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造严谨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9-03-27 10:52:15
创造严谨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纪律
南宁十四中王沁
【摘要】:学生对信息技术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这个兴趣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假象,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就在于他们要游戏、聊天、看动漫、听音乐等等。而这些实际的需求又与我们的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目标性产生矛盾,这也就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大难关。比如,课堂纪律是任何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我想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肯定都有过或现在还有这样的困惑,这是学生给我们上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大众来说,信息技术的课堂价值就在于为了适应21世纪的网络信息生活。这个课程价值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大部分人都喜欢计算机,大多数人用它来娱乐。如何让学生证确认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如何让学生端正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兴趣,如何让课堂活动更生动、让学生由衷的喜欢……等等,就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深刻探讨。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课堂纪律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课堂纪律 课堂效率 策略
【前言】: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下一番苦功夫。
【正文】:新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学科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信息文化论”。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大众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文化品性,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向“信息文化论”的转向,它是学生学习以及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同时又兼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 又体现科学精神, 强化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众多的教师都在转换着他们的观点,使信息技术课更具时代性与创新性。可这又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新矛盾。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环,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首先要解开课堂纪律这个"结"。
我曾经对所教班级做过一个调查: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门学科?无论男女生,大部分答案都是信息技术。这对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时却很难做出很好的成绩来,究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问题一经提出,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上信息技术课时,纪律不如其他学科的好,总会有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动来动去的,有些可能真的在讨论问题,而有些则可能乘机说些无关的话,做一些无关的事,甚至有些学生在偷偷摸摸的玩游戏、上网聊天,有同学从家里带来了mp3、电子词典等外部设备进行“私人活动”。所有的这些不良习惯,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更会打断教师的上课思路,影响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影响了教师授课状态与学生主体的活动,从而也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产生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管中考和高考都没有信息技术的份。因此,有些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应付上面领导的检查,因此上课的老师也不太认真备课,有些学生上课时连课本都没有带就走进了教室,上课时总是玩玩而已。在这种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过了一节课。此外这门学科也不像其他学科每节课后都有作业,上交作业、阶段性的测试学生的情况,也起不到在无形中鞭策学生往前赶的作用,难怪学生觉得我们这门课不是很重要了。
2、受学生家长观念的影响
正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生的启蒙老师,只看重学生需要参加中高考课的成绩,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主课就行了,等到上大学再学信息技术也来得及,殊不知,信息技术在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学校所获取的知识充其量只是他一生中所获取的知识总量的五分之一,所以光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播的一点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学好信息技术基础正是获取更多知识的工具和途径。
3、受其他学科老师的影响
在与其他学科老师聊天时,时不时的会冒出一句,“你们教信息技术课的真好,不用中考高考,一点压力都没有,真是羡慕”不用中考、高考,这是事实,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好吗?可是信息技术老师却有自己的烦恼。首先,不用中高考,人们对我们的课不够重视,从学生到老师再到领导,都认为信息技术时一门“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课,处在尴尬的境地。其次,不够重视带来的软硬件发展不协调。有时一节课跑来跑去,修电脑、调软件,老师烦恼,学生抱怨,最后导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再次,信息技术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可谓是前无车后无辙,打开网页、报纸、杂志,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单单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指点,则少之又少。
4、受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乡下教师,有一部分是“半路出家”,好像以前是教数学、物理、化学……的老师都可以教信息技术,似乎只要懂得打字,懂得一些office操作就可以了,可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知识的更新也日新月异,假如不重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把信息技术教好。
而又有些信息技术老师,虽是出自专业,可是学校又给他安排了其他副课,甚至安排了主课,在无形中逼迫这些老师分散注意力,甚至利用更多的注意力去教其他课。此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由于形势所迫,对于自己的信息技术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学校里,由于现代教学设备的普及,似乎有关电的都与信息技术有关。在网上,同行中流传着信息技术老师是“打杂”的雅号。只要办公室里的电脑一出问题,首先想到就是打个电话叫信息技术老师过来,很多的时候只是老师在编辑文档的时候出现一点点小小的问题,也喜欢“帮帮忙”、“劳驾一下”……还有很多,哪怕是打印机出了点问题,都认为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情。结果使得信息技术老师一天到晚在学校里跑来跑去,哪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
5、学生眼中的信息技术
谈到信息技术的课堂纪律,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学生眼中,信息技术是怎么样一门课,怎么样看待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的?
为此,我做过调查,学生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很喜欢信息技术课,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东西,丰富他们的视野,重新认识世界,这一类占少数。
第二类:对信息技术没有特别的感觉,无所谓的态度。老师叫我学,我就学,没有特别的兴趣和厌恶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成绩而上课的。
第三类:比较讨厌信息技术课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学习内容重复单一,小学学过的初中再学,甚至有可能到了高中还要学,如此的重复却没有进一步的深入下去。二是教学内容仅局限于教材,考什么学什么,很少有老师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且有一部分老师甚至拿书本当权威,唯书是从。三是教材编写也存在不严谨、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比如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9页,讲到写字板的保存是单击“文件”菜单,然后选择“另存为”选项,这种方法可以保存文件,但是没有把“文档的第一次保存”和“改名后的保存”区别开来,这里更为合理的办法应该是选择“保存”选项而不是“另存为”。这部分学生占了大多数,教的内容是学生已经会的内容,想学的内容老师又不教,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上课时不认真听,无事可做就有故意捣乱的事情发生。
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原因可能不仅仅就是以上几点,但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可以很清醒的看到,如果你上课时拉下脸,不苟言笑,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来上课,课堂纪律或许真会好很多,可是和学生的关系肯定很僵,上课的气氛死气沉沉的,学生又会有什么兴趣来学你的课呢?
那么,我就针对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几个常见现象谈一些维护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方法和技巧,提出一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对策。
一、从自身出发,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修养和经验积累,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学科魅力来源于教师的魅力。课堂中有一位富有朝气与智慧的教师将能有效的提升该学科的魅力。而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所具有的不是英俊或美丽的外表以及时髦的服饰,关键是看他是否具有与学生交往的亲和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不断创新的精神。
信息技术学科“技术”地位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中操作技能的训练比重较大。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信息技术更趋于“平民化”。学生手中的mp3、mp4以及各种电子词典,还家中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碰到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也会有。因此,这时就是教师大展身手展现魅力的重要时机,在课堂中多联系实际谈一些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在课堂外多关注学生电子产品的现状尤其能做好学生这些电子产品的维护和升级工作,这样你将会赢得许多“粉丝”,同时他们也会在课堂上帮你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其实也隐含着深厚的信息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入一些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体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魅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课程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课堂教学的体身出发,在容易被忽视的语言、教学能力、自身魅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语言:生动+激情+幽默
语言是任何一个课堂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交流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生动的语言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而激情促使学生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幽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并且能够很好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多为纪律问题)。
2)、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材施教,因境而教。
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的体现。比如计算机课堂上还经常遇到机房网络出现故障或某台机器出现故障,这些需要教师对机房要有了解,能及时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安排好学生的机器使用。如果涉及到编外的内容,也可以简单给学生引导和提示,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去处理机器故障,如何应对机器使用过程中的变数。这不仅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还给吃不饱的学生指出了一个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信息技术教师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自身的修养和经验积累资本上的,当然也要保持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健康心态。
二、组织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助。
现在的教学班一般都有四、五十名学生,而小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较弱,对于电脑出现的一些变化感到新奇而无所适从。课堂上,教师再怎么精心组织,都往往顾此失彼,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1)、形成"学习合作小组"。
我们对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归类,从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结构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则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再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我们对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
2)、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同时注意"代做"的现象,应加强监督与教育。接着,在每个小组内推选出一名学习基础好、组织能力强、说话流利的同学担任组长。在学习时,请组长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再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效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一般都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一节课后,评一评哪组为“最守纪律小组”、“发言最积极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口头表扬为主)通过评比,可以让学生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设课堂前奏
课堂前奏尤如电影播放前的序幕或是预告片,预告片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影的票房。而我们课堂前奏的设置好坏也会影响后续课堂教学的效果。
每当上到信息技术课,教师都会提前几分钟打开机房,等待学生的到来。这时的教师也不是无事可做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是学生中间最近比较流行的歌曲,欢迎学生们的到来,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如讲“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时,本人在教学准备时从网络搜集了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简介及历史,通过多媒体技术循环的播放,使得学生能的上课之余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做好辅垫。使学生时时刻刻的在感受信息与信息技术,也对信息技术更加感兴趣。在讲多媒体信息加工时,播放本课所要加工的音乐或者图片等,预先告知学生本课的学习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断的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无究魅力。
课堂前奏的设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短短几分钟的音乐或者是视频短片;也可以是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通过互联网展示的国内外新闻等。但必须交递进行,让学生永远感受“新”的东西。喜欢这门学科,也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因为你会经常带给他们最新鲜的东西。你的思想理念与他们保持一致,你能帮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这样,前面所讲的学生的课堂现象将有所改观。
四、设置任务,优化网络利用效率。
教师通过不断地设置学习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确保互联网能充分地应用于学习中,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1)、利用好bbs 论坛。在校园网论坛中可以利用学校的论坛设一个专题讨论,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不理解的问题都贴出来,让大家来交流。
2)、利用好电子邮箱。学生在互联网上申请自己的邮箱,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发送电子邮件来求助。
3)、利用好即时聊天工具。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聊天室,学生不用花任何费用,就可以实现交流,同时可以对交流过程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监控。
4)、利用blog交流。教育行为归根到底是师生的交往,教学交往是指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将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延伸到了网志中,和学生一起在网络的空间中探讨着生命、生物和人性等问题,将课堂教学内容在科学和人文两个领域里进行拓展,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为了应用而学习。
五、 从兴趣入手,从应用入手。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六、设计自主层次式探究模式,实现高效教学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实现以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自主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自主探究的活动程序,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层次式探究,并实现其最大效益呢?通过分层提升练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让每一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充分体现了面向全部教学的魅力。
七、精讲多练,注重实际应用
谈到教学效率,许多老师都会讲的一句话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可这短短的40分钟对于知识传授比重较大的学科同时是考试科目的学科来说实现起来比较容易。课堂上老师可以多讲,有关思考的内容或者是练习的内容可以作为家庭作业或者课后作业来进行。可是作为非考试科目来讲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课后作业不能留,就是留了也很少有同学能完成。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已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它的考试比重加大,可课时不能加大。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想着我要讲全、讲透,不能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可这样却大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面对计算机的显示屏看老师的操作演示、听老师的讲解。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讲的现象。因此,无论知识点的多少,是否考试科目,作为技术类课程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所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我们就必须讲究“精讲多练,注重实际应用”。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讲述信息技术中的基本知识与操作的一般方法,但能只占用一堂课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应该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践验证操作。于是每一堂课中教师的“讲”必须精心准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实践操作练习要有所“预谋”。从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出发联系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表格的信息加工”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都有Word表格操作技能与知识,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不必再重复初中教师的工作,可以把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实例拿出来让学生运用并在其中增加Word表格操作的新知识。本人就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校运会中班级总分统计表,并能作简单的统计工作及高级样式编辑等。这样学生所设计的表格即有实用价值可以在校运会中使用又提高了表格信息加工的高级操作技能。
八、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为师生的一种交互过程。教师通过言语、文字、肢体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传输知识与技能。而学生也通过语言、作品的呈现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师生之间交流方式合理、正确也能很好的维护课堂纪律。
前文所提到的小组合作即为互动的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
网络交流可以减少师生交流时的隔阂。对于某一专题的讨论,教师可以采用局域网的论坛进行。同学们各抒已见,不会出现有同学因为不善于语言表达而让他失去了课堂交流机会的现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发言,也都能读到所有同学的讨论。这样即减少了学生私下交流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个作品展示会,课堂上教师即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也是知识技能实践的参与者。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为他们出谋划策,同时也可以将自己预先作好的的作品拿出来与学生一起评价、分享。这即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课堂上学生自顾自的现象也会大减少。
九、创设严肃自由、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要做到“严肃而自由”,严肃是一种规范,自由能使学生思维解放。在保持较好的课堂纪律的同时,要让“差生”敢于提问,让“优生”敢于质疑。这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作品展示法,学科整合法。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营造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如此,教学就能够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凝固走向丰富多彩,离开混乱走向秩序。
十、其他一些方法和策略。
1、健全制度
开学初,向学生提出机房与普通教室的差别与注意点,然后要求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采取什么规范或措施。比如规定上课前和上课后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上机登记本如何填写,机器出了故障怎么处理,如何检举同学的不良行为,每一种规定都有一些具体的奖罚措施。最后确定之后,把它挂在上课用的教学网站上,让每个同学都熟知牢记每一条规则。
2、培养习惯
信息技术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比如上机操作的规范,如开机关机、坐姿等;上下课时进出机房的规范,如必须有秩序的队列进出教室,进入教室后不可跑跳;课后整理的规范,如认真填写上机登记本,如实反映用机情况,放好凳子,整理好自己的所带物品有秩序离开等。以上的规范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可能刚开始学生达不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多重复提醒几次,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生会慢慢忘记,那么必须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纠正,否则前面的努力和良好的习惯将会付之东流。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年龄特点,同伴的效应特别大,同学之间开始相互模仿,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信仰和如何行事,常常会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所以作为老师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免泛化。
3、以心换心
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是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个班都有几个上课爱捣乱的学生,那么上课或下课的时候他们是你的重点关注对象,多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这些学生都能对你能心服口服、安分守己的话,那么你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了。
4、精选教学内容
针对由教学内容引起的问题,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等相关情况。比如在开学初,尤其是刚进来的新生,可以通过制作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期望等,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其次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完全可以想出许多的“好”点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采用游戏、故事、歌曲、电影片断、多媒体课件、网络笑话等多种形式导入;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过一把教师瘾;给学生一个课题,进行小组间赛一赛,将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吸引过来;课堂上偶尔幽他一默让他们开开心提提神;假装自己有难题不能解决,请学生帮帮忙;设置分层教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想象,课堂上的那群“朋友”不再以玩游戏为目的,在教学中,孩子将被我们的智慧所感染!他们的学习是轻松而愉快的,也必然能营造出师生双向互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精心的教学组织,很多在网络新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必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课堂纪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理想教学环境。作为技术类课程由于技术操作的加入使得该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明显。本人就日常的工作经验谈谈体会与得失,希望得到更多同仁的共鸣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鲁正火: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创新中的作。
[2] 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3] 顾明远: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
[4]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5] 王吉庆:关于任务驱动之我见。
[6] 肖川:开放的课堂。
[7]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
[8] 胡定荣: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