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与政史学科协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26 11:42:03
高中语文与政史学科协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高中语文与政治、历史学科的渗透性协同教学,旨在使不同的学科在对相同的教学对象实施教学时,力求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形成省时高效的教学合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的思想基础是联系的观点和学生主体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 政史 协同教学 必要性
语文与政治、历史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与学的方法上有着广泛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指责等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和谐的现实问题。
一、语文与各科存在隔膜,弃同存异,强调自身学科的特殊性,忽略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各科教师看似把自己学科的知识整理得有条有理,但这些知识放到同一个主体——学生的脑子里,又显得有点杂乱无章,甚至处于相互抵触的无序半无序状态。语文老师忽略阅读、表达等语言基本功对政治、历史学习的积极影响,在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等问题时却怪政治课连基本的常识也没学好,涉及文化史、文学史时,怪历史学科没有给学生一个起码的历史概念。政治、历史教师更多的是责怪语文学科没有培养学生起码的语言能力:教材不会阅读,更不会分析;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概括提练能力差,至于简答、材料分析等与写作密切相关的文字表达更是错别字多、句子不通、把握不了中心。
二、各科教师对已有的渗透不够重视,不加挖掘。
文科教师隔膜也好,指责也好,在教学实际中,不自觉的渗透是大量存在的。因为学习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是追求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的内容也是密切相关的,只是角度不同罢了。问题是当教师在教学中已有渗透或需要进一步渗透时,缺乏自觉的挖掘,常常失去良好的教学时机。
三、语文学习与各科学习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这表现在语文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中的议论性读写和形象感悟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中,缺乏方法论的有效指导;又缺乏历史、人文等相关知识,显得文化底蕴不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析或引证只是浮在事实层面。在历史学习中,阅读理解、语言概括、要点把握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课外涉猎不够或无计划性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而影视等媒体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处理由于缺乏引导又干扰了学生的正确认识。在政治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贯通、内化等缺乏语言加工能力,由于不能很好地吸收优秀的历史文化,对政治知识往往停留在概念化的认识上。实际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学习中知道语文是学习政治、历史的基础和工具,却只会做语文试卷,做政史练习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明白议论文写作要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论证严密,在政史表述中却不能言之成理;严重的还反映在政史学习中学生不会看甚至不看教材,不靠平时学习而仅靠复习应试时临时抱佛脚,一个“背”字概括了学习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学了历史只会做历史卷,在语文学习中认为司马光是东汉西汉的还不少,对“身为宋国笑”的“宋”,更不晓得“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和宋朝之分。
四、语文和政史学科之间有一些不自觉的渗透,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不但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还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
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讲授本科内容时或随意发挥时,涉及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突出地表现为认识的模糊和观念的混乱。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还表现为:学生学了哲学,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已有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但是在材料的提练中往往抽象出一个大而无当的观点:如学生对材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进行提练时,往往直接套用哲学命题“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之类;而不能运用此原理提练出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重视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之类的具体观点。由于用哲学的术语来表述,以致有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材料,似乎都可以套上“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的大标题。在议论角度的选择上显得太大太广,而且单一而无个性,也不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政治、历史的文字表述题中又不顾学科相关知识,不从学科知原理出发而盲目发挥,在高考中,有的学生答了许多,自我感觉良好,与标准答案一对,重要的却几乎没有一点,这便是明证。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是忽略了这几门课内容上的广泛联系性、方法上的广泛借鉴性。
五、学科分类更加科学,但社会对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高了。
教育部考试中心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分析报告中说:“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并非是单一因素构成的,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显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条件、办法等等,就需要做多种考虑。……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将对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乃至素质教育产生积极影响。”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对教学的正面引导是不能不低估的。从近几年的语文、政治、历史试题看,各学科自身的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3+X”、“3+综合”的改革,将进一步提高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要求。历史高考1998年第46题,通过提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关材料,要求考生指出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并概括这一运动的错误、危害及影响。除了历史学科知识外,实际上考查了学生语言概括、归纳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以史为鉴”和国情教育的因素。可是考生在答题中,不少人思路混乱,不能条分缕析地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上找错误,不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找危害;对生产资料等常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政治高考中的看漫画答哲学(97年第28题)和读图表运用经济常识作答(同前第29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有看图说话、看图理解的能力。而以文言形式出现的寓言、典故、名言更要有阅读翻译的能力,政治试卷题干中的“表明”“说明”“表现”等,则要运用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知识。
语文、政治、历史教师是有分工而对自己任教的科目负责的,但是,不同的学科却有着相同的教学对象——学生,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是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或不做什么,但是不可能左右学生想什么、怎么想或不想什么。所以,学科间“教”的渗透,根本上是为了学生“学”的渗透和贯通,以此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与政治、历史教师合作,就语文与政治、历史学科的渗透性协同教学问题,进行专题性的初步研究和尝试,把我校的这个市级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衔接问题研究”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