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三适”运用    发布时间:2019-04-09 12:03:56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三适”运用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好几年了,减负增效也一直喊了好几年,但由于残酷的升学率的影响,学生依然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起来,他们本应快乐的童年却淹没在无穷无尽的作业中。那么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还孩子们欢乐的童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三适”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打造高效生态课堂。
关键词: 多媒体   三适运用     高效生态课堂
从三案六环节到六模块构建教学模式,以及今年的建构式生态课堂,无疑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教师一方面多读书,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熟练运用多媒体,来协助我们达成目标。目前新课程的实施虽然好几年了,减负增效也一直喊了好几年,但由于残酷的升学率的影响,学生依然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起来,起五更,睡半夜,他们本应快乐的童年却淹没在无穷无尽的作业中。那么在我省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还孩子们欢乐的童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三适”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
一、适量使用多媒体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增强教学效果,强调重点,突破难点。选择课件,首先应考虑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数学规律及原理的完整的感性形象,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实际过程中不少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各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会心存疑惑,使的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利用多媒体效果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托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和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还应注意课件画面简洁、形象深刻、操作简便、没有复杂、华丽的画面和音响,尽量减少教学噪音,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反对一切都用多媒体,尽管课堂容量得到加大,但效果并不一定高,对那些用常规手段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学生可以真实感知的,应该直接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效果会更好。
二、适时运用多媒体
  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其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切入,应以不影响数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主要表现在对多媒体切入时机的把握上。
  1、创设情境抢切入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生通过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及时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这无疑大大加深了学生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2、突破疑难巧运用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就很难想像了,利用多媒体中“Z+Z”智能教学平台里,通过演示,学生能真正感受截割的过程。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3. 模拟操作学生做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教学效果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适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运用合适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运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其价值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有诸多标准,而评价多媒体的使用效果,其标准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要求多媒体课件具有科学性以及易操作,同时多媒体还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件本身的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这是一个课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也是课件能否正常使用并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课件,应操作简便、画面美观、谐调;切换快捷、形式有趣;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疲劳。避免滥用或炫耀计算机技术而造成教学噪音。
  好的课件应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不能让课件喧宾夺主。评价课件运用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层层分析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在这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课件仅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中起辅助作用。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要防止用课件来完全替代教师,切不可将课件当成学件来使用。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展翅飞翔的蝴蝶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形象生动,学生较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一个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多媒体以其集图文声像和三维动画为一体、直观、灵活等优势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传递信息,延伸和扩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模拟操作、突破重难点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为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对于经常使用课件上课的班级,还可以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来评价课件的使用用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同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我认为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使多媒体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教学手段全面结合,以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规范、系统性的板书。第四,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最后,加强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的培养。  
如果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关注画面精力多了,而关注知识结构精力少了,还会产生一定的不当刺激等等,总之,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和认知规律,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我借助教研组、集体备课的集体力量,利用集体智慧,争取在我校研究基础上,取得成效,进而进行推广,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使全体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求知的主体,主动去求知,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