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微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11 14:48:39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微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思考
摘要自2013年来,全国开始了新的一轮教育教学风暴—微课(程),以10分钟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得以快速发展,而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利用,笔者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近期学习培训提出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  微课(程 ) 地理教学  整合   反思 
 
 一、关于微课(程)的理解
1、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外都有各类的专家加以研究和定义。在笔者整理了一些分类,大致有三种。第一大类是课程教学的“三小”研究的微课程,李玉平老师创设的关于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课程研究;第二大类是佛山胡铁生老师研究的课堂实录切片、剪辑为主的课程。第三大类是可汗学院的微课程。但不管哪一种类别,它们的特点主要是:第一时间短。大致时间在10分钟之内。甚至能控制在一分钟内。第二教学目标较单一。往往就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剖析,针对的目标明确而单一。第三教学设计要精确到位有创新点。个人认为这个微课程的灵魂所在,没有这个特点,那么不能使微课成为一种能够长期发展并应用与教学中积极改革了。
2、微课程的优点
   制作微课程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程。第一,微课程入门技术较简单,一般只有能掌握powerpoint、camtasia studio等软件技术操作就能开始制作。第二,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第三,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第四,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缺乏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教师录制的微课可以课前展示,也可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减少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时间。第五,若运用的平台得当,学生可以无限次地翻看教学过程,参与课堂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由度。
 
二、关于微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1、微课程应用实践的现状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理教育者,自身学习微课程的时间不长,也谈不上经验如何。但是参考一些资料和现有的一些微课培训,结合感受谈一谈现在微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少的教师把微课程当做是课堂的实录。整整30-40分钟的视频就等同于微课程。这个在微课时间特点上是极不符合的。之所以要在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是因为有脑部研究发现,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反复单一的教学活动时间一长,则容易导致注意力急剧下降。因此微课程要求把握好“黄金十分钟”。
    第二,简单地把课堂实录或讲解过程切片。 部分教师也知道时间要限定在10分钟以内,就把生硬地把课堂过程分割成几个小部分。从教学规律分析,绝不是所有内容的学习都适合切片化。就有较强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的课程就应该是“大块头”,而不能只为了“微课”而微。另外,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程的局部课程,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第三,误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微型化当做是微课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说过,微课程做成了一个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老师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工具,是教师的教学课堂的辅助工具。而微课程的使用者是学生。由学生自助学习研究的活动,两者个教学观念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应该逐渐从教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监控者,甚至是知识研究与探索的共同参与者。
2、微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面对现今的误区和实践,该如何把微课程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
什么是整合?所谓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所以,笔者粗浅的思考了几点。
第一,找准最适合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实践。笔者认为,单纯个人的微课程改革能做的主要是                  对教学中知识点的碎片化处理和设计。而对于整个教材的微课程制作要科组以及更多的部门协作组织才能完成。那就个人的微课实践,就应该找最合适开发的知识点来进行开发。直接点说,就是我们觉得最能做成为一节微课的内容开始。 如课堂上集中生疑的练习的解惑辅导;高考各类题型的解读技巧小专题;课程活动中的小实验。“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水循环过程”、“模拟洋流实验”等演变环节生动形象地通过录像实践的观察过程,减少教师对其过程的阐述,节省时间,提高学生对抽象、宏观事物规律的接受领悟能力。
     第二,注重微课程的课堂形式的丰富和创新在网络上看到的微课大多是统一录制的作品有千人一面的雷同,未能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选用适合的微课表现形式。大多只有PPT加录音的形式,或者文字配讲解的模式,缺乏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或操作演示等辅助教学。让人看着乏味单一,缺乏变化的层次。
第三,注重微课程的教学策略与设计一节失败的课,可能不是教师水平有限,教学手段的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等所造成的,但一定是与教学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解读有关系,能否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并以镜头语言更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是微课程的灵魂所在。在微课程的改革背景之下,不但给了教师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不仅是载体的更新,反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更加精益求精,更能在10分钟里把知识点的讲解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而且要更具有故事感、层次性何创新性。要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它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也就是说,除了要注重时间、形式外,要如何巧妙地串联构建成一节课才是精华所在。
第四,注重团队力量,凝聚集体智慧。 单独的教师是可以更加地有针对性适合自己的学生,微课程若要开发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系统,就教师而言,工程量太大,而且个人的思维有局限性,教师受到自己的经历,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系列化的大规模的做。这个时候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比起传统的备课而言,这样的微课系统制作,更加要求团队的现代信息技术过硬,团队的创新设计独到,能够分享制作的经验技术。 
三、关于微课应用与学科教学的反思
    目前,我国的微课程研究正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的问题和方向有待完善和研究。微课程如何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如何达到课堂高效,学生减负的效果,正是我们不断尝试新事物的源泉。我们在全力革新教育技术的的步伐,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对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和正确实践,切实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夯实自身基础,对课标和学情进行新反思,辩证地施用微课程革新带来各种教学方法教育途径,真正使“良方”施用到最恰当的位置,,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老师与学生都能受益,发挥微课程真正的作用。微课以及翻转课堂之所以会形成当下的热点,正是因为它们充分适应了当前知识爆炸的移动数字生活时代背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它们的历史和内涵,不必拘泥具体内容形式跟风炒作,而应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两种新教学方式的特点,一方面发掘校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组织,提高学科资源在学生范围内的利用率和普及度。让学生通过逐步的扩大学习自主性和自由度中获得更高更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2]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平台[OL].http://weike.enetedu.com.
[4]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5] 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4):95-96.
[6]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夏欧东,章站士,祝火盛等.关于网络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3):65-67.
[8]郭庆彬  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和PPT课件轻松录制地理微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