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改背景下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4-11 14:54:29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段 炼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长期以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成为了作品意义的解析者、权威意识的传声筒、思想道德的训导师;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创造受到了压制、潜能得不到发挥,造成了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使语文教师尽快地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认真学习新课表,领会新课标,成了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解读这些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它包含了一下一些理论:
1、信息论和接受美学理论
阅读是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言语行为,一般说来,说与写是传递信息,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这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两种最基本的能力。传递信息需要表达能力,接受信息则需要理解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学习者与作者都是构成学习共同体能动的生命要素,交互主体性意味着主体之间是平等而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自己经验世界,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一理论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但是,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于个体阅读活动而言有它的特殊性,即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最大影响者。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不可避免的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包括三个方面:①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②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
建构主义的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中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建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是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他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人类的智能类型可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相对于过去在智力发展中狭隘地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他的8种智能更准确地描绘了人类智力的面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方法和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冲击,在全球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以上几种理论,都强调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都倡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理念。成为我国新一轮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因此,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运用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进行教学尝试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种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使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利用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通过多种不同的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
表演式教学: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如项链、雷雨等课文。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利用网络收集阅读背景性知识材料,例如作家的生平事迹、文中涉及的介绍性知识的补充材料等,然后下载到学习机中,上课分小组进行交流。感悟作品内涵后,可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写、自学自演。
-
朗读体悟式教学:对于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诗歌等,可采取让学生反复朗读、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时,开始不用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选取个别段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录到学习机上,放给全班同学听,此时就可以组织同学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也有的学生说这个小屋并不存在,只是表现了作者对自由人格、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品尝创新的乐趣。
-
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呢?请大家利用学习机去查资料、找原因。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绪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利用网络式教学方法,确实开辟了一条语文教学阅读的新途径。它在探索课堂教学中渗透着读和写。通过拓展阅读(强调阅读经典)和随堂练笔帮助学生深化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起丰富的创作素材并逐渐培养其写作能力,从更高层面上落实课标。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但笔者在操作中,感觉还有几方面需要加强:
一是这种系统对于小学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研发比较充分,尤其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素材比较多,可供查找的资源比较多,而对高中语文阅读方面的研发还比较少,资料方面还不能适合多种文体的需要,因此,加强高中学校在这方面的实验迫在眉睫。
二是这种系统相对于农村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还存在一个如何推广普及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的丰富,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一定会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