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对高一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感受 发布时间:2019-03-27 20:11:52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谈对高一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感受 |
|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正是教育教学体系中迎合这一时代特征的产物,她给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送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样新课程改革也给我们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她给音乐教学赋予了更深刻的定义,要求音乐教师以更专业的水准、更宽阔的思维、更娴熟的方法去诠释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感悟人生。
高中音乐课程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为体现高中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总要求,把课程内容设置为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音乐鉴赏,下面就通过这一模块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一些体会、感悟。
一、深入研究,把握教材
初次面对新课程,犹如“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虽对新课程“想法多多”,但对于新教材理解不深,挖掘不透,“蜻蜓点水”般停留在表面上,教学缺少内涵,缺少张力,所以教师对于新教材一定要花大气力去仔细品位、耐心揣摩、切实把握教材的核心和主题。
翻开音乐鉴赏一书,从曲目的安排到问题的设计,多幅彩图、谱例的穿插,使整本教材内容翔实,结构线条清晰,充分体现了音乐殿堂的宽广和壮丽。此书以音乐文化为主线,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板块构成,知识涵盖面非常全面、系统,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但好教材还得要有好教师去落实、去实践、去教学才能够体现出来,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熟悉教材、分析教材、读懂教材是教师首要完成的任务。如书中出现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俄罗斯民族风情”“勋伯格”等内容,在以往旧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到,欣赏的音乐作品也相当陌生,教师在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备课工作,“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筒水”。从认真、反复地欣赏音乐作品,牢记主题旋律,熟悉作品结构,到通过各种途径的收集、整理各种有关的音像、文字资料,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结构,最后挖掘、剖析、归纳音乐本质特征,把握本章节学习的重、难点,准备充足了再去面对学生,才能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让学生亲身感悟到音乐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行业,人类共同拥有的,无需翻译的交流语言。
二、设计课程,活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展开。
设计一节课,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音乐课程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在音乐教学目标上,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曾经有一阶段,我盲目地认为音乐课越热闹越好,讨论越多越成功,课堂内容涉及的范围越广,越能显现学科的综合性,结果是:答案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还在让学生讨论;过多注重教学形式、手法上的花样,忽略了教学内容;音乐以外的东西涉及过多,偏离了音乐课的学科特点,细细想来还是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指向性、达成性不强造成的。所以正确地设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音乐鉴赏的每一节内容由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三部分组成,就欣赏部分的内容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扩充和整合,选用最适当的内容展开教学。如第三单元第七节的〈丝竹相和〉,这节内容学生平时接触较少,有一定距离,再加上选用的两首作品学生也不是很熟悉,如果就按照教材来教学,学生很难认真地投入学习,所以我在这节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紫竹调〉〈步步高〉〈金蛇狂舞〉较熟悉的作品来帮助学生学习。如第九单元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芭〉,主要介绍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肖邦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其作品细腻、柔美、诗意,令人陶醉。课本选用了他的〈革命练习曲〉,但我认为此曲不能完整地代表其个人音乐风格,就适当地进行了扩充,再增选了一首小夜曲做重点鉴赏,〈革命练习曲〉只是一般欣赏;李斯特的〈爱之梦〉虽然是耳熟能详的,但它不能全面突显他的钢琴技巧。于是我让学生额外欣赏了〈匈牙利狂想曲作品三〉,在第二遍欣赏时同步播放视频音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音乐鉴赏设有一个 “知识”栏目,详细地罗列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部分的教学我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因为高中生已具备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来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最终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如第四单元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让学生阅读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话概括,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展开学习和探讨。“拓展与探究”是本教材的一个新亮点,从设计的思考题上能读出编者付出的心血,但从实际操作下来,觉得探究的面有点广,要占用的时间较多,许多知识内容的整理归纳需要课后完成,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在高考的压力下能腾出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进行取舍。
三、总结课程,反思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学习和行动的中介,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是教师认识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记得以前的教学反思,常常是“整堂课教学目标能较好地完成,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烈,不足之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问题的设计要有深度”等表浅、敷衍的话。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和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音乐课不同与其它科目,一个教案要重复教学几次,我把同一教案在不同班级教学时出现的异同效应作为我反思的重点,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进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到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一步步地琢磨、反省,归纳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记载自己体会最深的“得”与“失”,在实践中审视、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完善教学细节。让反思成为自己一项必须的工作内容,持之以恒予以完成!
新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熟悉、把握新教材,把课标中全新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研究、改进,逐步适应新的变革,使自己完全融入新课程,并以此契机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我坚信,只要我们全身心投入新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