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功能    发布时间:2019-04-11 14:27:37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功能
于都二中    孙继锋
[关键字]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技术、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来体现其重要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功能。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提供许多语言素材, 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声情融会, 视听并用, 这种全信息表达为外语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选用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课件库中下载,利用超链接功能把声音、图像、剪贴画等链接到演示文稿中, 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 使学习者灵活方便地操作控制学习, 由于课件演示手段集视、听、说为一体, 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 同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课文、词汇、语法, 做练习, 对答案, 其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 教学环境单一、封闭, 局限于粉笔、黑板、教材,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种“添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被动的理解、消化、吸收。培养的学生既缺乏独立性、自主性, 其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都受到限制。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对当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信息技术, 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它具有超速度、网络化、信息流、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具体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假如没有注重,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重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重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喜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达到学生发展的目标。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 又具有视听设备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 具有非凡的表现力, 丰富的内容, 多样的形式, 生动的图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熟悉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熟悉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心理学探究指出,认知活动是和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重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熟悉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外,网络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 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日常教学可以扩大教学信息容量,使信息的表现形式交互化、多样化。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空间, 也弥补了学习资料单一、缺乏语言环境、缺少交流对象等传统教学的缺陷。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走向“开放”。通过网络从素材资源库中索引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各种“情景”, 提供给学生, 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运用网络教室的功能, 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习和操练后, 随时从资源库中调出检测题进行自我检测, 利用相关软件控制, 给予检测通过的学生访问资源库中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等素材的权限。通过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网络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 使学生成为主动寻求知识的主体, 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较大的提升。
   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沟通平台, 从而实现师生课后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 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在课堂上通常是作业、试卷的交流多而语言的交流少, 仅有的课间和个别辅导等交流形式存在面窄、参与学生少的缺点。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虚拟语言环境作为现实语言环境的补充, 可以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开放式师生交流, 将有利于所有学生听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外教学之余, 鼓励学生用电子邮件或者聊天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 通过回复学生的邮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邮件交流,既可以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 也可以探讨其他的问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让我们反思的问题, 特别是目前我国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比较弱, 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不仅要求我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要提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传统的教学优点与信息技术应用有机的整合起来。很多学校软硬设备都还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减慢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
正因为多媒体是教学、教育的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江西省信息技术示范校之一,我校从2000年开始,对教师在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进行培训,如通过对软件的学习,把它有利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等。这种设计既包含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四要素之间的恰当定位;也体现了当前教改的核心,即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媒体功能的转变。多媒体可使教学过程立体化,可以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设计的线性结构,能够直观显示整体课堂教学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间的正确关系,能够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能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有反馈功能,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判定,为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它的功能对个别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集体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一般取决于学生的平均程度;个别教学工作往往不是一个教师能够做到的,而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时间,对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