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例谈 发布时间:2019-03-24 10:08:12
初中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例谈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现代信息社会需要探究学习人才。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那么,什么是探究学习?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策略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探究学习 多媒体技术 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例谈
郭太松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现代信息社会需要探究学习人才。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那么,什么是探究学习?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策略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探究学习 多媒体技术 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生的学习以"听课、阅读、记笔记、做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应对各种考试为主要目的。在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明显的效果。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却远不能达到现代信息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可以说,学习方式单一和陈旧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随后出台的各科课程标准,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也不例外。笔者经过四年多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探究学习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想与大家探讨和交流一下。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国内学者的观点是:探究学习指的就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应具备以下3个特点:
1.学习者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这一任务或问题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如只是提出假设,或只是设计方案),但应符合以下四个要求:能引起学生兴趣、有一定难度、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学习者应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在教师的支持下对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并获得自己的探究结果。探究活动可以采用个别、小组合作、小组分工、集体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
3.教师应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并参与和指导下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以上三个特点(提出问题、开展探究、进行表达和交流)实际上也是探究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环节,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探究循环”。在一节教学课上,可能包括若干个探究循环,也可能只有一个探究循环。
教学是依据学习而设计的, 依据上述“探究循环”,语文探究教学的策略可以相应地设计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提供支持、开展探究和组织表达、进行交流三个基本环节。具体到一节教学课上,可能包括若干个探究教学环节,也可能只有一个探究教学环节。
二、语文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策略
(一)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是指在教学时教师围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语文教学课堂中,“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引入”而引入,根据授课内容牵强附会地设计出引入方式,恐怕创设的情景就显得单调、乏味。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时,多媒体技术恰当的运用就彰显出其强大的作用。
需要提出的是一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时,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计算机控制,显示画面,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地使用,虽然热闹,却使课堂本身走了样。这是因为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因而这样的课只是让学生过了一把新鲜瘾,至于教学目的能达到多少反而是次要问题了。这或许是一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手段时所始料未及的,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里需要避免的问题。
笔者在组织学习春一课前,也给学生放了春天的一些视频的片段。但看视频时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他们仔细观看,模仿课文用文字表达出看到的几段视频画面,并思考朱自清为何能用文字描绘出那么美的五幅春景图画。看后,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用文字描绘出了自己眼见的美丽的春景图画,最后体会到了修辞运用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了视频之美与文字之美。看到学生情绪高涨,笔者又在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时要求学生静心听朗读,接着屏幕上出现一幅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这样一步一步在创设情境中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所使用的视频音频文件均为教学服务,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支持开展探究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后,将问题交给学生自行去探究,但不能同时教给他们固定的方法与做法,要不加以约束和限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要点,设计学习的方法,把握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眼中不应是胸有成竹的依赖者或有所顾忌的约束者,而是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探究活动的促进者,需要和学生一样通过探究才能找到答案的“大同学”。 显而易见,信息技术在这儿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成为营造新型学习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正是从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概念的全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景与虚拟情景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我们必须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课堂上时间空间工具材料毕竟是有限的,探究学习的任务往往完不成,这就需依靠信息技术延伸到课外去完成。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说明探究这类课文的模式和策略:1.筛选问题,确立研究小专题。让学生在堂上预习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整合出五个小专题;a.闰土前后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b.杨二嫂为何从‘豆腐西施’变为‘圆规’;c.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d.造成“我”与闰土之间隔膜的原因;e.辛亥革命为何使农村变得更穷困不堪了。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专题,或独立或组成小组去分头找资料完成研究任务。2.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在初期,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有用材料的方法。如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即先查几篇与专题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对象。如研究故乡中的小专题,得先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小说,再由此涉及鲁迅的其他作品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有关内容。3.分析整合,形成小论文。写小论文是汇报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它是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应分层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4.展示成果,总结评价。选出较好的论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序宣讲论文,宣讲完毕,由同学对他们论文中的观点进行质疑,或对相关问题提问,宣讲人需作解答,他们解答不了的可请同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如有不同观点还可以进行辩论;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作自评、互评,教师再加点评。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无论对课文的理解、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都是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空间、材料有自由支配的权利,因而兴趣浓厚,必然会有情感、情绪的跌荡起伏,并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表达、进行交流
探究教学还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惟一标准。然而,如果不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见解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悲剧之中,因为有些探究活动决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与完善,也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现在的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依靠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最新的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作为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激发其固有的学习动机,提高其自我决定的潜能。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营造学习和使用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传统教学的交流方式上,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单向交流,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深入探究,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阅读上,学生读书,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读出来的是教师分析过的话,学生在笔记本上所记的也是教师讲授的话,没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延伸学生们的耳,运用多媒体组织表达,进行交流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应主要应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多媒体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运用多媒体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合作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笔者以为这样的学习帮助了学生,比以前的学习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语文探究教学案例
再说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便于我们更好地探讨这个问题。去年12月10日学校让我为全校老师开一节研究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现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文主要写童年趣事,着重描绘百草园的景色,是一篇写景的范文。第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要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儿童情趣,要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
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兴趣,课外读过朝花夕拾,搞过课题研究,基本上会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有的同学还会做幻灯片,但对如何描写众多景物不得要领,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查找相关资料,有的还会做幻灯片;描写景物要有详有略,有井有条,多个角度,多种修辞。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探究学习为主,课题研究为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的伟大和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热爱自然、追求快乐的儿童情趣。其中:教学重点: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儿童情趣)教学难点:描写景物要注意详略,安排顺序,不同角度,多种修辞。
(四)、教学策略:
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究学习为主,课题研究为辅。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提供支持、开展探究和组织表达、进行交流。作者、作品简介,百草园导游由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上网查找资料,做成演示文稿来完成。
(五)、教学过程:
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信息资源工具应用 |
时间 |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
作者及作品简介欣赏吴颖盈的童年
教学重点: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
请学生介绍课题研究成果提问:谁没有童年,我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吴颖盈同学的小诗表达了我们的心声。有谁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他为什么百草园是“我那时的乐园”? |
①介绍鲁迅
②介绍朝花夕拾欣赏
猜想 |
多媒体演示稿
查鲁迅纪念馆http://luxun.chinaspirit.net.cn/
多媒体演示稿 |
12 |
二提供支持开展探究 |
|
播放录音 |
一边听,一边想。 |
电脑及互联网 |
|
三组织表达进行交流 |
|
|
自由地玩耍快乐地生活 |
电脑及互联网 |
|
四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提供支持开展探究和组织表达进行交流 |
|
百草园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请学生在书上作记号,准备回答。 |
介绍百草园
回答: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共14种。 |
多媒体演示稿
查鲁迅纪念馆http://luxun.chinaspirit.net.cn/多媒体演示稿 |
8 |
五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
教学难点:描写景物要有详有略,有井有条,多个角度,多种修辞 |
这么多景物,怎么写呀? |
猜想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
电脑及互联网 |
15 |
六提供支持开展探究 |
|
点拨
引导
鼓励
表扬 |
①有详有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来串联这些景物②有井有条:“不必说…也不必说…”静态描写(由低到高)→动态描写(由高到低) “单是…就…”动物→植物(由低到高)③多个角度:“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从视觉上来写;“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从听觉上写;“用手指按住”,“拔起来何首乌的臃肿的根” 从触觉上写; “又酸又甜” 从味觉上写。④多种修辞:“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是拟人;“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比喻;动词、形容词 |
课本
电脑及互联网 |
|
七组织表达进行交流 |
|
如何描写众多景物?齐声朗读第二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仿写一段“我的乐园”。
实物投影
现场点评 |
总结:①注意详略②安排顺序③不同角度④多种修辞仿写: |
多媒体演示稿
实物投影仪 |
10 |
八布置作业 |
观察和描写身边的景物 |
2、 用今天的方法写一篇随笔美丽的家乡 |
|
|
明天 |
(六)教学后记:
校领导和课题组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研究课,不仅体现了老师的探究教学艺术,而且还展示了利用我媒体的课题研究成果,两者巧妙结合,代表了我校利用多媒体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听了很受鼓舞,同时也意识到这只是尝试阶段,起点水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利用多媒体小组讨论的效率问题,学生探究的水平问题等等,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共同培育,一起成长。
总之,教师运用探究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提供支持、开展探究和组织表达、进行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从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所期盼的?
参考文献:
陆璟:探究性学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见惟存教育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见惟存教育
[美]艾伦·柯林斯:基于探究教学理论的一个对话案例 浙江省教研室方红峰译
桂林教育信息网http://www.gledu.cn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http://www.5156edu.com/index.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