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9-04-08 12:07:29
小学德育论文: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分享
摘要:儿童在“ 品德与社会” 课程中所获得的“ 社会认识的知性” 和“ 人的道德性, 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认识到, 学生只有在与各种各样的人、环境相互作用中, 了解各种人的想法和生存方式, 才能产生对生活的关注及期待。并且,在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建立的合作、理解与协作的机制和系统中, 所产生的道德观念也是互动的、开放的, 而这正是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情境。也就是说,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道德学习的条件。
关键词: 品德学习 生活情境 学生
一种好的习惯, 一种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态度及行为的形成, 并不孤悬在社会情境之外, 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分享, 并增加师生、家长的互动, 真正让家长和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 弱点” , 在生活中发展自己, 在发展中生活, 这种可持续的建构, 不是儿童能独自实践和完成的。
从宏观层面上讲, 首先我们面临的课题就是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如何构成协助关系, 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因为在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同时, 也要让生活作为一种系统和机制接纳课程。我们需要走向和回归生活,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但实现它们的前提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悦纳。因此, 我们需要把家庭、学校和社区所构建的共同体看作德育课程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还缺乏相互协作、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家庭、社区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圈, 也是渗透道德价值的道德实践场所。所以, 我们希望让儿童能感受到这一点,走进社区, 接触更多的人、事、物, 以孕育他们的梦想。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中, 所构建的实践活动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连续的、多边的。
比如, 展开“ 父母关心我成长” 的学习内容时, 我们一位老师结合妇女节开发教材, 开展了“ 感恩三月” 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亲手制作爱心贺卡,结合平时妈妈对你的关爱,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卡上。附上学校的活动初衷由学校统一寄往母亲手中。妈妈们看到孩子对自己的爱于是欣喜至极,在这样的情感互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又提升一个层次。
再比如, 在“ 品德与生活” 课中, 我们希望学生从小学会合理的饮食, 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等。学生在课堂上知道了如何合理饮食的科学知识, 可在现实生活中做饭的是家长。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 真正让学校中获得的知识、认识迁移到生活中, 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 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的一位老师, 就让学生带来家长做的饭, 让学生评价, 回到家中向家长提出建议。家长很感激我们的老师, 真正在帮助学生健康地过好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正是通过对孩子的期待, 培养孩子心中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家庭和学校的协作, 使儿童得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认识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儿童和孩子们的妈妈都获得一种理解和沟通。
在具体操作活动中,比如, “ 春游带什么” 这个话题的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健康的春游。当老师虚拟“ 智慧小超市—春游的准备” 这样一个情境, 让学生根据需要选购纸卡上的各种物品时, 学生的兴奋点是“ 物” 本身, 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游戏中, 缺乏真实的感受。他们把生活智慧当作一种纯粹的客体来对待, 没有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当老师选择了“我们班要组织去玉苍山春游, 我们需要带些什么” 这样一个真实的命题时, 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 解决的是即将实践的生活问题时, 学生也转为了生活中的主角, 认真地思考起真实的生活了。他们设计了自己的“ 出游物品清单” 。因为这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课堂交流、交流修正的基础上, 学生回家和家长交流和商量。
同时, 在家庭、学校和社区建构的一种协作的共同体中, 成长的不仅是儿童,还有我们的家长和教师, 大家都在生活中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说, 只有通过开放的教育环境, 才能使学生“品德与生活”真正向生活拓展, 德育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如何让家庭、学校和社区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是个有难度的问题, 但是我们学校要努力争取主动, 充分考虑现在的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 学校要发挥主体性, 搭建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努力创建一种合作关系, 更好地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 构成一种良性循环, 改变德育课程的形象,推动德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 [1]思想教育理论 2005.6 上半月·综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