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品德课堂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3 09:19:29
小学品德课堂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研究

 
摘要:小学品德课堂情境体验课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自我总结、分析,继而进行自我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形成,因此,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品德课中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实现“自我教育”:巧妙导入,萌发体验;激情染情,感受体验;以生为本,自主体验;渲染情景,强化体验;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关键词品德课堂;情境体验
 
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体验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活动中,指导道德行为,深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实现“自我教育”。
小学品德课堂情境体验课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自我总结、分析,继而进行自我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形成,因此,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品德课中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巧妙导入,萌发体验
常言道“好戏看开头”。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小学品德课的新课的导入,对于整节课来说,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导语情境创设,往往像磁石,紧紧地把学生吸引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情感体验的熏陶,获得知识。
如教学三年级集体的温暖时的导入:
(一)实验演示,引入情境
1、教师演示磁铁吸铁钉的实验。
2、思考: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如果把小铁钉比作同学们,那么磁铁就是什么? 
3、小结:如果每个小朋友能紧紧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那这个集体肯定很温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集体的温暖。
板书:集体的温暖
该教师能根据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又以感性认知为主,同时又根据本课教材情感色彩的特点,从演示直观形象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产生直觉情感“集体的温暖”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像上面的情境导入,或猜谜语、小品表演、模拟活动等的引入,萌发儿童参与体验的欲望,引他们认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进一步“学会生活”,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
二、激情染情,感受体验
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无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调控的主导作用。因为情感是体验中必具的因素,没有情感体验的基础,再高明的教学艺术都将苍白无力。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生活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能够诱发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在教学中我尽情的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给予充分的表现机会。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所以品德课程注重的是体验、感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我在教学我们手牵手中,设计了两个模拟活动——“盲人跨凳子和单手系鞋带”, 学生动情地从不同角度述说盲人的不便与痛苦,尤其是“盲人”在路上或碰到墙上或摔在楼梯上,可谓苦不堪言,从内心体会到残疾人,他们每干一件事,是那么的不容易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气氛异常热烈,学生积极投入参与模拟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滋味,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唤起他们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
三、以生为本,自主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应该是给学生带来快乐、唤醒自我、积蓄力量的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体验出一定的道理。
 “走进社会”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例如,我在教学我家的“收支”本时,以生为本,让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庭生活消费状况、课内制定家庭收支现状计划书、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家长与学生紧密配合。以学生的课前调查、课堂上的体验交流和感悟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和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知道做家庭的小管家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理财,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自己切身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及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引发他们对家庭合理消费的深入思考,从小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为他们学会家庭生活打下基础。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尊重了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习成为体验、经历的个性化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四、渲染情景,强化体验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各环节,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如我教学我们手牵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盲人的生活,我让学生蒙着眼睛跨凳子。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便与苦恼,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帮助,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只有强化重视体验,让学生走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
又如我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验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五、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能把学生的独特体验迁移到升华情感,这无疑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因为情感升华是情感起伏的高潮,是形成课堂情感运动的制高点,这种升华使情感旋律中的理性色彩更加鲜明,使感情更为强烈与深刻。
例如,我在教学小洁的故事时: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唱歌和朗读让学生体验美好的情感,升华助人的思想境界;通过学习“感动陌生人”的两个报道和和观看5·12抗震救灾视频让学生更加理解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领悟人在社会中生存,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需要互相扶持帮助的;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也会乐于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能使社会更美好。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对话,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促进了学生体验的深化,达到了感情升华的目的,将道德情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内化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总之,在品德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形成道德品质意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体验既是品德课堂教学的目的,又是品德课堂教学的手段,进而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徜徉在体验的海洋里,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2]广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广东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4]广东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5]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广东教育学会编  2010年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德治与法治教育论文
下一篇: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新课导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