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9-08-02 10:15:12
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
从20xx年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仍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史传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一是涉及人物述行。从考点看,实词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虚词18个,特别是“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是有关的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别是在翻译中的应用。文言文翻译赋分越来越多,可见越来越受重视。考查的形式将以翻译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为主体,少数省市可能单独以段设题。
再看2005年的浙江卷,文言文考了一篇唐代孙樵的书褒城驿壁,这篇文章选自四部丛刊的孙樵集,这是一篇讽刺性杂文,作者借褒城驿由雄大宏丽而变为荒芜残破的现实,来抒发对当时吏治败坏的感慨。而前一年的浙江卷,文言文考的是人物传记。由此可见,文言文的考试选材出现了一种变化,不再是单一的人物传记,也可以是杂文,以后也有可能出现写景散文或其它类型的文章。
针对这些情况,关于文言文的复习有了几点想法:
一.要熟悉教材中的一些文言篇目。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不源自课内;历年的考点设置,也几乎都能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篇目在涉及课外文段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2-3遍。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时,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根据记忆曲线,按照由高三往高一倒回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本轮可以将课文下面的注解、课后的练习集中整理、疏解一遍。
  第二轮复习时,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具体做15-20篇课外文言语段,凡涉及课内的虚实词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来记忆。另布置学生分头给120个实词、18个虚词在课文中找例解。在此基础上,再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让学生练习出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虚实词及句法、用法等。
  二、高考考纲中那120个实词与18个虚词的掌握。
1.实词复习
  考纲中明确规定,语文高考难易程度是3:7,所以文言实词的复习也应以常见的容易的为主,以冷僻的难的为辅。当然,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多、词义繁复、用法多变,所以它是文言文复习中的第一重点。首先给学生明确实词几种常见考查类型。
  (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明确单音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卑鄙”是单音节词,“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低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发生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褒贬色彩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因此,复习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变化情况。例:臭:古义,气味;今义,难闻的气味。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亲戚:古义,家里亲人;今义,旁姓亲属。爪牙:古,中性词;今,贬义。
  (3)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言环境判定句中意义。如“道”的常规意义:①道路;②原则,方法;③道理,事理;④述说。句中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就要学会推测了。
  (4)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很有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名词用作动词。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原来是名词,但在句中用作动词,作谓语,带了宾语“天南”,“照亮的意思。
  名词用作状语。如:斗折蛇行。“斗和“蛇原是名词,是“北斗和“蛇的意思,但在句中都用作状语修饰“折”和“行”,是“像北斗星座一样(曲折)“像蛇一样曲折(前进)的意思。
  动词用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和“入在句中的意思是“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由动词转为名词,作“殚”和“竭”的宾语。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和“远在句中意思是“亲近和“远离,由形容词转为动词,后面跟宾语“贤臣”和“小人”。
  其他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分别动化为“使之……”“以之为……”。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成以其小,劣之(以之为劣)。
  (5)通假。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如“说通“悦、“具通“俱、“直通“值、“识”通“志”、“属通“嘱、“知”通“智”等。
  2.虚词复习
  虚词量少,但使用频率高,变化大,用法活,因而复习时强调反复记忆,适宜进行同义多例的练习。
  (1)谙熟字典义。如:与。字典解释有:①给予,授予;②结交,亲附;③对付;④和,跟,同;⑤参加;⑥赞许;⑦句末语气词。记住这七点,回到文段中才有选择、判断的依据。
  (2)给字典的多种解释分类。还如“与”,我们理解记忆的时候便可将其分为三类:动词、连词、语气词。再如“以”,它复杂的解释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作介词、作连词、作动词三类。
  (3)将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考虑。还如“与”,首先考虑它在句中位置,看是动词还是连词或是语气词,然后缩小范围推断它的意义。
  (4)看和它前后搭配的词来确定。例如“之”字,常见用法有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助词两类。而且在名词前多作指示代词,如“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用在动词后往往作宾语,如“逐之”“闻之”;用在两个名词之间多作助词,如“吾之妻”“古之学者”;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多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如“秦之围邯郸”。 
  (5)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用法。如“乎”用在句中,其用法基本与“于”相同,如“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然”“乎”“焉”前面是叠音形容词时,这三个虚词都是形容词尾 “的样子”的意思,如:“硿硿焉”“恢恢乎”“欣欣然”。“以”和“而”作为连词,“仅”和“但”和“特”作为连词也基本意义相同。 
  (6)注意实、虚词的词义交*。如“之”“予”“若”“犹”等。 
解决虚词问题,也可以进行推断,但在推断时要避免犯4种错误:虚实不分、用法不明、古今不晓、特殊不知。
       如:“之”,既可作助词用,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舒缓语气等,还可作代词、动词用。“与”,可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还可作动词,有给予、结交、参与等意;其次,结合语境分析。如1997年高考题。“飞骑因番请见”中的“因”,我们学过的有作连词、副词、介词用,意思有于是、就、便、通过、趁机、根据等,到底用哪一个呢?联系语境,此句之前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因”是承前而来,可释为“于是”。
  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
  特殊句式不管单不单考,都得了解,因为它直接关系我们对句子结构的把握以及句意的理解。
  1.了解常见特殊句式的基本结构。常见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以疑问句为多)。
  2.借助提示语判断句式类型。如根据“者,也”或“即”“乃”“则”“皆”“本”等确定判断句;根据“于”“见……于”“为所”“受……于”等判断被动句;根据“无乃……乎”“奈何”“如……何”“孰与”等判断固定句式。
  3.借助句子本身结构与现代文的差异来判断。如今天状语通常在谓语前,若一个介词结构放到了动词后面我们便可推断是状语后置;同样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了动词前面,我们便可认定是宾语前置;我们可用同样方式来推断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四、借诵读加强语言材料和知识的积累,培养文言文的语感。除课文之外,练习中的文段也可要求学生诵读。 
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复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再针对高考考题,了解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法。
一、推断实词词义:
2005年浙江卷的第11、13题都是考实词。而我们在掌握了120个实词的基本含义,
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调动储备,反复推敲。
       例如:诗经·大雅中的“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句中,难点是“能”的解释,让我们先看看学过的文章中涉及到“能”的文言语句:
      韩愈马说中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此“能”为“才能、能力”。
      苏轼石钟山记中说“……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此“能”是“能够”之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说“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此“能”是“及、到”之意。
      鲁迅阿Q正传中用“素不相能”来描写举人老爷与赵秀才的关系,此“能”是“和睦、亲善”之意。
      成语有“嫉贤妒能”,此“能”活用为“有能力的人”。
      在这些关于“能”的解释中,有没有符合“柔远能迩”的解释呢?“远”与“迩”语义相对,那么,根据语法结构关系推断,“柔”与“能”的语义也应相对,“柔”根据以往的知识,推断为“柔服、怀柔”之意,那“能”大致上也应与此词义相近。在上例中,“素不相能”的“能”与之意思相近,可理解为“和睦、亲善”,表示远近之人亲善之意。那么例句的意思就是“使远方和周围的人柔服,与他们柔善和睦相处,能够使大王的天下安定”。
      可见在解题是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具体方法是:
      A.联想辨析法。见上面分析。
      B.结构辨析法。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与“贤”同义相对,“用”与“以”也应同义相对,“以”可释为“任用”。再如:“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相对于“蒙”,“蒙”作“承接”解,“因”就应作“沿袭”解释,而不能按一般虚词来对待。
      C.词性辨析法。如“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一句,“地”与“人”名词相对,“广”与“稀”形容词相对作谓语,“稻”与“鱼”名词相对,那么“饭”与“羹”也应相对,“饭”释为“以之为饭”,活用为动词,“羹”亦为动词,释为“以之为羹”,即“烹之成羹”。
      D.语法辨析法。根据汉语语法特点,主、宾大多为名词、代词,谓语大多为形容词、动词,定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断其词性进而理解其意义。如2000年考题中“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处于动词“取”之后,就应释为“木柴、柴禾”,而不应解释为“打柴”。
      E.语境辨析法。如2001年考题中“使老弱女子乘城”中的“乘”释为“巡视”。根据文意,“老弱女子”乃平民百姓,无法做官员们的“巡视”事情,前文有“令甲卒皆伏”那么相对的当是“露面”,再者,“老弱女子”的这一行动是田单为了麻痹敌人所采取的欺诈手段,所以“乘”只是“登上”而并非“巡视”。
二、推断虚词意义和用法。
2005年浙江卷第12题是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
参考。
(一)、语境推断法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2004年高考题中“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联系前文的“冬日无被,尝浣衣”,应解释为“竟”。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再如“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二)、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3年春季高考“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第二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用法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如“风雨兴焉”。
      (五)、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在主谓之间,起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江苏卷) “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作“备”的宾语,因此可推断“之”属主谓之间,助词,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应该是助词“的”。再如2003年春季高考“婴之亡,岂不宜哉”一句中,“之”处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晏子见疑于景公”一句中,“见”和“于”表被动。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的增加答题的正确率。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三、关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考生作答此题时,首先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做到:①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②分析某个事件导致的结果③分析某种议论或抒情形成的根据。其次,应掌握这种题型设置“陷阱”的常见方法:①时空错位,即把此时此地发生的事说成是彼时彼地,所以读人物传记,务必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官职变动的交代和事情过程的描述。②故意曲解。如2003年高考题项,原文有“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兮,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这明明是说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定会失去良机。而选项中则说“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错误显而易见。③表述笼统。如1998年高考题项中“皇上当即接受了他(李若水)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而原文中是说皇上接受意见是在李若水“章再上”而后“乃止”的,并非当即接受意见。④张冠李戴。如2000年高考题项中说“胡质帐下都督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让胡质知道此事”,从原文中可知帐下都督是不愿意将此事告诉胡质的,而是胡威的清慎本性使他“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四、关于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
     此考点沉寂了多年,再次出现,虽然也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的分析、概括,但它与“分析文章的内容”还是有点不同。表现在:后者是指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而前者则是要求分析概括在叙述这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它有时直露、有时含蓄。需考生仔细辨析推断。
      如,2003年考题15题B项,该选项歪曲了文中“表动则景随”的意思,原文用以比喻“明君直臣”,不是说明人的品性随朝代的变迁而自然变化的。同时,考生也可联系旧知,知晓资治通鉴的宗旨是给君王作执政的借鉴,司马光是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说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这样判断也就容易了。
五、关于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是文言学习的最后目的。2005年浙江卷该题题量增大,分值增加,考生尤要加强攻关训练。
      ①读懂原文是前提。该题中的文句,考生要有宏观意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它来自的文段,是它生存的“土壤”,换了另一个环境,也许就不是这个意思了。同时,在翻译后,也应代入原文,回到它的语境中去,从语句的连贯角度看与上下文是否和谐得体。
      ②“信”“达”“直”“意”是原则。“信”,就是忠实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达”即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直”,即直接,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为主。“意”,即意译。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意不明的时候,才酌情考虑运用,意译为辅。
      ③知识丰厚是根本。要译准文句,必须具备扎实丰厚的古文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等。
      ④运用技巧是关键。
      A.扩展与压缩。扩展,指的是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和补充省略的内容。如:2003年考题中,“忠”“佞”“言”译为“忠诚”“佞伪”“言论”,2002年考题中,“及(其)死之日,天下知(之)者与不知(之)者,皆为(之)尽哀”。
      B.语法分析。可抓住句式,理清句子主干、修饰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翻译。如2003年考题中“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由语法分析可知,第一分句的谓语是“折”,那么前面的“廷”就应为名词活用为状语,作“当廷”解释。第二分句中谓语是“从”,那么“面”同样释为“当面”,作状语。
      C.明晓句式。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古今表达稍有不同,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调整。如2002年考题中“其李将军之谓也”,实际上是宾语前置句式,“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明晓了,翻译也就容易了。
      D.删略与保留。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只起辅助作用,无实在意义,译时可将其删去,这样的词有:发语词(夫、惟、盖等),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的(者、也、乎、兮等)。个别连词、衬音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部分。保留,指文言中不必翻译的词语,如古今相同的词,各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职名、国号、器物名等)
      E.修辞变换。文言文翻译中,如出现修辞时,可用以下办法解决。①一看就明白的可以保留。如:“已而明月当空,石光如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换成现代汉语同值的修辞,如:“金城千里”可译为“铜墙铁壁绵延千里”。“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可译为“任职”,“乞骸骨”可译为“请求退休”。③还原本体。如“东曦既驾”,应译为“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应译为“边防”。④互文。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可译为“四处横冲直撞,大呼小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高考对每一个考生来说都不容易,但我们是年轻人,再难的问题在我们有活力的人看来都不应该成为问题。那就让我们展开双翅(扎实的基础和实用的技巧)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战斗吧。</DIV< div>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高中语文论文:古文如灯
下一篇: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