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课前五分钟讲评成语活动的做法和效应    发布时间:2019-08-02 10:20:48

课前五分钟讲评成语活动的做法和效应

从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我总觉得农村中学的学生学起语文来,有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不足是见识面窄,阅读量少,头脑中积累的词汇量少。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文的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切实加强“听说”的综合训练,以带动“读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心中有不少信息、材料,但听、说能力甚差,普遍存在想表达而说不清的弱点和由此引起的怯于口头表达的心理障碍,不敢或不善公开发表意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有意识地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评成语(包括俗语)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指导思想
讲评活动的全过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听说读写结合的原则。由字而词,由词而句,既写成语,读成语,又解说成语,运用成语,既一人讲、用,又大家听、评。把以词(短语)为中心的听、说、读、写活动,综合为一个系列。(2)互教互学的原则。把讲评成语作为一种师生双边、生生多边的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积极投入的生动活泼的局面。(3)寓教于乐的原则。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这一活动的形式要讲求生动性、活泼性、故事性
、竞赛性,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毫无负担地学习知识。
  • 实施方案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使这种“训练”成为师生同步的双边活动,我向大家说明了讲评成语训练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我们要学好祖国的语言,必须具备用字、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口头表达,一种是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又能带动书面表达。但是,无论哪一种表达,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思想就无从谈起,因为词汇就象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奠基的东西。我们平时在写作说话中常常出现‘语言痛苦’的状况----心有所思而言不能尽意,就是词汇贫乏所致。”“大家都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那么,我教给你们一个好方法:一、要注意词汇的积累,二、要注意词汇的运用。掌握了遣词造句的本领,说话表达以至书面表达就会运用自如。从这学期开始,利用每堂课打预备铃开始五分钟,让大家都有讲解成语和听、评讲解的训练机会。每人都要事先准备好,按学号顺序轮到你就上来讲,看谁讲得好,看谁听得真,看谁用得活,看谁评得切,看谁的词汇量最丰富,看谁能举一反三。”一席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个个跃跃欲试。
讲评活动应该周密安排,精心布置,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要分别对轮到讲解的学生,听讲解的其他同学和教师本身规定严格的具体的要求。
  1. 对讲解成语同学的要求:(1)将所准备的成语写在黑板上,书写要规范工整,(2)对成语中的每个字都注音,并释义,(3)把成语读一遍,读音要准确,(4)解释整个成语的词意,(5)就所写的成语口头造句,(6)找出与之相近、相反的成语书写在黑板上,再读一遍,(7)对近义、反义成语逐个进行讲解,(8)领全班同学朗读黑板上的所有成语,(9)请全班同学自由评议。
  2. 对全班其他同学的要求:(1)认真看板书,(2)认真听读音和解释,(3)认真记笔记,(4)向讲成语的同学大胆提问,(5)对讲成语的同学进行评议,(6)课后识记以至运用。
  3. 对教师的要求:(1)认真听完看完全部活动,(2)在学生讲评结束后,要根据大家的意见实行五分制评定。对成绩突出者,适当奖分,以资鼓励。如准备认真,口齿清楚,板书工整的打五分,表达突出(有独创性),遍受赞誉者,再奖一至二颗“红星”。对态度较差,未达要求者,要酌情扣分。如未作准备的,或缺讲的,扣四至五分,马虎敷衍的,扣三分,写错字或对同学的疑问不能解答的,酌扣一至二分,(3)对积极提问,认真听记,踊跃发言者也打五分,(4)出好成语反馈的试卷,跟踪检查效果。
  • 实验效应
一学期讲评成语训练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活跃思维,丰富词汇,扩大知识面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经过讲评成语训练,不少同学养成了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多数同学感到,本来对一些词语总有点枯草杆菌模模糊糊,似懂非懂,通过讲评活动很快克服了不求甚解的毛病,并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词语。平时较胆小的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还这样写道:“我平时说话都紧张得脸发烧,走上讲台更是脚都发抖,心‘怦怦’地像要跳出来,现在由于事先有充分准备,硬着头皮讲下去,没料到效果还不错,当听到大家的掌声时,心里就象喝了蜜糖一样。”可见这种讲评成语的训练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发言从容、自如、不受气氛、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参加,变个人讲练为互相切磋的生动局面。
由于讲评成语的形式容易激起学生的情趣,因而使这种活动处于乐教乐学的气氛之中,更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一次有位同学一上台就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故事,然后引出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都鼓掌、欢笑着议论:“哦,这个成语原来出自这么一个有趣的典故啊!”有的还举手补充发言:“项庄舞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课堂上气氛活跃,于是,讲解的同学带着一种成功的欢乐离开了讲台。全班同学就在这种毫无负担,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有趣,学有所得。这正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让大多数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欢乐’中‘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采用一分为二评价法,让其在自己的讲述中感到某种‘成功的欢乐’,受到鼓舞,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情趣和欲望,逐步进入到一种乐讲的境界。”
  • 大大积累了词汇,拓宽了知识面。
在期中,我用抽查的方式,对任教两个班学生所讲评成语的掌握与巩固情况进行了测验。测验结果:初三(1)班及格率达85.5%,优秀率达10.35%。初三(2)班及格率达88.64%,优秀率13.64%。从答卷中可见,大家普遍注意了近义词、反义词,举一反三,大大扩大了词汇量。如有一位同学写“惴惴不安”这个成语时,连举近义词五个“坐立不安、坐卧不宁、坐卧不安、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反义词两个“安之若素、泰然自若”。而且还指出“七上八下”的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并列举成语中重点的词一一作出解释。还有一位同学在写“自惭形秽”时,举出近义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反义词“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等。而在写“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时,除介绍典故以外,还注出了出处史记。一学期来,据不完全统计,人积累词汇量初三(1)班为约288个,初三(2)班约为290个。由此可见,这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词语,实实在在地听讲训练。
  • 强化了书写规范、查阅字典等方面的训练。
学生上台写成语,讲成语,读成语,用成语,既是对书写笔顺规范的督促,又是对学生语言文明礼貌的检测,既提高了“听说”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平时写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可在上讲台板书时,都写得规规矩矩。若笔顺有误,当众纠错,就使全班同学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身边的资料虽然很多,但由于不肯勤查阅,不敢问人,不会运用,平时碰到一些这词只凭主观臆断,不去寻根究底,而将错就错。通过这一训练,逐渐养成了查字典、翻资料、多请教、辨疑难的习惯,初步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
  • 锻炼、提高了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
每次讲评成语,不仅是个人以“说”为主的多方面能力训练,而且是一种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的群体活动,因而使大家都得到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锻炼。“讲一次收获一点,评一回提高一步,从而增长才干。”这是同学们共同的体会。确实,当进入到学生自己进行质疑问难,寻找答案时,这便是学习上的一个飞跃,一次深化。从自我评价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争强好胜的欲望。为了讲好成语,就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多方查阅资料,背得滚瓜烂熟,想一鸣惊人,获得赞誉,为了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听,找理由,查依据,讲出个道理来。因此,在读讲和评价过程中,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评价能力,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 在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有机地带动了“读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现,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听人家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由于讲评成语的活动坚持听说读写相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带动了“读和写”。如我在讲变色龙一文时,在分析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时,很多同学都会用“媚上欺下”、“趋炎附势”、“奴颜婢膝”等成语来概括。在平时课文阅读中,还能注意用成语进行评注,并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朗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在写作中,也能注意运用成语,使文章更为简练、生动。曾有一位同学高兴地告诉我:“这个讲成语活动真好,以前写文章时,要表达一个意思,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汇,写不清楚,只能啰啰嗦嗦写上一大堆。现在不同了,我胸中有很多成语,随时可用,比如要表达景象丰盛、众多,使我大开眼界等,只要用上一个‘洋洋大观’就足够了。”这可以说是绝大部分同学的共同感受。
总之,我认为坚持课前五分钟讲评成语并使之系列化,是使听、说、读、写基本训练落到实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激发学生情趣,使之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一种可行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活滋味-激活思维-乡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灵魂
下一篇:高中语文论文:谁的“朱颜”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