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9-04-08 12:07:29
小学德育论文: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分享
 
摘要:儿童在“ 品德与社会” 课程中所获得的“ 社会认识的知性” 和“ 人的道德性, 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认识到, 学生只有在与各种各样的人、环境相互作用中, 了解各种人的想法和生存方式, 才能产生对生活的关注及期待。并且,在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建立的合作、理解与协作的机制和系统中, 所产生的道德观念也是互动的、开放的, 而这正是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情境。也就是说,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道德学习的条件。
关键词: 品德学习      生活情境      学生
一种好的习惯, 一种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态度及行为的形成, 并不孤悬在社会情境之外, 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分享, 并增加师生、家长的互动, 真正让家长和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 弱点” , 在生活中发展自己, 在发展中生活, 这种可持续的建构, 不是儿童能独自实践和完成的。
从宏观层面上讲, 首先我们面临的课题就是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如何构成协助关系, 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因为在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同时, 也要让生活作为一种系统和机制接纳课程。我们需要走向和回归生活,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但实现它们的前提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悦纳。因此, 我们需要把家庭、学校和社区所构建的共同体看作德育课程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还缺乏相互协作、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家庭、社区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圈, 也是渗透道德价值的道德实践场所。所以, 我们希望让儿童能感受到这一点,走进社区, 接触更多的人、事、物, 以孕育他们的梦想。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中, 所构建的实践活动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连续的、多边的。
比如, 展开“ 父母关心我成长” 的学习内容时, 我们一位老师结合妇女节开发教材, 开展了“ 感恩三月” 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亲手制作爱心贺卡,结合平时妈妈对你的关爱,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卡上。附上学校的活动初衷由学校统一寄往母亲手中。妈妈们看到孩子对自己的爱于是欣喜至极,在这样的情感互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又提升一个层次。
再比如, 在“ 品德与生活” 课中, 我们希望学生从小学会合理的饮食, 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等。学生在课堂上知道了如何合理饮食的科学知识, 可在现实生活中做饭的是家长。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 真正让学校中获得的知识、认识迁移到生活中, 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 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的一位老师, 就让学生带来家长做的饭, 让学生评价, 回到家中向家长提出建议。家长很感激我们的老师, 真正在帮助学生健康地过好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正是通过对孩子的期待, 培养孩子心中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家庭和学校的协作, 使儿童得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认识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儿童和孩子们的妈妈都获得一种理解和沟通。
在具体操作活动中,比如, “ 春游带什么” 这个话题的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健康的春游。当老师虚拟“ 智慧小超市—春游的准备” 这样一个情境, 让学生根据需要选购纸卡上的各种物品时, 学生的兴奋点是“ 物” 本身, 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游戏中, 缺乏真实的感受。他们把生活智慧当作一种纯粹的客体来对待, 没有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当老师选择了“我们班要组织去玉苍山春游, 我们需要带些什么” 这样一个真实的命题时, 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 解决的是即将实践的生活问题时, 学生也转为了生活中的主角, 认真地思考起真实的生活了。他们设计了自己的“ 出游物品清单” 。因为这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课堂交流、交流修正的基础上, 学生回家和家长交流和商量。
同时, 在家庭、学校和社区建构的一种协作的共同体中, 成长的不仅是儿童,还有我们的家长和教师, 大家都在生活中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说, 只有通过开放的教育环境, 才能使学生“品德与生活”真正向生活拓展, 德育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如何让家庭、学校和社区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是个有难度的问题, 但是我们学校要努力争取主动, 充分考虑现在的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 学校要发挥主体性, 搭建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努力创建一种合作关系, 更好地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 构成一种良性循环, 改变德育课程的形象,推动德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  [1]思想教育理论  2005.6  上半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