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    发布时间:2019-04-07 09:27:33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
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明白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意识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感恩不但是美德,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翻开现行品德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感恩教育的内容被相机编排到各个年段,呈现出分层实施,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在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呢?
    一、主题选择:照顾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
    细细梳理品德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中,沿着一条纵向的线轴,即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不断加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就应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中准确选择活动主题。
  1.认识家庭,感恩父母——感恩教育的基础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欢乐的源泉;家,烙印着童年多少回忆,洋溢着父母多少关爱。在感恩教育的纵轴中,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因为家庭是一个小社会,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庭与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面对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将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关爱、抚育的辛劳,学会初步的自立,具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从而激发学生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
  如,在教学我们长大了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开展调查、采访活动,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学生体察到了父母的辛劳,他们对于家庭的责任,也感受到了父母对于自己的关爱。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要主动为父母分忧,从而培养、建立他们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并在课后安排了实践活动:做一天临时家长,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柴米油盐和家务安排。由此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感悟父母之恩深似海。
  2.融入集体,感恩朋友——感恩教育的迁移
  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塑造独立人格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的孩子在上学初始,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不能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与同学不能和谐相处。这些问题常常使许多班主任感到棘手。在品德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去学习人际关系的规范,懂得欣赏同学,关心伙伴,感恩朋友。
  如:一年级下册的小手拉小手,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校园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爱与被爱,互帮互助的温情。真诚的感谢将会获得朋友更多的帮助。
  3.心有博爱,感恩社会——感恩教育的升华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交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我们的孩子离开学校、离开家庭,同样需要走进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认识,以此来加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懂得用自己的宽容心、关爱心去融入社会,感恩社会。
  如,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 “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视频资料。以这种具有震撼力的、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具有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英雄”有一初步的认识,由此同时激发孩子内心深处那份最真、最纯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的美好愿望。接着展示学生收集的许多普通工人辛苦工作的图片和资料,直观地了解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最后组织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社会上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知道他们的成就,明白他们的付出。让同学们深深地懂得:社会上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帮助,只有心存博爱,才能感恩社会。
    二、活动实施:根植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此,感恩教育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实施。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补充教材“学会感恩”单元第二板块“感恩”这一环节时,做了一次“亲情小测试”,要求学生写下在他们静静思考后,想到的生活中最爱、最亲的五个人,然后逐一划掉。一次取舍,真情领路;再次割舍,情如泉涌;三次割舍,泪如雨下……这种割舍之所以这样不忍,这样揪心,正是源于那写下的五个人是学生生活中的至亲、至爱,孩子的心灵在生活体验中被深深震撼了。这时,老师讲述:“当爱包围在我们身边,我们往往习以为常,感觉不到,不知道去珍惜。有时候还会与他们赌气,让他们牵挂,让他们伤心……孩子们,不要等到来不及,不要等到一切成空,就在现在,把握住我们忽略的亲情,在与亲人同行的路上,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由此,感知恩情这一教学目标可谓水到渠成。
   三、活动延伸:融入学校整体德育活动
    感恩教育不但贯穿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延伸。通过班级主题队会、体验实践活动、学科人文渗透等渠道,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只有“用爱来交换爱”学生才会真正地学会感恩,快乐生活。
  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中父母的疼爱现在的我能做什么等几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的感恩主题系列活动:
  1.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3)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 (4)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5)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2.开展征文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等等。
  3.举行主题队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1)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2)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3)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体验教育活动:
  (1)“一日护蛋”(开展“一日护蛋”活动,让每个学生上学时带一个鸡蛋,除上体育课、文体活动课以外,必须全天随身携带,放学前交流“护蛋”体验,通过这一有趣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2) 观看剖腹产手术录像(通过画面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位母亲勇敢地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这一生动的画面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养育儿女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艰辛。让学生看到:创造一个生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还要历尽千辛万苦。)
  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启迪智慧,产生力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品德课教师,我们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更要关注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下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我的生活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