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6 11:41:37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衔接研究
高中语文教育衔接"是中等教育体系内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衔接,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学科教学,也包括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知识、能力、心理 等方面。这种衔接,既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又要适应学校研境、学习任务的变化和不同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渐得到更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正在努力地实现着角色的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及新课程理念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矫枉过正:过分热衷和偏执于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思想理念,进而使我们多少年来不断积淀而成的传统数学教学优势正在一点点丧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大悲哀。如何把握和处理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间的关系,是摆在全体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陋识。
一、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  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低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和高年级的“化简比”等很多计算教学中,是较能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老师们在进行这类新授课的教学时,都尽可能地展示各种计算方法的素材,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当学生把多种算法摆在我们面前时,矛盾就来了,“到底要不要强调某些优化的方法呢?”就此引出老师们这样或那样的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凑十法”和“破十法”等计算方法是在长期的计算教学中,先人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作为教师不把最好的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得计算准确、迅速,难不成要他们退回“结绳计数”的时代吗?第二种观点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方法是自己思考出来的,他们理解这种“方法,在他们心中这种方法比模仿书上的方法容易得多,他们在教师的诸多暗示下说出的“优化方法”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这样的教学又怎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面对种种,笔者认为:传统数学教学认为一些约定俗成的,经长期实践使用为大家所接受的计算方法,就是“优化”的或“最基本”的方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国外的一些计算方法也与中国的很不相同,但也不见得比中国的繁琐,甚至比中国的还简单,易于学生接受、掌握。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味地追求、提倡算法多样化,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过于偏激了。难道让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还用数的方法去完成那些多位数的加减法?这样何谈学生有发展呢?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并不矛盾。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在探索和掌握某一计算方法时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至于有的学生掌握的方法比较繁琐的时候,教师不必急于评价,而应视其为一个让学生自己体验、反思和领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可能要一星期、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种算法的讨论、分析、比较,在亲身的“体验”中进行自我反思,逐步淘汰那些思维含量低、繁琐的方法,进而理解掌握适合自己的、思维含量高、相对简捷的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接受并应用优化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广、更深的发展。
二、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  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和强化。于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宠儿”,备受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重视和推崇,而把独立学习抛于脑后。
纵观目前的数学课堂,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其效果怎样呢?现象一:过于频繁,有的老师不管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都要小组讨论。现象二: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几个学生就围在一起叽哩呱啦,满教室都是嗡嗡作响的声音,老师还要强调“讨论声音响亮一点”,可谓是异常热闹。如果听听学生的讨论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与课堂教学毫无关联。现象三:主次分明。通常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时,好学生占据着整个小组的发言大权,中差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能是当配角,只有听的份。如何减少这些低效率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人为,就是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
1、“合作学习”应以个体探究为前提。
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终究须通过个体的头脑才能完成,集体学习和思维必须以个体的学习和思维为基础,而且集体学习和思维的影响最终通过个体的学习和思维而起作用。从这一点来讲,注重个体的独立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尝试自学或独立思索某一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形成初步的个体化意见。所以在合作学习前应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这基础上再组织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才能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避免了“主次分明”的尴尬。
2、“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个体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应相辅相成,“边讨论边独立思考”才是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那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听起来很热闹,但根本就谈不上边讨论边思考。所以老师要转变观念,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的同时也应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形式开始。应去帮助其克服依赖性,使其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树立起合作探索的自信。在合作学习时,发言的同学要轻轻、慢慢地说,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完整。 其他的同学要认真地倾听并且仔细地思考发言人的见解是否正确,或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见解要补充。当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观点时,小组里也要安排时间让组员去独立思考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再一起讨论、研究。
3、“合作学习”完成后应当让学生个体进行反思。
从学生个体参与探索的心理视角分析,独立探索有利于是学生自觉参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如果能在小组合作后留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来整理、归纳和总结对问题的理解或反思,无疑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更有利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处理好数学化和活动化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程指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的数学活动中,过分突出“活动化”,而忽视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数学化”(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合理组织的过程),甚至将“活动化”完全取代了“数学化”。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来自实验区的两个案例:
例一:“人民币的认识”。教师煞费苦心要求学生观看“小兔当家”的动画,设计了整理钱包,模拟购物活动,献爱心募捐等活动,一节课足足让学生热热闹闹地活动了55分钟。
例二:在一次级别较高的赛教活动中,一位参赛者组织学生用了近30分钟安装自行车,学生俨然成了机械操作工。
然而这样的完全缺乏“数学味”的设计,还是被许多一线的青年教师所青睐,并有扩散开去的趋势。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在设置课程时干脆把数学课改成活动课或是操作课。数学教学活动化,追求的应是一种在“活动中生成数学,寓数学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教学境界”,如果只追求“活动”,而脱离“数学”的数学教学,倒不如回到以前的“只有数学”没有活动的数学教学。
四、处理好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师者”的地位,忽视了学生才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主导,所以就决定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只能以灌输、接受为主,这也是直接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如出同一模子,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主要原因之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转变并改变这种局面,新课程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课程的独特优势,培养个性鲜明,具有很强探究能力和精神的人才。“探究学习”是我国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模仿科学研究的方式,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方式。但有人认为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是相互排斥的,甚至认为没有“探究”就不是数学教学,这种观点显然是偏颇的,不正确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唯一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历来有许多主张和做法。作为学习方法之一的接受式学习也有机械性接受、被动性接受和有意义的接受等几种形式,我们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同时,不能忽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探究式学习。即使是同一节课也应该做到“探究”和“接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的获取都要依靠探究,特别在一些新的概念出示时,必须要由教师通过清晰的讲解传授给学生。以苏教版“倍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得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6朵里有3个2朵,这时学生已初步感知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但要学生来揭示“倍”这一概念,显然勉为其难,“倍”对孩子来说太陌生了。这时就需要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倍”:“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在谈到数学学习方式时,我们切忌谈“接受”而色变。不可否认,在学生自主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很多疑惑,这些地方都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引导。恰如其分地讲解传授,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技能、知识的生成,学习能力的提高,获取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处理好计算与应用的关系  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计算相对繁难,这是先前数学教学中不争的事实,在新数学课程中一些“繁、难、偏、旧”的计算教学内容已被删除,使得这一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数学专业的除外)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将使人终身受益。
学生计算能力普遍下降。然而目前却又呈现出另一态势: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普遍有所下降,且“数感”也较以往略差。学生在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运用,而到六年级继续学习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小数、整数中的运用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进步仍很不明显,不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已接触过几年的运算定律;而在约分,化简比等运算中大半的学生对诸如“66与22的最大公约数是11”、“39与26的最大公约数是13”……是不能够一眼看出的。我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教材中计算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都较以往降低得多,二是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技能训练也较以往也明显减少。总之学生计算能力明显下降是新课改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计算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如果因为现代化计算器出现而降低计算教学要求的话那是立不住脚的,因为数学计算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等方面也是很有效的。曾经看到一位中国留美大学生的一篇文章:在某次数学测试中考到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时,中国学生是信手拈来,而美国学生则是清一色表现出抓耳挠腮、念念有词的窘态。毫无疑问这应当归功于我们传统扎实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国数学计算教学优势令人自豪、肃然起敬。
计算教学总体目标不能降低。删减繁分数、大数目笔算等繁难教学内容的举措是很受一线数学教师拥护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计算教学总体目标不能降低,数学课程中应当保留“正确、熟练、合理、灵活”计算教学双基要求;数学教材的编排也应继承计算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充实性;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则不能放松对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和提高。
六、处理好规范意识与大智慧的关系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数学教育过分注重标准化和规范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专家学者提出数学教育更应着眼于“大智慧”的培养与发展,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由于理解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由此就可对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一些“细枝末节”放松要求,甚至可以完全放弃。总之,目前为“大智慧”可以忽视“小规范”的观点呈上升趋势。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标准和规范的社会。标准和规范是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之一。在工业生产上正是发明了标准,才使得流水线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标准和规范是一种约束,行业有行业标准,国家有法律规范,社会有道德准绳,国际间更是有许多需要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公约和法规,无论是某个人还是某组织,甚至是某个国家谁违反了相关的规范,谁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或惩罚;另一方面,标准和规范也是促进交流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行业标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国家法律和道德准绳净化了社会空气,国际公约则减少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使各国能相对和平的相处和交往。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数学是一门规范性极其强的学科。其法则、定理、规律、公式等无不体现出数学的这一特点。正是由于这样,不同国籍、使用不同语言的数学家们在语言不通的情形下也可较为顺利地进行交流,比方其中一人写下:a2 +b2=c2 ,其余人都会明白这是勾股弦定理(也称商高定理或毕氏定理),这时并不需要任何多余语言的描述。据说,美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寻找外星人时,向太空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正是一些数学符号和公式组成的,这样做也正是数学的无与伦比的“规范性”所决定的。“规范”是现代数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规范”也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数学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
培养“大智慧”与加强“小规范”并不矛盾。我想没有人会说:对学生学习规范严格要求就会降低学生的智慧,而对学生的学习规范放松了就会提高学生的智慧。恰恰相反,“大智慧”和“小规范”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规范”意识强的人做事细致有序、思维严密周全,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比“规范”意识淡薄的人更能取得成功。如果教学中能做到“大智慧”和“小规范”并举,岂不两全其美。
“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以上4个关系的最好诠释。在进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吸收和运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又要扬弃地继承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些精华。传统的不一定都是糟粕,流行的也未必全是精华。传统是继承的基础,承前方能启后,教学教育改革和创新亦是如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确实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但与此同时,我们固有的一些传统优势也在一点一点消退甚至丧失。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很令人心痛的事,值得大家深思。以上仅我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吧。可不可以在学习、借鉴乃至创造新经验、新思想、新方法的同时不丢弃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优势,而是更好地做到洋为中用,更好地把现在和传统融合在一起。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下一篇:高中语文与政史学科协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