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发布时间:2019-05-04 09:35:47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作者:十屋中心校 贾红梅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引来了活水,语文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感情的共鸣,而信息技术是融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它们的整合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感情角色,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的吸引住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就如何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能够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交流;从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1、个体学习方式。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地到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这种学习方法多数运用于课前预习。
2、小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体验性学习,强调个性学习中的发现、体验、感受、获得分享的过程,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多种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论证,从中获得最优秀的体验性学习的途径。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预习中上网查找的资料拿到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互补合作的态度,共享体验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3、协作学习方式。在网络信息丰富、便捷的时代,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资源,只要学生掌握了网络技术获取知识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就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更应先人一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网络上相关信息资源,努力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网络教学过程是师生协同配合,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广泛收集资料,使其完全进入角色、融入体验性学习之中;有利于由课堂主渠道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目前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等现状;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打造阳光课堂
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体验性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因特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更为我们的网络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事件本身条件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促进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纯粹地分析课文内容、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枯燥的单一的接受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可以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欣赏各种与课文有关的画面,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的效率也十分高。如教授死海不死时,我就先让学生去网上冲浪,学生很快了解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死海的成因及相关的传说、死海中的生物、死海神奇的功效等等知识,加深了对死海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学习课文的欲望。课上学生就很容易与文本对话,自觉地探究知识。课后,同学们对“死海真的要死吗?”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见,使问题逐步趋于明朗。可见,网上冲浪让学生已融入了文本,不仅如此,他们还拓展了文本的内容,丰富了所学知识。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趣勃勃,热情高涨。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依托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等特点将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创设出鲜明的画面,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营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种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进行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情通理达、情境交融,主动探究的目的。它对于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等具有独特作用。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所处的时代及孔乙己其人,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我们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为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不由己地进入意境,与人物同呼吸、共悲喜。通过网络平台创设出断腿前、断腿后、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环境等不同的情境,对最能体现孔乙己性格特征的语言、外貌、动作及所处的环境等进行讲解。而在语言方面,通过网络展现情境,学生都为孔乙己清高迂腐的文人腔调而大笑起来,课堂上紧张的学习气氛消除了,并且很自然地就总结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等代表孔乙己清高迂腐的性格特点的语句。这时,教师的分析就显得多余了,那一个个生动画面的再现,加上学生是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对所学内容得到了充分的感知,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通过再现故事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乡愁一诗教学中,我化抽象为具体,把本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鲜明的意象以视频形式制作课件。为了烘托哀怨的气氛,又以二泉映月作为乐曲。课堂上,随着多媒体播放出如泣如诉的乐声,同学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当那贴着邮票的鸡毛信、扬帆远航的轮船、荒凉的坟墓、让两岸同胞天各一方的海峡这些极易唤起同学们思乡情绪的图片相继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主人公那浓烈地愁情别绪强烈地震撼着同学们,大家仿佛看到了他那颗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赤子之心。由于借助了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并且兴趣盎然,学得十分轻松,教学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可以使许多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进行更有效的表达和展示,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但我们要认识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避免课件至上而不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的思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虽有一定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信息技术使用的“度”,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要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相互补充和完善。诸如教师的人格魅力、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当的肢体语言、师生情感交流、工整明快的板书,以及配以模型展示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恰当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若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放映员的作用,课堂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气。须知,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
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懂得:其一,它对课堂教学内容是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等作用,决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其二,它的信息传输量太大,应避免速度过快,要适当地留有时间、空间给学生思考、消化,避免因信息量太大产生“电灌效应”。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中还应设计互动教学,不要剥夺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适时穿插提问、布置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握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巧妙、科学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而且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产生“好学”、“乐学”的心理。我们应以课堂为舞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尽力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效应,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创造出让学生有所感受,心灵、情感有所震撼的活动学习情景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把优化语文学习过程作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第二届中国武汉现代教育技术博览会“学术前沿”报告,2002年3月。
2、李克东,数字化练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