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3-26 09:51:3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宁都二中 邓 娟
【内容摘要】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界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地位,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深感振奋,亦觉任重道远。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小学已得到普及,但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解决。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人们常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描绘当今的时代,简言之,大家确实感到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扑面而来。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而非为之所缚,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界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地位,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深感振奋,亦觉任重道远。从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几年来,我一直深刻的感受到这门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此简单谈谈。
一、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可以说,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而班主任、主科教师有时甚至抢占信息技术课,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爱怎么上都好,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师认为:到了毕业时,这一科反正没列入升学考试,没什么好学的!为此,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不高,他们甚至想利用信息技术课来复习其它主科,完成其它学科作业。于是,很多信息技术课教师感觉到自己的课不受重视,因此上课缺乏动力与激情!我们非常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教育不用信息技术。我们在教学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老师并没有使用信息技术来教。还是把信息技术学科当成其他学科来教!有的学校硬件条件差,电脑不够或非常落后,造成信息技术课只能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还有些老师认为,在电脑房上课,在电脑上演示,学生在下面操作,就是在用信息技术。其实不然,信息技术并不是平时所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本质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很多老师却把它上成了计算机操作培训课。我们一直提倡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也就是说要在基础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但却忽略了我们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整合基础学科内容!既然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应用这个技能于学习生活之中的习惯”是该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本学科做起,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更应该关注和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 张家港市的张剑石校长曾大胆指出:在“整合”方面,我们还没有能找到正确的出路,或者说,我们的预设本来就有问题,信息技术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校教育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是班容量很大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这是一种效率优先的非个性化的授课形式,与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之间有着许多的不相容,以目前的信息技术软硬性水平和教学现状,对“整合”寄予过大的希望还不太现实,我们不妨理性一点,为了一堂整合课,往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精力,“杀鸡用了宰牛刀”是不必要的。多媒体进入课堂,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隐忧:老师们挖空心思用最直观、最形象的画面推到学生面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种由于多媒体介入而产生的教学“低幼化”倾向,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人们可以被梁衡的文字震撼,他的文字被我们转化成的声像,果真能再现梁衡笔下的美境和作者的感情?从这方面看,似乎又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甚至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不应该在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而是在适当的学科、适当的内容和适当的条件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
四、难以实现三个课程目标维度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信息技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结构。在理解和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时,务必注意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注意体现三者间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立体发展。而在每一节课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三个课程目标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必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通过知识技能而建构出的个性意义)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
五、从小学到初中,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初中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小学都学过,所以大部分课学生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做自己的。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是“换汤不换药”,学习的不是一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就是已经被淘汰了的知识,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方法:适当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扩展,一定要在小学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握住目前硬件、软件的发展状况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比如: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中,初中部分可以加入了机器的组装、目前主板等硬件的发展状况,给学生几台旧机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装机的快乐!再如:有几节课讲了拓展性的下载工具的使用,学生很感兴趣,感到在信息技术课学到了东西,而且是很实用的东西。
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目前正在大力提倡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作为一种技能性的素养,需要不断的练习。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的知识,应该通过参加培训、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有超越教材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支持和认知工具,建设支持学习和教学的基础平台。
任何学科课程的建设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阻碍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必然影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希望有关部门的领导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一线教师摆脱无奈的困境,让我们共同期待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王钤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 肖川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
[3]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华东师范大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