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正确整合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11 14:21:48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正确整合之思考
摘要:当前种种情况都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整合理念支撑整合的实践的话,整合就会存在诸多不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正确整合就是我们应当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对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正确整合的效果加以总结,希望能指导整合的实践。
关键词:语文学科 信息技术 正确整合
信息技术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素质已经成为科学素质的基础,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与此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信息教学以它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等特点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青睐。但是笔者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教学手段都具有两面性,各有优胜的一面,也有局限的一面,我们不能以新的旧的作为取舍的标准,把它们对立起来。那么,如何做到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正确整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课堂教学,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误区
(一)没有很好地把握高中教材
驾驭教材的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把握好教材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要上好一堂整合课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很好地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制定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精当地选用教育资源,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使教学结构严谨、流畅,重视学法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训练的品质和质量,充分体现课程整合的优势。整合课中之所以出现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学内容多而杂等毛病,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出自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不是整合课不好,而是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差。
(二)没有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在实施新课程中,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言而喻,信息技术是工具,信息技术是为课程及学科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的。决不能本末倒置,叫学生和课程为技术服务。整合中之所以会出现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课程教学目标缺失,课程教育任务落空等毛病,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三)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
众所周知,新课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整合中之所以出现老师作秀哗众取宠、学生为老师演课服务、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老师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存在不足
(一)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固定的。而多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了。很多课件为了表现内容的需要,把文章当中的语言描绘配图呈现给大家,做得很细,却使得原本很优美的句子变得毫无生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语文教育具有其鲜明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单纯进行“汉语”教学。而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一味提供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背景材料,或对课文词语、段落结构与逻辑关系等做出形象的解释,力求使学生读懂文章。此时,多媒体成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另一个工具。
(三)在教学中,许多老教师都有一个体会,就是老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将重要知识点展现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而如果用电子课件一晃而过,学生往往掌握不扎实。
(四)为使多媒体课件达到光影和谐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一定的灰暗、柔和的环境,这往往就要在通光处拉上暗色帘布等。而课件一放,教师就得忙着点鼠标,仔细搜寻,全然是物我两忘。结果,教师难以像传统教法一样言传身教不说,其教学效果一定不佳。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正确的整合理念支撑整合的实践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根据我们对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学习,以及对整合的方法论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整合决不是将信息技术取代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最高境界是融合。
而上文中所述的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误区,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存在不足,就是在整合中滥用技术,为技术而技术等问题造成的,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正确的整合理念指引。
四、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正确整合的效果
(一)正确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ppt、photoshop、flash和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带有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课件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客观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如笔者在教学说“木叶”时,首先展现一组富有动感的画面:春夏之交,树木枝繁叶茂;袅袅秋风起,树叶片片飘落,随着地面上落叶地愈积愈厚,那绵密饱满的树的形象,变成了疏朗瘦削的木的形象。借助逼真的flash动画效果,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秋风叶落的环境中。当教师提问:“树(叶)与木(叶)有怎样的不同”时,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树叶繁密茂盛,木叶萎落枯黄。”“树是包含叶的形象的,而木是排斥叶的因素的……”借图生情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唤起了有意注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正确整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时,可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它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使一切都变得容易被学生接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执教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剪辑的录象,录象中呈现的是一座座分别体现中西建筑特征的庙宇楼台。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直观的空间形象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再对照课文,边读边议,边想边画(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尔后投影于屏幕上,学生概括特征,教师随即点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最后请学生指着屏幕对比说出中国建筑的突出特征。可见,借助媒体展示教学过程,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正确整合可以突破传统的备课方式而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备课方式,大都是教师各自为政,在办公室或在家中独立完成,集体备课的时间很少。由于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理解不同,所经不同的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不同。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条件得到改善,许多高中已经配备了教师备课用的计算机机房,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群策群力,编写教案,构建课件框架,列出课件所需的各种素材,由精通课件制作技能的教师负责课件的制作,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制作出来后,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可以使用同一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且,我们还在备课时利用信息技术编写出每一课的导学案。课上借助导学案将有关知识要点、有关资料能及时展现。在练习巩固阶段导学案更可发挥巨大作用,传统教学进行课堂练习,要么教师印发讲义,费时费钱,要么教师板书题目,语文学科练习题题目较长,思考和解决则能在短时间里完成,讲课效率极低,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练习的数量和范围大大扩展,参考答案的展示也变得十分方便。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正确整合突破传统的备课方式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正确整合,可以极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味到“语文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动脑子,充分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达到最高境界——融合。
[参考文献]:
[1] 文+凤, 第一讲(下)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如何走进通用技术课程, 2007(来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
[2]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3]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广西教育,2003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 中小学电教
[6]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