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美术论文: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详解 发布时间:2019-05-16 09:22:41
高中美术论文: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详解
1.辞海中对“美”定义的第六个含义是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
2.现代汉语词典中艺术被定义为①技能、技术;②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3.艺术的定义:①艺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感性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③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门类。④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将不断发生演变。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门类。
5.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6.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在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
7.2003年4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正式出版。
8.课程包括四个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9.美术课程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计划。
10. (选择题)美术教育课程包括四个要素,第一,设定具体的美术目标;第二,为达成美术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美术教学的内容;第三,根据内容,编制美术教学计划并实施;第四,对美术教学活动做出评价。
11.伊拉斯谟认为学生的本性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当“沿着自然所指引的道路”去从事教学和实践。
12.奠定现在教学方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
13.赫尔巴特派制定了五个阶段的教学方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
14. (选择题)进步主义教育家所提倡的活动式教学往往强调:①学生的需要和兴趣;②通过有目的的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实用的知识;③选择恰当的机会表达思想;④参加集体活动。
15.1959年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家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的过程中提出“探究学习”与“科学教育”的观点。
16.后现代主义课程的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取代了课程论奠基者泰勒的目标、经验、方法、评价的课程标准。
17.社会性取向的美术课程与教学强调符合社会的需求,学习活动就群体需求与兴趣展开。
18.萨利是最早提出“儿童艺术家”这一称谓的学者。
19.1905年,莱文斯坦发表了题为学龄前的儿童图画的著作。
20.1905年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发表了绘画才能的发展一书,他是采用科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儿童画研究的首创者。
21.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思想开始变化推动人物主要是齐泽克、里德、罗恩菲德。这种以创造主义教学为核心的、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被称作是美术教育的工具论。
22.1904年齐泽克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开设了儿童美术教室。
23.齐泽克进行的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在于:突破临摹的局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的传授,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造型表现的方法。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斯纳和古力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作是“美术教育的本质论”。
25.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吉蒂艺术中心将DBAE改名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26.(选择题)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①重视文化贡献的倾向;②重视美的教育的倾向;③重视视觉传达与设计教育的倾向;重视自由表现的美术教育倾向;⑤强调美术教育与政治教育关系的倾向。
27.麦克菲提出了“多元性是艺术教育的核心”的观点。
28.1902年清政府颁发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 此章程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现代学校系统;1904年清政府颁发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经国家法令颁布,正式在全国实施的第一个完整的近现代学校系统。
29.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率先推行。2007年9月,在全国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全部实施。
3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31.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美术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美术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一种“体验课程”。
32.(选择题)美术教案的目的:①整合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②增进教师对美术教学目标与程序的思考;③记录教师对美术教学观念的理解,创设美术教学活动;④了解课堂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
33.美术教材包括: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和电子教材。
34.美术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可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35.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标准的表述分为四部分:系列名称解释;系列总目标;学习内容;成就标准。
36.教育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测量和评价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37.美术教育的评价从评价标准体系的角度出发,一般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内评价。
38.以档案袋评价的不同功能为依据,可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五种。
39.(选择题)建立学习档案袋的步骤分为:①明确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的目的;②选择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内容;③分类和编号;④收集辅助资料;⑤结合档案袋的评价。
40.(选择题)日本小学图画工作科的评价观点从四个方面设定,即①对美术的关心·意愿·态度;②发想或构想的能力;③创造的技能;④鉴赏能力。
41.加德纳强调个人化评价、多元化评价。
42.课程扩展分为两个相关的类型,即“扩展计划”和“个别深造”计划。
43.美术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教师资源四
44.(选择题)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包括:①公共文化设施;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③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
45.美术教育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美术教育的客观事实,与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46.美术教育研究有两个功能:第一,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理论;第二,解决美术教育的问题。
47.美术教育的原则:①从美术教育的特点出发;②从国情出发;③注重相关学科的交融与渗透;④发挥创造性。
48.InSEA是国际美术教育学会的简称,这是世界最大的美术教育研究团体。
49.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50.(选择题)学校美术教学的四种研究水平:①直觉观察水平;②探索原因水平;③迁移推广水平;④理论研究水平。
51.内部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外部结构形式为:前言→文本→结论;
各种表述类型所共有的要素:题目、大小标题、段落、层次等。
52.美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的各种视觉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以及未来的视觉传达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构建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和解读。
-
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含义与联系
美育即“美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分为: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也可以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戏剧教育、舞蹈教育,这四大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含义的不同理解。美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
54.美术教育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从侧重学科还是学生或社会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分为:美感教育与情操教育、创造教育与个性教育、生活艺术和社会传达教育。从目标取向以及教学层面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非艺匠养成的古代美育;第二,技术导向的艺匠养成教育;第三,使用导向的造型美术教育;第四,近代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
55.罗恩菲德的发展阶段说的六个阶段及其著作
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6个阶段
自我表现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2岁——4岁)
再现的最初尝试(样式化之前的阶段:4岁——7岁)
形态概念的成立(样式化阶段:7岁——9岁)
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初期写实的阶段:9岁——11岁)
拟似写实的阶段(推理的阶段:11岁——13岁)
决定的时期(思春期的危机:13岁——17岁)
这一学说发表于1947年,罗恩菲特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之中。
56.罗恩菲德在他撰写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了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的特点。他认为,儿童的创造是他们的情绪、智能、生理、知觉、社会、审美与创造,这七个方面发展特征的反映。里德和罗恩菲特所提倡的创造主义理念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
57.格里尔的美术教育观
他强调从美术的本质去探求美术教学的价值,将美术视为通才教学的科目。格里尔提出了以四个领域: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创作为基础内容的美术教育,即简称为DBAE的“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特征:涵括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创作四个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
课程设计书面化而教学实施系统化。
DBAE的四个内容领域
DBAE的四个指导领域(详见p67-p68表格)
四个内容领域:
美学包括美学经验、美术品本质、艺术品形成特质、艺术品优劣;
美术批评包括美术作品呈现的主题形象与事件,内涵的显著性及重要性;美术史包括美术品的归属;美术创作包括美术创作的独创性、知识、技能、程序等。
四个指导领域:(理解)
美学包括美术品特质,对美术品反应作分析并将分析做演绎,以判断美术品之优劣;美术批评包括学生能叙述作品所呈现之主题,形、色、调子与纹理,分析作品结构,解释作品的意义,判断作品的显著性或重要性;美术史包括认识美术史上的主要作品,分析各种风格,了解美术品的文化与历史背景;美术创作包括发现创作的观念,了解创作的语言或意向,善用材料,以展示作品。
58.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
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将进一步得以扩展。
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深度将进一步得以挖掘。
③范例课程将得以推广。
④理论研究的力度将得以加强。
⑤国际交流的渠道将不断增加。
第三部分:论述题
59.改变美术学习方式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就其中一种谈谈自己的理解(改 变学习)
所谓改变美术学习的方式,是指从单一的、被动接受的美术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美术学习方式。
主要分为:问题解决学习、范例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范例学习”是指精选教学内容,从一系列的教材种选出基本的、本质的具体的事例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方法。它源于德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展示作为范例的“各的阶段”
第二:理解事物的类型的“类的阶段”
第三:解明“个”与“类”相互关联的法则的“法则的阶段”
第四:解明范例与自己、世界、生活相关联的“自己理解”的阶段。
范例学习的基本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到欣赏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到创作教学中,选择一种基本的技法为范例,在学习了这一技法的基础上,在展示多种技法。接着解明这一基本技法与多种技法相关联的创作原则,最后发现与确定适应自己的表现方法。
62.论文的结构(案例),学术论文的格式分析
学术论文是经过专门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后,表达和总结美术教育研究进展或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的总体特点在于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学术论文在格式上应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一般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六个部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