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关注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06 21:15:27
本科毕业论文:关注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张 琨[1]
(1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金华 321004)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自己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父母一方或他人到位监护的15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目前我国有2290万[2]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成败兴衰。让这些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 ,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是家庭、社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社会环境
1. 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长。作为 一 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子女身心的健康成 长 离不开父母的用心呵护和教育,正常的家庭生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然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 不少家庭夫妇双双外出打工, 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家里 。因缺乏应有的家庭温暖及有效的家庭教育, 致使该群体各方面的问题凸显。
2. 留守儿童现状
(1) 性格存在一定缺陷: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一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2)心理素质偏差: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学习接受能力有限: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4)思想品行不高: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 + 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
(5)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3.与普通孩子教育的异同点
(1)都需要长期开展道德教育。
康德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道德教育使人摆脱动物性 ,升华意识 ,是使人能够称之为人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有道是 ,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知识和能力恰恰发端于思想品德的母体。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向,而是整日琢磨不劳而获赚大钱,偷奸耍滑捞天下的人,决不会有求知的动力和奋斗的热情。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品德与学识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品学常常兼优,而卑劣多半与无能相伴而行。为善者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立而力犹想不及;为恶者如小马下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对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 ,特殊之处即在于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精力旺盛、好动逞强好胜心切。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中的光辉与丑恶总是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每一个人,这对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未成年人影响更大。所以需要我们深入持久地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把德育教育植根于处在萌动期的孩子心中,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先从尊重和体验开始。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主人地位,就是要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 ,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 ,孩子也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说教。另外,父母的过度限制或保护,还在悄悄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孩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谈不上培养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格。而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多以鼓励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即使碰到他们拿不下攻不克的难题也是要积极指导,应该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而教师只需要尽到引路的作用。但是正视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也不能 “拔苗助长”,违背未成年人的生长规律 ,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要深入了解孩子们 ,根据他们的天性来进行教育。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他们 ,了解的前提是尊重,否则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 ,走错路 。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时 ,要采取易于他们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道德教育不是你说我听 ,而是让未成年人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让他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 ,对自己的所为进行控制。只有他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认识。这里不妨使用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创立的道德两难法[3],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问题,并无时不刻的教育,这样的话会去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未成年人获得 “知”的过程 ,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未成年人的体验,这是未成年人认知的重要来源,也是未成年人建设的重要方法。经验表明,高尚的感情、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 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经验同样适用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既要向未成年人讲道理 ,更要注重实践经验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既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又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 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动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 、发展知。
就整体看,目前不仅是留守儿童,而且城市孩子一样,都存在体验不足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未成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 ,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他们接受新事物快 ,他们明白父母的心愿 ,在你的说教中,你说上句 ,他就会把你要说的下句讲出来 ,他们早就从大众媒体上知道那些道理了,不用你讲。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 ,他们的信息依旧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依旧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 ,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好品德对他们来说 ,仍然遥远 。因此当老师对他们讲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靠右行等等 ,这些习惯在他们的脑海里往往是空洞的。
在体验方面,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 “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追求 ,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对此,他做过很多精辟的论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是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随手拈来,都是活书 ,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4)对未成年人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尤其是少年 ,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好学善仿,辨别是非能力差 ,可塑性较大等特点 ,对他们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城市孩子与留守儿童又有不同点,目前处于农村地区的孩子们,缺少了解法律的机会,每日随着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违法犯罪相对于城市少很多,但是遇到违法犯罪的事情却显得手足无措。城市孩子面对的情况相比之下就复杂一些,因此他们对法律的意识也会更强烈。所以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力度因视不同地方投入不同精力,但是都不能放松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5)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个世纪年代后半期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再度滋生蔓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现了新的青少年犯罪高峰。如果追寻每位劣迹青少年的犯罪历史和初始不良行为的形成 ,几乎都受到过社会不良风气和黄、赌、毒现象的感染。这虽构不成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但都是重要动因。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黄色文化的客观存在,如一些不法经营者贪图眼前利益 ,借助开办游戏厅、歌舞厅、录象厅、电话信息台、网吧和兜售黄色图书音像制品等形式,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 ,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另一方面是正面的传统教育形式的枯燥乏味。现实中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处于主导地位。不良社会影响,使这些年龄尚小,涉世未深,分辨是非能力差的未成年人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导致心理畸变 ,理想被严重扭曲,纯洁心灵遭受毒 ,价值趋向陷入不能自拔的裸区,神生活空间被狭隘、片面、空虚、颓废所充斥。超前消费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欲望日渐增加,当他们的欲望因受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时,从而无视社会公德和法律的规范铤而走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村中个体经营方兴未艾,中小学周围网吧、酒吧、游戏厅、歌舞厅林立。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有关部门又没有对这些网吧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得“ 黑网吧”泛滥, 未成年人只要有钱就可轻而易举地进出网吧,很多孩子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上网不仅打游戏而且还会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性这个东西都很好奇。笔者寒假回家在乡下宾馆住宿时都会看到中学生情侣双双出入宾馆而宾馆老板都不闻不问。现在许多未婚先孕的现象很多,在中学生中也有不少例子,农村里的孩子若发生了这类事情,双方家长都会让其放弃学业去结婚。如此小的孩子却早早的做起了爸爸妈妈,不得不说家庭和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德国,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豪的说德国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在德国,每一个公民都有教育其他家庭孩子的义务与权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1)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不可缺少的老师。家庭教育如此重要却不是没一个家长所能意识到的,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的家长。他们大多家庭意识淡薄,所以急需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你在生产岗位上责任所么重大,多么富有创造性。都要记住,你的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事情等你去做,那就是去教育你的孩子”作为父母,并不是使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还要注重他们成长过程中其他更重要的问题,即使在外工作,应该多给孩子打电话和他们聊天,还有就是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他们。笔者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包括笔者自己(情况相对好很多),成功失败的例子很多,成功的小孩父母往往就是多了一些关注,而有的孩子却注定重走父母的道路。
(2)政府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
孩子们的教育经费以及教师的待遇问题也决定了孩子们的命运,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可是孩子们想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却只能望而退步。并且能否吸引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个问题,能否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4]”便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也对孩子们成长有帮助。取缔“黑网吧”游戏厅等组织,并建设大量的活动设施,开展丰富的活动也有助于孩子们成长。
参考文献
-
西江教育论丛 2008年第3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理性思考 林锦霞
-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J] .人口研究, 2005 ( 1 ) : 29 .
(3) 刘万伦,田学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P70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版
(4) 刘允明.关爱农村“ 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 3 ) : 29(7):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