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浅议如何引导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更好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9-05-04 09:53:30
浅议如何引导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更好的整合
 
景东教师进修学校辅导教师  黄伟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是培训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更有效使用计算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帮助教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教师的创造力疆界,使老师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培训机构的辅导教师,如何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更好地渗透这一理念,引导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和学科教学整合,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科教师深入领会“英特尔®未来教育”必须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
我们已步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我们都深知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也都多少有过信息技术一类的基础和项目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上网的基本操作和课件的基本制作。尽管如此,大多数教师感到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的效率并不高。我们以前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即如何进行计算机基础运用操作,简单的浏览和下载资料,而不大顾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开展学习和教学研究,更未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自如地运用技术,把技术与课程融合为一体。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让“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用于各学科教育,充分实现学科的整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引导学科教师在理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时走出下列误区。
首先,要让“英特尔®未来教育”参训学科教师转变观念,充分明确“英特尔®未来教育”不是课件、动画的简单迭加,是各类学科的有机组合。“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停留在浏览下载资料、制作课件、多媒体的使用等水平上,而是着眼于探索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制定“单元计划”的实质,就是要求未来的教师能通过因特网和其他信息源,组织和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并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共享。  
其次,“英特尔®未来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倡导“合作共享”,使信息化技术以成倍地速度传播,使更多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受益,并非一味的依附课件、网上资料,还要将自己好的教学见解、教学方法通过课件、网络、与同行们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向教育领域不断渗透,以往教师老一套的备课和授课方式已过时,或得不偿失。一课时的课件,我们往往要花五、六小时去制作,如果图像也要自己制作的话,那就更花时间了。但如果我们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逐步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络后,一个人做的课件或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在网络上发布,大家一起评论、研究,互相借鉴,可让其他老师或学生共同使用,共同提高。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借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结对交流、研究课题等新的教学观念。切忌只是一味的借鉴、照搬,要在别人的成果上进行研究、总结,最终得到真正的提高。  
“英特尔®未来教育”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创新不能是漫无目的的,必须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索、发表个人见解、同他人探讨问题提供了可能。为各门学科的课时内容制订单元计划;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单元计划材料,通过课堂老师讲解、结对交流、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发表个人见解;课后认真研究与单元计划相关课题,使知识系统化。这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平淡、乏味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变为神奇的、有趣的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忽略设计内容与单元计划的相关性,那做得再漂亮的课件、网页等都起不到着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还有,“英特尔®未来教育”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应走出传统的那种师生不平等的误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支配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揣测答案是否符合教师的思想,是否使教师满意,但回答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学生不敢有创新,害怕创新思维的结果会出错,使老师不高兴。但是“英特尔®未来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都是平等的、和谐和协作关系,彼此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真正创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目标,引导学员进行高层次的探究活动,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安排活动,如收集资料、准备课题、交流信息、研究课题等,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加以指导,诱发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发挥自我个性。培训中要注意引导受训教师走出学生不能超过老师,老师的观点在学生面前都是正确的的误区。  
三、不断探索,全面把握“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学科整合,是基于“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两个方面提出来的。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立同志说:“‘英特尔®未来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思路值得借鉴,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而是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教学设计”。在把学生“领进门”的基础上,要有计划地实施各门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整合的大致方式是让信息技术应用有计划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熟悉使用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作为培训教师,要充分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促使学科教师步入信息化。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短缺,许多中小学教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工具等几乎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首要任务就是开展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所教的学科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一个合理的理念下操作,注重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技能、协作学习的技能、课程教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计算机文化方面的灌输和训练,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中去的有效途径。  
2、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导参训教师把握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的主旨是: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学科整合的主旨是一样的,是实现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  
3、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目标,引导参训教师领会“英特尔®未来教育”与学科整合的紧密联系。
学习信息技术课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  
4、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让参训教师明确将信息技术用于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用于课程整合,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还有,信息技术用于课程整合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的趋势,网络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科教师培训,正是从根本上使教师超越课堂的藩篱,让一线教师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各种学科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学科整合的优越性,推进了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