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3-24 10:27:10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
           口镇中学        赵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了同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它的实施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与反思。
 一、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础。学生的分类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等进行了解,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学困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学生的座位。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同时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并要求逐层辅导与练习作业的检查,这样可相互提高。
    二、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学困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学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新课标、超进度的学习。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三、分层质疑
    分层质疑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行为。教学设计中将难点知识分成若干个有梯度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对于学困生,我希望他们能独立完成下列填空及类似习题:(1)已知5>3则①5+4_____3+4;②5+(-7)____3+(-7);③5·(+3)_____3·(+3);④5·(-3)____3·(-3)。
(2)已知a>b,则①a+2_____b+2;②a-2____b-2;③a·(+2)___b·(+2);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④a·(-2)______b·(-2)。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能够根据上面的式子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并用文字语言进行概括。对于优生,要求他们能够用数学式子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表示出来。
    四、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手段。教师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分类练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再对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训练。编制练习时教师应注意对时间、题量、难度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保证各类学生练有所获。
    例如,在八年级上第四章“矩形、正方形的课堂练习中,先出示以下题目: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A     H         D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与反思                                                G                                      E      
                                B                F       C
    对较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找出图中的全等的三角形,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找出图中的所有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并确定四边形EFGH的形状。对较高层次的学生请他们写出完整的推理过程。
    五、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关键。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地说,对学困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在数学兴趣小组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新课标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
    例如,练习卷的讲评可采用分层小组辅导法,即让几个较高层次的学生组合成一组,针对较少的错误直接讲评,同时指出易犯错误,这样既精练,又不含糊;对中等层次组的学生,注重学生自己的订正与反思,并在学生一一订正之后指导复查;较低层次组的学生,可再给予必要的知识点分析,理清分析过程,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巩固好每一节的内容。
    六、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C组习题或设计题;三是放缓坡度题,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并组织了一帮一活动,要求A组的同学每天给B组同学出三道并检查,B组同学每天给C组同学出两道题并检查,这样也能够相互促进。
    七、分层考查
    分层考查是衡量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学困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
    八、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重要环节。考查之后,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实施结果与体会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切合自身实际,学习负担也减轻了,学习过程比较轻松、灵活、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同学都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同时既重视学生的共同要求,又照顾了不同类型的个性差异。
    二、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既检查了自己教学的效果,又了解了学生,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对学生来说,既检查了学生的成果,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使教学首尾相接,有秩序地进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教师改变了以往面向少数、忽视多数、忽视全面发展的现象。教师着眼点是全体学生,能重视各类学生的发展,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有效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促使学生的整体优化。
    四、实施的反思
    虽然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学生的基础太差,尖子生少,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每天的练习有一些学生不能坚持做下来,需要经常的督促,第三、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但只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做好思想工作,还是可以解决的;第四、一定要做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工作,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巩固知识。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实践
下一篇:初中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