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定要画得像吗?─--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3-25 15:55:49
一定要画得像吗?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的、固守死板的美术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大量理论和事实论证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把握创新教育的实质所在,在把握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从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引导孩子的想象空间、激发孩子的创造动力等三大方面升华到创新教育及其对小学美术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天性 创造 保护 观察 发挥
有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朋友画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而中国小朋友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好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色,那边涂绿色……结果中国小朋友笔下出现了“千篇一律”,“象模象样”的苹果,而美国小朋友却画出了及具个性的苹果。虽然不是每位中国的教师都这样教,但也让我受益非浅!固然,中国的学生画得像,可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了老师的动作,并没有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这样,无形中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不象,但他们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象,通过自己的认识方式,画得很轻松,很自在,从而创作出了具有丰富个性的新形象来。
在过去长期的美术教育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教师都比较重视技能训练和学生的模仿能力的培养。画得像,模仿地“惟妙惟肖”的通常会得到表扬,而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我觉得儿童美术应面对新世纪、新要求,以现有条件,创意胆识,在实践中真正地体现出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以下我就少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指导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顺其自然、保护天性
顺其自然是顺应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与其审美情趣、绘画表现技法达到某种契合时,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其中造型艺术三种基本元素中的线又被儿童更为熟悉运用,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作为老师,不应该去抹杀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应顺其自然。
1、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儿童美术进程的年龄特征。
儿童美术年龄特征一般分为涂鸦期(1.5-3岁)、象征期(3—5岁)、意象期(5—9岁)、写实期(9—15岁)。教师在掌握儿童的各个年龄段发挥的特点的同时,针对各时段的特点,进行点拨,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拔苗助长,充分挖掘出具有美术发展潜能的儿童的内在动力。
2、顺应儿童的兴趣爱好,使其尽情地发挥。
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的独特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应该让他们尽情地自由自在地发挥,是他们具有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美术兴趣。
3、顺应儿童的美术表现形式,取之所长。
儿童的美术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稚拙,无拘无束,不加修饰。充分展示儿童的纯真和童趣,表达了他们的童心和优美的品质,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所好,保护其创作特点。那么如何发挥其天性呢?
首先,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小学美术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绘画、雕塑、工艺等。仅以绘画而言就可以分为好多种,而每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知识。当学生看到老师利用他们手中仅有的12种颜色,画出他们原本没有的各种不同的颜色时(通过利用水彩相互融合变色),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也就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颜料本身特性去表现。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我们应保持儿童画的稚嫩却也独特的技法技巧。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特别是绘画教育,往往给儿童固定的模式,导以固定的方法步骤。还是拿画苹果来说吧,虽然美国孩子画出来的效果没有中国孩子的工整和像,却表现出他们对苹果的最早的独特感知和最原始的表现手段。这种创造性和独特性是获得美术启蒙教育的核心,也是儿童将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儿童美术不应该要求其“形准”,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儿童情趣的抒发表现上,画出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世界。
再者,我们应不限制儿童的绘画色彩。儿童喜欢色彩鲜艳亮丽。由于他们在知觉上是主观的,因此色彩的运用上多以个人个人感情处理色彩。如喜欢用自己偏爱的颜色,喜欢用强烈的对比色,认为这样表现才漂亮,而根本不考虑物体的固有色彩。我们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不限制其涂什么颜色,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色彩。
二、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想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所以在课堂上日常生活和故事中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美术作品中才能呈现出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对培养儿童的素质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
1、观察中去想象和表现
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从而拓宽儿童的美术之路。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2、故事中想象和创作
大多数儿童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我们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充分展开想象,也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我曾经在上二年级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给学生讲过“十个太阳”的故事,让他们想象十个太阳十个样子、十种性格会是怎样,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太阳;有太阳妈妈一家,闹钟太阳,花朵太阳等等,而且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真正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
3、命题或任务中去想象和发挥
儿童喜欢想象,好表现自己,随意性比较强,想画的时候一气呵成,不想画的时候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懒得动笔。作为没美术教育者,这时应考虑如何使儿童不但没有压力而且还感兴趣,我们不妨适当给他们一定的任务或命题。一个好的任务或命题,能触动儿童的心灵,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犹如给作品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具有不可忽视的双重效果。我们在给命题或任务时应注意认真琢磨,仔细推敲,力求新颖动人,给儿童以美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创作欲望。如我出“未来的畅想”一题时,有的学生画了宇宙飞船带他们飞到月亮上,遇见了嫦娥站在月宫门口迎接他们;有的学生画了特快的列车带他们去周游世界―――由此可见,适当的命题和任务,有利于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
三、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儿童天生具有表现才能,因此在美术学习上非常自信,同时儿童喜欢被表扬,被别人欣赏,可以说成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我在上想象的太阳一课时,发现一位学生画了一个“绿太阳”,我就问:“其它同学画的都是红红的,黄黄的,你的为什么画成绿绿的呢?”学生认真地说:“红的太阳太热了,我很难受,如果是绿太阳那多凉快啊!”我马上就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你想得真不错!希望你将来能把太阳变得更凉快,更舒服些好吗?”他很有自信地答道:“好!”如此,在这位学生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大胆想象的种子,今后将会结出许多创新的成果。
如何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美术学习的动力,我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举办个人或集体画展,使特长生更优越,更自信,从而到达潜能的充分挖掘;2、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具有良性循环的美术兴趣活动,使儿童的美术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知识面更开阔,视野更宽广;3、参加各种有创意,有新意的美术比赛,使他们的美术天赋得到社会的承认,积累更好的经验,从而促进美术创作的兴趣,使其美术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总之,要信任儿童,相信他们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赏识他们的优点,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别在乎他们的苹果画的像不像!
参考文献:
1、少儿美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学校艺术教育理论丛书―――美术的教学选择,湖南美术出版社
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
4、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