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育论文高中德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9-05-05 14:56:39
德育论文高中德育论文:
摘要:本文多个部分内容曾在全校作为发言汇报资料。春去秋来,韶光易逝,老师好比用心的园丁,用笔写下自己深切而又糙砺的感受,当然我希望它更精细并努力走向精致。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如同万物的成长一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希望此篇能让大家看到我耕耘的痕迹,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上路高一 爬坡高二 登峰高三 班主任与天真签约 进步就是优秀 细节决定成功 有创意的教育艺术
2005级学生已高三毕业离我而去心有太多不舍,这个假期我心里空空的,不自觉地跑到高三教室里和办公室里转了好多次,总觉得这里乘满了回忆,久久不愿散去。但转念一想,作为他们高中班主任的角色已经结束,但其实作为他们人生的朋友才刚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想想三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有了很多的心得也有不少的收获,在这里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其实我有写教育札记的习惯,到现在让我来说,我也不知道从哪一点说起为好。正好,高中三年班级和我的心情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因此我就按高一高二高三的顺序,概其要素来谈谈吧。
一、上路高一
高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天时、地利、人和,仿佛我认真去做的每一件事都能成功,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和永不褪色的激情。事实上,当我得知要来东区担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时候离开学只有5天了,我很紧张,极强的危机意识抓牢了我,我很怕自己做不好。“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所以,我就在这五天坚持看了班主任新思维春去秋来——老师的一年及中学生班主任工作100例三本书,设计了三张形式新颖、充满人性化的、后来显示效果极好的表。同学们在紧张有序又充满好奇新鲜的安排下,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我的能力和才华于是在这个绚丽的舞台上得以展示。一年下来,我记得在华西都市报采访的时候,我的学生是这样评价我的,他们说我是一个能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高兴的时候象个孩子,关爱的时候象个慈母,生气的时候象个严父。这里重点谈谈我的第一个角色的情况——性格游戏精神。高二学年我写过一篇总结发表在校刊上,老师们可能留意到,我写了这么一段:班主任与天真签约。天真,指心地单纯,性情直率,不做作,不虚饰,天真的人,能够踏踏实实做事,只求过得真实、充实、朴实,我觉得这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最美好的品格。正是这样,我觉得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至少还象个孩子似的好奇,好玩,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希望和他们相通。所以,我唱他们爱唱之歌,跳他们爱跳之舞,聊热门话题,共同保守秘密。我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同学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玩什么内容。没有这种亲和,我们不会一块去逛生态园,观察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不会讨论,学校的文化氛围是不是很浓,建筑有什么特色,还有哪些遗憾,也就没有班会课小博的梦的成功;没有这种游戏精神,我们就不会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主题班会,就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人才,就不会有让人捧腹的霸王别姬;没有这种精神我们每个月就不会在一起一边唱着生日快乐歌一边啃着滋滋冒油的鸭子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总之,当一个老师具有了自由自觉的游戏意识并有机地将感情冲动与理性冲动结合起来时,他就使自己也使学生进入了一个欢愉无穷快乐无限的迷人新天地。我想,这个时候的我,在学生心目中就是朋友,是同龄人,这时的我才是真正的21世纪的“孩子王”。其实也正是这样,我的关爱,他们才自然而不尴尬的享用,他们亲切地叫我“朱妈妈”,我的轻言细语的说教,他们才觉这是和风细雨般的滋润,高中生也成听话的乖宝宝;也正因这样,我的批评、我的横眉竖目,他们才畏惧而内疚,他们才真心实意的接受和尽快的改正。这样的班主任当起来真的也是很快乐的。
二、爬坡高二
如同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上路初始总是迈着轻快的步伐,然而随着道路的延伸,他的步伐也就渐渐的沉重起来。快乐的时光到高二年级的时候有了一些变化。高二年级是一个不为外人重视的年级,人们注重看始看果,关注高一期盼高三,高二夹在中间,半生不熟。学生地皮踩熟,有了些不安分的因子;文科理科分班,学生素质和老师的安排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心里很有一些失落。学生的表现更多源于德育处的反馈:学生又抽烟了,他们又打架了,检讨又来了,老师不满意了。文科班历来被民间称为“瘟科班”,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一提起某某某的名字,熟知的老师,都会立即给你投来同情的目光。严厉的批评,温柔的宽慰,耐心的教导,班会的触类旁通,私下的个别交流,老师的轮番轰炸,家长的协助联盟,总之,软的硬的,甜的酸的都用过,有的有成效,有的也不见起色,还有的不能坚持。甚至,有些方式连优秀的学生也不见得理解,久了,我也很懊恼,心情很烦躁,很乱,甚至都想辞职不干了。但这时,横劲也来了,七中的老师不是只能教好学生的。我在他们身上下了很多工夫,不断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越来越熟,越来越熟,我竟发现了他们好多好多可爱之处,于是,面对我那十几个国宝级的男生不断的惹事生非,我不再那么容易动怒了,我并不是心慈手软,百般袒护,是我已经了解了他们,因了这段缘分,让我和他们的教与学都得经历一番起起伏伏的磨难。哪怕是高二,甚至哪怕是高三,他们也是孩子,孩子就是:错误反反复复,成绩起起伏伏,办事马马虎虎,是非糊糊涂涂。对于极有自尊又常犯错误的学生,我给他们提的要求是“进步就是优秀”,我给他们写日记,几乎每一个调皮的、个性有些突出古怪的学生都成了我笔下的主人公,我觉得对他们宽容和引导比爱神更能抚慰指导他们:比如日记中,我希望经过三年教诲的最爱惹祸的曹骥性格中的反复无常粗暴冲动,能留下粗犷和向上的气质(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老师和同学间认为的最努力最进步的孩子);我希望哪怕现在已转学的李拓的狡猾善辩,能留下睿智与机灵;我也希望已有很大进步但仍对前途盲目不定的田然,能变得坚定执著。除了以上谈到的一部分同学,还有一个性格鲜明突出的女生,在学校可能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吧,她就是某某某。她很与众不同,很有才华,但追求名气,渴望强悍,总是刻意地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胜利者的位置,无论谈论什么,她的气势总想压倒另一方,滔滔不绝的言谈中少了些谦逊和中庸。甚至有同学发现她会为了吹嘘自己的能耐,去营造一个虚幻的关系,比如某某知名的教授和她关系很铁之类的,而装腔作势蓄意已久地表现出来,而某一天一旦这些把戏穿邦了的时候,她该又是怎样的适得其反呢。性格中,虚伪的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能干却被同学们瞧不起,她总想弄潮却又总是被同学们排挤孤立。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似乎对她也不起作用,她热忠于此,乐此不疲,甚至在高一时,那时,她还不在我班上,就发生过,男生看不惯她而打了她的事件。似乎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名言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怎么教育她,又怎么改善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呢?我想到了,对她的教育要结合心理和情感教育。于是我先看了与这方面有关的一些心理书,知道这种心理属于一种“二律悖反”并与一句古文言相似,叫“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即在这里得不到成功,而又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她就在可以令她成功的那一面孜孜以求,本来这是好事,但矫枉过正,她钻进了另一个死胡同,出不来,而且对于成功的定义理解很狭隘、偏激,那就是风光,出名和前呼后涌。了解了这些,我就找了和她关系最僵的几位同学聊天,假装顺便提及某某某,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跟我讲她“名人名言名事”,并戏称她为政治家,社交家,于是我就适时地谈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每个同学心里边也都有过这样的渴望,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罢了,听得他们连连称道,待他们服气了,我觉得这一步也成功了。最后,我为她写了日记并在一次班会课上,读了我给她写的日记:这是个性格鲜明突出的女孩,她的一生注定不能忍受孤独而又往往处于孤独之中。她太张扬自己,这是优点还是缺点?她老想充当主角,世界怎么会总有这样的舞台?她是个出色的社交家,可经营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她敢于走自己的路,可她真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吗?我理解她的时候多,不理解她的时候少;我支持她的时候多,反对她的时候也有。她给我讲述了奶奶去世时,她不掉眼泪的故事。爷爷和家人说她冷漠,可她心里一直悼念着奶奶的亲。她说她生来就不会掉眼泪。说那话时,我正在为一件非常非常烦心的事情而哭泣,我在办公室,可她还是看见了。我知道,她说这话是在委婉地劝慰我“不要哭了,坚强些,好吗?”于是,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正好跟你相反。可她真的不掉眼泪吗?当我生气时,说要把她在学校担任的职位撤得一干二净时,她是真的哭了。我知道,有一种人,她的快乐和幸福源于她最热忠的事业的成功。而她的成功体现在她的干部能力上,真的,她非常能干,听说读写甚至过目不忘。而这些才干她把它们放在学校工作上,她的海报,她写的串词,她组织的活动,她的安排和吩咐发挥了作用,这些是她的快乐之源,而学习上她没有品尝到多少。我理解这是她的精神基奠。只是我无法理解,她总是放下班级的事情不做,而对学校的工作又那样的兢兢业业这是为什么,她可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我无法理解,她究竟知道不知道她精神的圣塔如果没有了基础,老师不推它,它也会坍塌的啊。某某某,你明白吗?总之,我觉得我做到了我该做的,至于以后怎样,真的还得看个人的造化了。所幸的是,她发挥了她的专长,已经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高二是残酷激烈的,它曾给我一颗脆弱、敏感、疲惫的心,但我认为它更是有志有勤者的角斗场,我在此成长,奋进,砥砺。
三、登峰高三
注重细节意味着成功。高三思想教育要见缝插针,要艺术科学。所以高三的我特别注意得体的穿着打扮,学生说了,老师的脸就是一张阴晴表,心情很重要。我微笑着,开心着,他们的心里压力也就少了一分,这很关键。另外,思想教育需要艺术,有创意的教育艺术,自认为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亮点。有创意的艺术,原则上是不能抄袭的,但或许可以触发。因此,我对任何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物,或有点新意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而且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慢慢地积累多了,脑海里就编织了一张一张的网。当一张又一张网在脑海里浮现时,再凭借想象力,灵感也就出来了。略举高三时候所做的几个例子:
(一)自信罐的妙用
二诊考试的严峻与竞争的残酷,如一记闷棒沉重地打击了学生升腾不久的自信与希望,眼看他们的意志又将有一段时间的消沉,情绪又将持续的低迷,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得想办法让他们重振旗鼓。
灵感来源于一篇文章西格的自信罐,我准备把它付诸实践,作为高考前我送给孩子们的最后一分礼物,我也希望这能成为他们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一生受用。
我购买了45个漂亮玻璃罐,上面贴上一个小标签,上面写上“某某某的自信罐,需要时用。”每个罐子里面装几十个小纸卷,每个纸卷上都将写上我和其他同学送给那位同学的一句话。这些话得充满灵性、亲切,并要与这个学生的性格、表现及其优点紧密相关。如我想到了这样一些话语,准备送给一位认真负责勇挑重担连续三年担任劳动委员并兢兢业业组织和监督同学们保持教室窗明几净的女孩子这样一些话语:
你真是我们的宝贝,我们爱你。
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知道吗,你的执着带给我们多大的快乐和美丽。
你做什么事都那么仔细,那么任劳任怨。
我很有把握你能考上川大。
……
另外我还会在每个罐里给同学们提两点建议:第一,当你按计划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个罐里;第二,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有点心恢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看看。
我相信,从我的这个自信罐中,他们能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正被身边的人爱着,被别人关心着,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其实是很棒的。成功的奥秘就是树立成功的信念,“你认为学生行,不行也行;你认为学生不行,行也不行。”自信源于自知,当我们的孩子有了成功的自信,那么成功的大门就已经在徐徐开启。我希望我送给他们的自信罐永远能摆在他们人生中最醒目的地方。
(二)考后巧鼓励
依照惯例,考后紧挨着那个班会应该总结考试情况。从一定意义讲,考后总结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增强信心,能否找出今后努力方向的大问题。考前,学生紧张;考后,学生更紧张。怎样做好总结,不能掉以轻心。根据教学经验和反复推敲,我采取了激励鼓励式,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1、公布本班各科平均分、前十名,特别表扬总分优异者和与上次考试相比学习进步幅度大的同学,并颁发象征努力与收获的荣誉证书。对名次落后,成绩退步的同学当场不公布,留待课后个别谈话时再有的放矢地帮助分析。并于每次针对一两个话题要求学生写自我小结。如考前我调整心态了吗,为什么我的运气不如别人呢等等。我想,这一点,在座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2、填空对抗赛。高三有一次诊断性考试后,我在考后总结会中采用了这一招:我站在讲台前,背后的黑板正中有一行字:万马齐奔( )者胜。它的左边有一个“男”字,它的右边有一个“女”字,我让男同学女同学竞赛文字填空,结果填上去的字多得出乎我的意料,如“智”“勇”“实”“强”“巧”“搏”“恒”“博”“勤”等,填得巧妙,填得踌躇。高三同学都很聪明,很快明白这绝非老师搞的一个文字游戏。大多同学上台时都胸有成竹,也有绞尽脑汁的。我在这一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采访一两个同学填写此字的心得,都能得到他们圆满的解释。最后我给同学们总结了:高三就是一个战场,各次重大考试,人人摩拳擦掌,都想一路领先,形成了万马齐喑之势。那么谁能取胜呢?正如同学们所说,勇敢无畏的“勇”者会胜,扎实踏实的“实”者会胜,自强不息的“强”者会胜,思路敏捷的“巧”者会胜,拼搏奋进的“搏者”会胜,坚持不懈的“恒者”会胜,勤奋好学的“勤者”会胜,足智多谋的“智者”会胜……总之,同学们归纳出的这些确实是我们取胜的条件,是我们该具备的学习品质。
3、榜样树立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总评中点评两个在某方面精神上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及时并正面倡导他们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树立两个榜样,形成全班正气。
总之,考试总结不能只盯着分数,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树立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应做到:考试总结后,成绩优异者干劲更足;成绩不尽如人意者能增强信心,精神抖擞,重整旗鼓勇向前,而不是变成霜打的茄子。
(三)黑板报的妙用
充分利用黑板报的功效,黑板报要美化,更需要内容的有效。
文科班:有取名为“冲刺的历程”的成绩一览表(不显示具体成绩,只显示前十名的名次和极具潜力进步奖,表现他们的发展轨迹),有取名为“瞬间的永恒”的高三生活的精彩照片展示,有取名为“我们的BBS”的学生自由论坛(学习宣言,心理压力的释放,反日情绪的宣泄,对家长会写信的看法的直接表露都给了我一个广阔的空间看到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有我们的班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我勤度华年”。高三的黑板报不是最美观的一次,但却成了三年中学生驻足时间最长利用率最高的地方。
(四)令人动容的家长会
家长会上,家长、学生和我坐在一起。他们静静地听着我念着信中的片断,激情、爱戴、感恩、成熟、进步、懂事、幸福及困惑,一篇篇的文字幻化成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家长们对孩子有了更深邃更心灵深处的关注和了解。
家长和孩子都哭了。“家长的眼睛都红了,有的在悄悄察拭眼泪,有的家长和孩子抱头抽泣”(一位家长来信),有的伏在桌子上深思,有的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有的也似有所悟,有的也颇感欣慰……这里没有一点作秀和煽情的味道,有的只是父母的拳拳之意,教师的殷殷之情和孩子对长辈的脉脉温情。
这是我高三其中一次家长会的真实场景。高中三年,我两次用到了信:高一寒假,全班同学人人与我通信一封;高三家长会,全班同学人人与家长通信一封。让“信”架起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一活动充满快乐、感动与温馨,值得我反复品味与咀嚼。
屈指算来,寄宿在我们学校求学的学生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其实很少很少,十二年寒窗苦读,有的很小就离开了家乡,到现在离高考只有80天了,我们和父母很好地交流和沟通的时机并不多。我很愿意利用这次家长会,给大家创造这样一个机会。平时我们难以启齿的话语,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机会表达呢?“你们对我的爱太深,但我确实想能够独立地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学生信)平时“不善言辞是我们家最大的缺点”(家长来信)的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说说话呢?“第一次提笔给你写信,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非常高兴和乐意”,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这样的机会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传递快乐与温馨呢。事实证明我的这次教育实践是成功的,家长的回信,有的洋洋洒洒对孩子充满了疼爱和鼓励,有的感慨万分回顾和反省自己的不足,有的提到孩子的懂事和一些家事竟然伤心难以自抑,有一封信竟是用电脑打印的,我正觉奇怪,家长在信末解释到“给你回信没有用手书而是用电脑,这也算是我们向你汇报我们学习电脑的成果,我们也要和年轻人一样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行动证明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确实妙不可言啊。另外,因为这是老师发动与倡导的一次活动,所以,双方的通信都是透明的,公开的,家长和孩子大多数在信中提到对于这种方式感到惊奇并充满感谢、表示支持。“高兴的是十八年来第一次收到你的来信,而且还在信中畅谈了自己的心声和困惑,因此,爸爸妈妈十分感谢你的来信,感谢你的信任。同时,也请带我们向学校和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家长来信)当我收集起他们的回复,慢慢品味的时候,我久久沉浸在得意之中。
(五)关键一步,我协助
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工作的结束,志愿的填报,是人生的一道坎。既要有勇,也要有谋。有勇无谋会让你名落孙山,有谋无勇会让你坐失良机。综观全局,宏观把握;局部调整,微观处理,这是总的思路。根据这次摸索,我觉得志愿填写,应该注意三点:一,尊重主体的意见,让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二,全力帮助学生,当好学生的参谋。这点我重点说说。我们说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绝不是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我们应该摄取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晓以利弊,晓以优劣,把各条路径可能出现的曲直和险夷列出来,让他们勇敢地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很艰难。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告诉学生自己了解的关于高等院校录取的一些情况,作为学生填报志愿时的参考。如果学生不明就里的情况,老师应该晓以实情,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郑重地和家长、学生谈清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地角度为学生着想,不可漠然地对待和我们朝夕相处几年的学生。在填写志愿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两个比较特别的家长,那么你的麻烦事可能还不少哦(一个家长势力,只往北京填,一个家长不满意,不管分高分低,只往名校填,两个都是成绩好的学生的家长,两个学生又都只听家长的意见的,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此问题另文表述)。三,志愿应稍微有点高度。风险和机遇并存,过于保守,胆怯,会错失良机,这次文理科均有高分低就现象,去年北大的招生不够,同济等名校的零头档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这个原则只宜在总动员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不宜具体到某个个人,具体决定还要家长和学生自己做主,不可盲目地打包票。
最后,我引用我的一个学生给她家长写的信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你们也曾怀疑过,到这所学校来读书是不是值得,怕花了钱最后也只是和我们当地学校的人一样的结果。是的,其实,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三年读下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我慢慢体会到一种在我们那边不可能有的新理念。不仅仅是这儿的同学非常好,而是我在这里遇到的老师都很有师德,很钻研,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朱老师。虽然我们也曾发生过误会,虽然我们也曾争执过,也曾让你们深深担心过,但是我最终发现她作为一名教师的与众不同和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敬业和创新,虽然这个发现也是曲折的,但她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做人,学习和她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的朱老师能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真的希望有一天,她能成为集大成的教育家,而那个时候的我,也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好人,对着你们,对着所有认识的人,说这是我最重要的老师。”信里透出了我教育的尝试、失败及成功、收获,还有孩子真实的良好的祝愿,我想我会好好努力的。
附:作者朱海燕系成都七中外派到东区任教的老师,在东区三年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05年语文平均成绩以118.4分获得全市第一,陈博以138的高分获语文单科状元),此论文为这期间的点滴感悟。
参考文献:
班主任新思维 (陈震主编)
高中班主任 (班华主编)
春去秋来老师的一年 (李威熊导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