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23 09:14:27
法制教育征文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普定县补郎中心小学教师:方维伦
 
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小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素质,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长远方针和百年大计。同时,搞好了小学的民主法制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千家万户乃至全社会民主法制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把握好法制教育的心理目标:提高法制认识;形成法制情感;养成法制行为习惯。
法制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有不同的目标,例如:从内容的角度可有:了解、熟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目标;从形式的角度可有:影响法制教育的方向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法制教育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制定法制教育目标要考虑小学生心理内化和身心发展等诸多因素,确定相应的法制认识目标。例如:小学生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可能难以理解,但我们完全可以把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规矩作为法制认识的目标。从小形成基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评价能力:不偷窃、不伤害他人身体等等。根据法制认识的目标,提出相应的形成法制情感的目标,使小学生从小就忌罪如仇,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有很强的内疚感。使学生最终能形成依法办事百折不挠,抵制犯罪毫不动摇的坚强的法制意志。法制教育最深层次目标应该是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形成有法必依,守法必严,执法必公(公正)的性格特征,使在他们的意识中形成的法制情感付诸于行动。
  • 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阵地,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引导学以致用。
首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因此,在学校养成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把法制教育渗透其中,进一步丰富法制教育基地。如在学校对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适当地带领学生参观看守所、少管所、劳教所等一些法律教育基地,以案析法,达到教育功效。又如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为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国旗意识,学校每学期都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项非常庄严的仪式,有法律规定,从而在升旗礼时能严肃认真,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和校规、班规教育时,能与学习交通安全法、刑法等法规相结合,教育学生在校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个好公民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其次,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的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意识和言行中。要经常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苗头,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规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与违反校规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小错不改就会酿成大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使学生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如何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等一系列机制,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和健全。只有确保法制教育基地的正常运作,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为小学生法治实践提供一个长效、有序的稳固平台。最后是开办法制学习园地,制作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利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如组织学生观看“交通事故”、青少年犯罪警示录、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等图片展览,聘请法制辅导员给学生作报告,帮助学生认清守法与违法、美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增强抵御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
  • 充分挖掘渗透在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要初步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中高年级要知道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懂规则、守礼仪,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法律教育同样不可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者一定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教育性,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保障。教材中很多亲情的描写无不都在暗示着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学生在充分体会亲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理解报答亲情,长大后更好的赡养父母。语文课上文质兼美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自然、优美的画卷,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无不牵动着孩子们的心。教育者也可因时教育,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资源,破坏清洁的自然环境,同样这些美好的事物就会烟消云散,反而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和不幸。任何捕杀、捕捉动物的行为不仅可耻,而且违法;任何滥伐森林、滥采矿石就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破坏生态的平衡。自然不允许这样做,社会不允许这样做,有了法的存在,人类才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另外,道德与法治教材就是最好的法制教育课堂,在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中,教育者就应告诉学生什么是规则,规则就是法,法就是规则。规则可以方便人们的行为,有利于正常的生活秩序。家庭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有规则,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是在一定的约束下运转的。从小我们都必须遵守规则,并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定规则:上课准时到,独立完成作业,上下楼梯靠右行,去超市排队付款等。在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一开始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好教材。各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都渗透有较多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找到切入点,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因此,只有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恰当的把握尺寸,才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高年级小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接触外界事物较多,他们正处于童年向青少年的过渡时期,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较差,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黄色书刊、影视等暴力文化的影响,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校应多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讲座(或知识抢答赛);“交通安全事故”图片展览;“禁毒教育”图片展览等。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2.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营造青少年维权氛围。通过活动推动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公安部门应联同工商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网吧等进行专项整治,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等。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使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同时,加强联系,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在校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和有劣迹的社会人员的帮教、监管工作。
总之,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曾经有位名人这样说过:“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是“人”是“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人”不是“才”,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危害,是“才”不是“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育“人”才是根本,因此把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课程深入到小学教育中,是社会的需要、是家长的需要、更是学生自己的迫切需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立足生活 超越现实 ——浅谈对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的认识
下一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