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发布时间:2019-05-14 17:38:11
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摘要:本文以何香凝美术馆为例通过自己两次不同时间段参观美术馆的感受深入详细分析美术馆的场地布局、建筑造型、空间组织方式等,具体讨论了建筑师用现代的材料、设计手法、结构体系表达出何香凝美术馆在空间上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神韵。
关键词  何香凝美术馆   空间组织   庭院
何香凝美术馆简介:

图一
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何香凝美术馆(见图一)是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它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它是1997年建成开馆设计师是龚书楷先生,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美术馆以收藏、陈列、研究何香凝书画作品为主,并兼顾国内外艺术展览。美术馆坐落在华侨城(见图二),与深圳三大文化景区“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族文化村”相邻。周围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宁静,北面毗邻深南大道。

图二
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初次参观感受:初次参观何香凝美术馆是在2013年5月初,当时乘坐公交车到华侨城,站在深南大道上,何香凝美术馆衬托在一片绿色的树木中,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建筑显得清爽、干净(建筑外部立面主要是白色石材)。由于建筑首层标高低于深南大道路面标高3米 ,由深南大道望去建筑整体显得低矮、平实(实际上中国传统民居都是尺度很小的),自然给人的感觉就是低调 ,由此建筑给我定下的第一个基调就是亲切、平易近人。但是入口的处理方式又是极其高调的,通过架在下沉空间之上的天桥将人流直接引入二层入口大厅,这么大胆而又直接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两个好处,首先强调了建筑的主入口,其次通过狭长的天桥把建筑的主体与喧闹的深南大道分离开来,由此避免了美术馆建筑对安静环境的需求与深南大道本身嘈杂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筑外部的下层庭院成为了一个过渡空间,由于从建筑主入口下到下层庭院是极其不方便的,庭院入口都设在建筑的东西两侧,再加上建筑的主要功能室集中在二层及以上,所以庭院是很少有人去,在我看来庭院实际上仅仅是作为一个景观空间和过渡空间,这一点我觉得现实的情况应该与设计师的初衷相背离。通过天桥首先进入的是入口大厅,入口大厅看起来并不大,没有通高空间,净高只有3米左右 ,只有在前方有一个5米见方的下层中庭,外部光线透过中庭之上的采光井倾斜下来把大厅反射的特别明亮,因此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亦明亦亮,在空间感受上亦内亦外,内外渗透的感觉。此种感觉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徽州民居亦有感受到,只不过徽州民居是通过天井来表达这样一种空间感受。当然在心理上入口大厅给人的感受跟徽州民居是一致的 ,即通过适度的尺度创造出一种亲切、朴实的感觉(朴实是因为内部墙壁是用白色的抹灰、门窗颜色使用木色的缘故)。中庭的光倾斜而下,在内部空间里建筑产生了一种悬浮感,通过对光的追求,试图让建筑与自然对话,其实际上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一致的。通过下图(见图三)我们可以看到何香凝美术馆的空间平面布局跟中国传统的徽州民居大同小异,这样一种通过大厅、中庭、通高大厅、展厅的递进式的空间序列组织方式,在心理上和空间形式上与徽州民居是极其相似的,作为一个国家级美术馆,让每一个进来参观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如同在自己家里观展一样,这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在南北方向上的主轴线上有两个庭院,与主轴线垂直的东西轴线上有一个庭院(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庭院),通过东西轴线弱化主轴线对整个展厅的统领作用,这一点是与中国传统徽州民居空间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民居往往只有一个庭院,过于单调,而何香凝美术馆这样的做法会使空间更加有趣,还有利于展厅的布置。建筑平面在主次轴线上环绕布置各个展厅,而通过各个庭院、中庭、过道来丰富展厅的边界。

图四
龚书楷先生对于开窗的方式和位置也是极其考究的,大部分采光窗都开在展厅与展厅的过道上,处理方式往往是用两片白墙夹一面竖窗,颇具艺术效果。还有一部分窗是开在展厅的边厅,其形式往往是利用天窗把光引进室内(见图四)。而在展厅墙面是没有开任何窗的,这样就可以形成足够多的墙面供挂展品,节约空间面积。因此整个空间主要以自然光照明为主,只有局部辅助以点状白色射灯。光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一种冷色的色调,那么整个空间都会显得很明快、雅静,因为地面和踢脚是使用属于暖色的木地板,所以也不至于由于太冷而疏远,反而空间会现得更加亲近(见图五)。其实它内部的白色基调也是对其外部色调的延续。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图五
图四
内部白色墙面去除一切多余装饰,室内的门扇为原色木质,显得素雅宁静,既符合美术馆的展示功能,又充分体现空间的纯粹性,把建筑艺术的主要表现要素尽可能还原到空间本身。所有这些连接人与自然地“庭院”、四面房间围合的空间感、“庭院”之间“进的空间层次感”、组织建筑空间的轴线,再加上传统造型的门扇及其简洁的室内细部装修,无不传神的体现出传统四合院的空间特征和传统建筑的韵味。显而易见,建筑师并非生搬硬套传统的建筑符号,或
图五
者是缺乏创意的一味复古,而是以及其现代的创作表现手法去扑捉传统四合院的空间神韵,这一点正是大量中国建筑师多年来倾心探寻和追求的创作目标,多少建筑师自愿或被迫地或雕梁画栋,或使用琉璃按檐,或套用其他传统建筑符号,甚至完整抄袭模仿,却少有优秀成功作品出现。而在这个建筑中,这种成功的表现竟然显得如此恬淡、漫不经心。高中美术论文:浅议何香凝美术馆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图六
第二次参观何香凝美术馆是时隔一年之后,这一次是因为老师需要我们评析一个建筑,我选择了何香凝美术馆,虽然有了第一次的初步认识,但是第二次去看的时候,我依然对美术馆的每一个空间都很好奇,想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它的每一个空间,确实这一次我又发现了不一样的感受,美术馆在内部空间的视线交流和框景上做的很有趣味性 ,框景之一,就是美术馆前方一片大的上部挖空的弧形,在深南大道上看去,可以透过挖空的部分看到其后的一片竹林,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内部空间在常年展区的两个展厅之间设的一个小过道,过道里只开了一个窄窗,构成了一个小的缓冲,同时又并不完全打断参观的节奏,还具有观景的作用。视线控制在建筑的室内空间尤其明显,在通高中庭部分,作为一个交流空间,建筑师把这里作为整个建筑的高潮 ,在通高中庭的南北两侧上面穿插了步行走道,在东西的楼梯片墙上向通高中庭开洞,人无论是站在走道上看中庭还是透过洞口看中庭彼此都会觉得对方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由此吸引而会引起视线交流(见图六)。除此之外在楼梯处也有视线交流的现象。桥面也是一个视觉控制的位置,在其上一方面可以注视入口,一方面可以居高地洞察整个室外空间的处理--水体,绿地等等。此次参观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开窗过多,会使光线和气温不稳定,影响展品的修复保养,美术馆公共尺度比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的展品展出,主要外部公共空间设在一楼室外,而主要人流是在二楼。何香凝美术馆,作为以空间艺术创作为主旨的建筑设计,既非各种怪异造型的离奇堆砌,也并非简单的装饰拼贴,更不是对复古建筑的复制、模仿。沉溺于对现成形式的复制绝不可能创造出具有新生命力的现代建筑,龚书楷先生在何香凝美术馆的设计中,非常重视建筑的自身功能和用途,以优美的空间构成、钢筋混泥土、钢和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方式,
充分挖掘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空间品质,探索对传统空间的现代表现自然地诠释了传统四合院的神韵。
何香凝美术馆虽然小,但体现了大智慧,小的建筑空间能与人亲密接触,真正与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更能表达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对建筑师在尺度上的把握会更精细。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著.公共艺术时代[M].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2] 谢浩著.何香凝美术馆建筑游记[J]. 北京大学建筑出版社, 2012
[3] 刘伟著. 美术馆公共性空间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2013
[4] 李薇著.共空间的视觉形象系统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
[5] 陈瞰.  中国画境下的美术馆场所营造[D]. 清华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