间物象相互关联。一般情况下,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不强的学生,理化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语言表述能力弱的,其他文科阐述技巧也不见得有多强。可见,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是相互联系的,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毫不例外。学科间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是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宏观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美术对其他学科的铺垫作用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在美术课教学中,我努力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后、构思后、创作后的感悟的自我表述能力,努力训练学生对画面立体效果的感知和空间想象及其表现能力,努力训练学生对色彩调配的视觉感知能力和技巧,加强学生对学习语文、数学、理化等其他学科未学懂的知识、未掌握的技能的弥补和巩固。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科的综合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了学生协调发展的目的。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就更加有兴趣、有信心、有毅力了。
    当然,美术课的各方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课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设计而设计,重视了形式而忽略了本质。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出来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受到美的教育。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全面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素质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论坛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邓信军、张晓瑜、张宝臣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 作者:冯晓阳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美术教学论文下载
下一篇:论美术课上自主探索、发展创作潜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