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15 06:56:23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惠琴                            
一、.为什么使用导学案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特点,新学期开始,校领导决定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改变这一现状。然而,课堂要高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凝结着学校领导的心血,体现了他们处处为学生考虑、时时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这一新的教学方法,考验着老师和学生,改变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教师方面来说,改变了教师演员角色的观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整个课堂是教师的自编自演,学生只是观众,只是被动的观看、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在以导学案为主要教学手法的的教学模式中,彻底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只能是导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每节课的各个主要环节,利用好课程资源,巧妙地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掌握知识。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身心负担,而且会使教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方面来说,改变了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通过导学案,学生开始自己思考,开始自己动手,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提出见解的机会。有了导学案,学生逐渐改变了以往懒于动手、一味依赖老师的坏毛病,开始自己动手,翻阅资料,互相交流、探讨,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可以说,有了导学案,学生都有了“我要学”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导学案的使用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因为导学案上将知识框架、问题、例题、补充知识等都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节省了板书时间和学生记笔记的时间。最后在课堂上完成了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规范答题的考试能力训练。因为每节课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都是以问题的形式体现,学生随时都要组织正确的答案来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经常在课堂上训练,既解决了问题、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1、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2、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3、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二、如何用导学案
经过学校的培训,结合本学期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情况,我已经大致理清导学案使用的大致模式。即学习目标、预习检测、自学解疑、组内质疑、组际交流、展示激学、适时点拨、诊断达标、收获小结。
       1、课前预习阶段
在授课过程中我深感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学生讨论和教师精讲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从而享受到高层次成功的喜悦。
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心态。
3、课后巩固深化阶段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学案”实效性。
三、导学案的弊端和疑惑
我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时间不够用,经常不能完成上面的题。偶尔会有要不要坚持的念头,可是我想坚持就是胜利!凡事总有一个适应过程的,只要灵活使用,不断改进导学案内容,使用时再适量增减内容,不死板生硬的使用导学案,导学案的弊端就微乎其微了。我主要谈一下我的疑惑。
1、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
       学案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研讨教材的依据和凭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的方案(即教学案一体化,教案学案合二为一,教师备课要结合学案,重点考虑如何将学案上的内容合理流畅的呈现出来)。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其中,问题是导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导学也主要体现在问题上,引问题,导问题,从而引发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设计问题,化难为易,高效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形式。由此看来,一份切合实际,质量高的学案至关重要。
       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学案。每个班级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个体差异的存在也不适合“一刀切”。把学案运用教条化,不加任何思考地拿来就用,也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原有学案的基础上增删添减,优化设计,以符合实地情况。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要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变教学为导学,教师要真正领会“导学”的真谛,深入学生,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不要把课上成习题讲评课,把学案内容简单成对答案。
       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启迪引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一堂课是否是活跃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的操作,什么时候点拨,点拨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分析,课堂上相机适时处理。
       在这种模式下,学案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基本上就是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内容,学生提前预习了解了学习内容,这就由原先讲授下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在学案引领下的主动探究,即常说的“要我学”为“我要学”。长此以往,使学生由被动学生变为主动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生品质,养成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实效,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推行过程中的困惑
       教案与学案如何有效合一,教路与学路怎样有机统一,如何将学案上的内容流畅自然地呈现出来?
       教法变学法,从教学到导学,如何导,这都需要老师观念的彻底改变,而这是最难的,对学法的研究是个新的课题。
3、其他的困惑:
       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总之,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的方法,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最关键的部位是要贯彻执行下去。具体的说,就是要想法设法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使导学案的实际意义能够得以实现。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以导学案使用为载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导学案案例
23.2.1 中心对称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和对称点的概念.
  2. 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 
  3. 掌握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的方法
【学习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准确作图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62-64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                                               是中心对称,      叫做对称中心,            叫做对称点。它与轴对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探究:中心对称有哪些性质?
3、阅读例题:作已知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的步骤是什么?
【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复习回顾旋转的有关知识
1、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 
2、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____
3、 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___________。
二、中心对称及其相关概念的探索 
1、把图①中图形甲绕点O旋转180°,你会发现:
图形甲与乙能够___________    
 
2、如图②,线段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 
   把△OCD绕点O旋转180°,你会发现:
   △OCD与△OAB能够___________
 
归纳: 
中心对称的定义: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___________旋转___________,如果它能与另外一个图形
_______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___________对称或___________,这个点叫做___________,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_________
三、 中心对称性质探索  
动动手:按下列步骤完成,拿出三角板
1、画出三角板内部的△ABC
2、以三角板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板旋转180°,画出△AˊBˊCˊ 
  1. 移开三角板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出:△ABC与△A'B'C'是             的两个图形;对称中心:         
思考:⑴点A关于O的对称点是      ;连接OA、OA'则∠AO A'=             
即               在AA'上 ,且OA     OA' 
  同理                在BB'上 ,且OB     OB' 
                                在CC'上 ,且OC     OC' 
⑵ △ABC与△A'B'C'有 什 么 关 系 ?并 试 着 证 明 
归纳: 
中心对称的性质: 
①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_________,而且被对称中心__________。 
②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________ 
 
四、中心对称的作图方法探索 
例1、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的对称点 A'。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2、如图,以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线段AB的对称线段A′B′ 
  如图,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对称的△A'B'C'
初中数学论文: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归纳: 
作图的关键:作出原图形上特殊点关于                            
作图步骤(概括为):
 
 
五、布置作业 
1、请你的同桌为你画一个图形,标出对称中心.按其要求画出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2、课本67页:习题23.2的第1题
六、课外思考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    对    称 中 心 对 称
定义
 
有一条轴对称——直线 有一个对称中心——点
图形沿轴对折,即翻转180° 图形绕中心旋转180°
翻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 旋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
性质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
的垂直平分线
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论文: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浅析
下一篇:初中数学论文: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