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浅谈鉴赏诗歌的几个环节-新教材诗歌教学的一点体会    发布时间:2019-08-02 12:21:02
浅谈鉴赏诗歌的几个环节-新教材诗歌教学的一点体会

新教材第三册选入了大量的诗歌,突出了新教材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时也对中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初步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以优美精炼的语言,新颖精致的结构,隽永悠远的意境让世人为之倾倒。然而文学素养不深,鉴赏能力不高的中学生在读诗词时往往体验不出个所以然。如何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笔者就诗歌鉴赏的几个环节谈谈一点体会:
鉴赏诗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审美过程,下面就按三个环节分别加以说明。
(一)物境.情境.意境—鉴赏的切入
诗歌,是诗人借某些意象的创设和组合以寄托和抒发情感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是有感而发的。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感于物而动”(礼记·乐记),陆机,刘勰也都认为诗歌是大自然美景或四时变化而感召的产物。诗人在创作中把丰富的内心情感外化到自然景象以寄托心志。由此我们借王昌龄提出的诗歌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来分析。物境既意想,是诗人借以寄托心志而选择或创设的景象。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情境既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意境则是情境与物境相交融的境界,是物化之情与情化之物升华的结晶,是诗人所致力追求的和鉴赏者所需感受的一个美感层次。意境和意象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有区别,意境是意象的总和。意象是具体的,局部的,是组合意境的单元,意境则是整体的.抽象的。因此,中学生鉴赏诗歌首先从意象(物境)入手,经过精心琢磨意象而深刻体会融入景象的情境.感受情景交融而产生的意境。
如杜甫的诗登高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先,我们着眼于木叶及江水这两个意象,体会它们茫茫无际,萧萧而下及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特征(此为物境),从而感知诗人那种对韶关易逝,年老病多,青春不再的无奈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意(此为情境)。这样,一个悲凉,孤愤.无奈.伤感的意境便烘托出来。又如王维诗山居秋暝中的“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雨后清新的山岱,一尘不染的松林,皎洁无暇的月光穿过树叶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此物境渗透出诗人脱离尘世,寄托山林的优雅情境,物境情境交融又让鉴赏者融入清新.幽雅.明净.闲适的意境之中.陶渊明的饮酒诗.归田园居亦是通过平凡自然景物的白描式的描写,不肆造作不肆雕饰,不仅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而且烘托出了一个高洁的,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灵魂的情愫,这情愫的映照,又使自然之美更加醇厚,它所表达的意境,不仅引起人们深厚的美感,而且给人以遐想。
从创作的角度,王昌龄有经典性的阐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去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神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亦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也。”创作的规律如此,审美鉴赏的规律也如此,以皎然在目的意境推向秒眼藐远的情境.意境,这就是对中国诗歌审美感受和鉴赏的要旨。
(二)味之无穷——鉴赏的延伸
如果从叙事情节的角度谈诗,既是比较简单的,但诗以意象营造意境,颇具情趣,好的诗歌往往令人玩味无穷回肠荡气,诗的神韵在于品,味不同于饱,审美不同于功利,需要审美者细嚼慢咽。世说新语·文学写到阮孚论郭景纯的诗“林无静物,川无停流”时曰:“泓净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形神超越。”阮孚品出了郭诗的真味。我国古代烹饪大师伊尹论烹饪时云:“鼎中之变,精妙之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这与品位诗词颇有共通之处。陶渊明的诗是个典型的例子,“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用如此平淡的笔调,朴实的语言描绘恬静幽雅的田园风光,却意韵隽永,含蓄蕴藉,清幽高远,他的平淡是领悟人生的悠闲,他的自然成了至高的趣尚。正所谓“发纤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浅谈鉴赏诗歌的几个环节-新教材诗歌教学的一点体会司空图教人读诗也说:“读诗须识味外味,要见语少意多,句穷篇尽,目光中恍然剔有一境界意思,而其妙春,意外生意,境外生境,风味之美,悠然甘辛酸咸之表,使人千载隽永,常在颊舌。”由此,我们品位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黯然神伤,“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愁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悲怆苍凉。
(三)思与境偕——初探诗人的思想哲
诗言志,诗人的处世哲学.人生观.世界观无不在作品中流露,我们鉴赏诗,最终是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如: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王羲之反对老庄的生命无为的处世哲学,唱出“人生如梦”的苏东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始终不能走入陶渊明的精神避难所“桃花源”。众多诗人虽以丰富鲜明的个性感召读者,然而亦有许多共同的人生轨迹可寻,如果我们年能总结一些诗人精神特质的相似之处对中学生鉴赏诗歌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以陶渊明为例,年轻时,同绝大多数文人一样抱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正统儒家积极入世的心理,欲施展平生抱负而“兼济天下”,而当其认清官场的黑暗,或在政治上受排挤而失意之时则采取避世态度,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并且构想一个千百年来收容千万个失意文人的精神乐园——桃花源,在此中乐天安命,超然物外,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最朴素的本原。“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如此自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又如此超脱。由陶渊明而推及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无不在自身儒家价值观体系瓦解后走入道家无为的人性哲学,或禅宗的心灵涅。

审美诗歌,从诗的美感体验到诗人思想哲学的探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学生若能通过诗的物境.情境.意境来鉴赏诗歌,并体会味之无极的神韵,从而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思想智慧,那么中学生的鉴赏诗歌的能力必定大大提高,并将达到一定的境界。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高中语文论文:浅谈合作学习
下一篇:浅谈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