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改下新的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4-09 12:11:34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改下新的教学模式
——王艳
摘要: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关键字;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的课堂模式都是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为此,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来设计。
二、不同课型教学模式
1.新授课
上好新授课的关键是突出“新”,即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会很好的过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获取新知,当堂解决新问题。
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如基础课的有:代数式,二次函数、还有有理数的乘法等等。定理推导课有:勾股定律、射影定律等。
1.1.基础知识课--- “五环节”教学模式
1.1.1.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主探究,激发兴趣→合作交流,提高能力→自我反思,纳入系统→教学诊断,拓展提高
1.1.2.环节阐述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情境教学是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学的运用,达到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如:我在讲代数式一节就这样情境创设:
1. 小明去买苹果,苹果每千克1.5元,他买了a 千克,一共用去多少钱?
2. 请学生模仿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其他学生给以解答
(2)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就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我在讲代数式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的环节:
①薯片每袋a 元, 9折优惠,虾条每袋b 元8折优惠,两种食品各买一袋共需几元?
②一个长方形的宽是a m ,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③小明的爸爸携带了35kg的行李乘飞机,他的机票价是m 元,需付多少元行李费?
④环形花坛铺草坪,大圆半径为Rm,小圆半径为rm,需要草皮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先观察:30a 、 9b、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3)合作交流,提高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⑵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要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⑷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如:我在讲代数式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小组合作
(1)某超市8月份营业额为m万元,9月份营业额比8月份增加了,该超市9月份营业额为多少万元?
(2)林老师用分期付款的方法购买汽车:首期付款a元,以后每月付款1500元,直至付清欠款,x个月后,林老师共付款多少元?
(3)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x,10(单位:cm)
1)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斜边上的高是多少?
2)P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P从A到C以2cm/s运动,
t秒后,AP的长为多少?PC长为多少?
此时,三角形PBC面积是多少?我在此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既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
(4)自我反思,纳入系统
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在反思中发现的新问题又可以深化进行探究和延伸。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内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数学的理解要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通过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如没有这一理性的反思,以上的方式就会流于表面化。在教学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反思与小结,以便更好的接受知识。
(5)教学诊断,拓展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堂堂清,周周清。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研究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2.定理推导课--- “探究式”教学模式
2.2.1.基本程序:
激情导入,提出问题→设疑猜想,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升华,拓展思维→反思评价,课外练习
2.2.2.环节阐述
(1)激情导入、提出问题
此环节属于感知阶段。这里所创设的问题是指实际问题或数学内部的问题。数学的许多定义、定理等都是人们经过大量的特殊事例的观察、实验、比较、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来,然后经过严密的论证形成的严谨的数学理论。但是这种严谨性往往掩盖了数学生动形象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凝炼的知识“活化”,创设生动性、形象性、创造性的问题,以利于学生通过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我是通过观察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这就是本届大会会徽的图案. 它象一个转动的风车,挥舞着手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们.
(1)你见过这个图案吗?
(2)设疑猜想、主动探究
此环节属于求知阶段,是本教学模式的主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而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则需要学生运用合理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来实现。从而获得新知识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我是通过
活动2 故事场景→发现新知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通过该环节的设计,学生有欲望的去探究。
(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属于巩固阶段,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刚通过分析、探究得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我是通过
活动3 深入探究→网络信息
等腰Rt△有上述性质其它的Rt△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呢?
你是如何计算那个建立在Rt△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的?
活动4 规律猜想→直达快车
由上面探究我们可以得到命题1在Rt△中,两直角边的平房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把注意力从地面图案转移到书桌上,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网格图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关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除了突出斜放正方形的水平外框,还可以(运用图形中存在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索性的联想,以获得算法多样性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联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方法,贯彻代数的基本应用思想。对教师精心设计的应用型或巩固型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归纳等,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加强,认知的任务也得以完成。
(4)巩固升华、拓展思维
此环节属于应用阶段,升华是指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之后及时点拨和延伸,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原知识深化、拓宽,帮助学生从感知、感受到感悟,从掌握知识、促进思考、培养能力走向模塑人格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探讨、逐步解疑、消除混淆、步步深入,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在学到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同时模塑人格。
(5)反思评价、课外练习
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话题,鼓励学生自己述说,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介绍自己在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困惑等。设计一些具有拔高效果的延伸问题,这样,既使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学习主人意识,又能帮助学生确定数学学习的努力方向,为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
3.2.“开放发散式”试卷讲评课模式
3.2.1.课前准备: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严格按标准评阅试卷,并做好以下4项工作: ①对学生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②统计各题错误人数及错误类型,对典型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应特别关注,重点讲评。③对学生试卷中好的解法进行整理,以便讲评时向其他学生介绍,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提高。④分析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设计好针对性练习题。
3.2.2.环节阐述
(1)发放试卷、概述成绩
讲评课开始,首先用几分钟时间概述测试成绩情况:⑴简述测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达标率。⑵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的同学。特别是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的中下生,应多鼓励,可通过一些进步快的同学为实例,教育他们不要泄气,要奋力直追。激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
(2)自查自纠、交流疑难
对于一道错题,既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纠正?如果教师仅仅把答案讲解一遍,学生似乎听懂了,学会了,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或更多次。自查自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学生先对错因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订正。对自查不能自纠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交流,使每位同学都能深刻认识错因,吸取教训。
以四人为一组,指定一名优生任组长。以讨论自查不能自纠的问题为主,从怎样分析题意开始,探讨解题策略,讨论解决问题。对于较难题,组内解决不了,再提出请老师帮助,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解疑,帮助学生排除障碍,这样集中集体的智慧,更有助于问题的转化,方法的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教师点拨、针对训练
试卷讲评课中教师不能就题论题,应重点讲评若干问题,应透现象看实质,应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特别应注意“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一题多联”和“一题多变”。具体来讲,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应重点讲评;能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的重点讲评;能体现“一题多变” 、“一题多测” 、“一题多拓”的问题重点讲评。每讲一多变题,教师给出同样类型题来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得出一题多变中的联系与区别,来完成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转变,明白“以不变应万变”的真正含义。
(4)错题本
在专用的错题本记录下本次试卷的暴露的问题,知识漏洞。作出得失分统计分析,写出对本次考试的体会,并定出下次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 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模式, 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 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学福. 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 人民教育, 2002
2、 刘兼, 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曹一鸣,当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年八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