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规范 发布时间:2019-06-26 10:21:33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英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三)目录。
(四)正文。
(五)注释。
(六)附录(附图)。
(七)参考文献。
(八)致谢。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采用A4纸。
(一)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 cm
下(B):2.5 cm
左(L):2 cm
右(R):2 cm
装订线(T):0.5 cm
装订线位置(T):左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多倍行间距1.25。
(四)页眉、页脚设置
页眉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字,居中放置,页码从正文第1页开始,格式如:1,2,3……页。封一、封二和目录页码设置为“I、II、III、IV”。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题目,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行前后各空1行。
中文摘要:“摘要”二字在第二行居中位置,二字之间可空一字符,一级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行前行后各空1行。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2字符,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35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行前空2字符,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三字可加粗。关键词一般在3—5个之间。
3、封二(外文摘要)
英文题目,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行前空1行。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英文单词(Abstract)在第二行居中位置,一级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行前行后各空1行。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接英文摘要内容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Key words)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4、目录。
“目录”二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二字之间可空一字符,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行前行后各空1行。
插入-引用-索引与目录,要求三级目录,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设置值为1.25。目录内容包括:摘要、Abstract、前言、三级标题、结论、参考文献等。
(二)正文(>8000字)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加粗。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末尾不加标点。
一级标题(包括摘要、Abstract、前言、结论、参考文献等,不编序数)序数:一、 二、 ……;
二级标题序数:(一) (二)……;三级标题序数:1、2……;四级标题序数:(1) (2)……;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不空字符。
标题字体:黑体。一级标题字号:三号居中,行前行后各空一行;二级标题字号:小三号,抬头空2字,行前后各空0.5行;三级标题字号:四号,抬头空2字;四级标题:小四号,抬头空2字。各级标题末尾不加标点,如果标题太长而转行,则标题末尾应加句号。
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
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8、表格和插图。
(1)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2)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三)注释(≥5)
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每页重新编号)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连续编号),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①],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而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
注释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不要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作为注释通常放在页下,用①②……标识序号。注释中提到的论著保持通常格式,比如:
上页注释①关于平城人口数量问题,李凭认为道武帝时期迁入雁北的人口有150万,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总量并无增长,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状况”(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4页)。
(四)附录
“附录”两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附录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五)参考文献(≥15)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用数字加方括号集中列表于文末。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是:1.引用文献原文需要在正文中标出序号与页码(如:“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251),文后参考文献中不出现页码项;2.引用参考文献中的观点可以只标出序号或者序号与页码同时标注(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3.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内容,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放置,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正文后接“参考文献”不分页,行前行后各空1行。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左对齐,悬挂缩进2字符。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 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六)致谢。“致谢”在“参考文献”内容之后,插入分页符,另换一页。“致谢”并非必要项,如有必要,可在答辩之后,在定稿中加上。
经济与管理学院
①关于平城人口数量问题,李凭认为道武帝时期迁入雁北的人口有150万,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总量并无增长,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状况”(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