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19-04-24 08:31:3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良好人格的奠基课,是培养人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先导课。对人的成长起着启蒙作用。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于这门课却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改善活动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如下的改进措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生活性;活动性;注重课前(后)实践。
关键字:典型问题 解决措施 体验 生活 实践
正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社会生活,从生活出发,就是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课程的类型是综合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小学所有课程中,品德与社会课是良好人格的奠基课,是培养人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先导课。对人的成长起着启蒙作用。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于这门课却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活动目标不明确
评价一节课的质量,就要从教学目标开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全面考虑,不可有所偏废,在设计每一个活动时,都要有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进行分析思考,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并使自己的品质得到优化与提高,经常出现一些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课堂活动设计,在课堂上,开展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课堂活动就仅仅流于形式,活动主题不明确,目标不具体,虽然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但是仍不明确活动的目标是什么,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活动课只是老师娱乐课堂的一个方式。如在上左手和右手这一课时,老师设计了“吹气球”和“解气球”的比赛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结果学生在“解气球”时,有的学生用手砸,有的学生用小刀扎,还有的学生甚至用牙咬,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哄堂大笑,毫无纪律,也没实现上活动课的目的。
二、只讲知识点,不结合生活。
很多教师还没有对新教材的改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上课只是口号似的宣传,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学生并不知道学习的东西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并且排斥这种老师对于自己的“灌”。这种脱离生活的说教,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种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人处世道理的课程。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入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并且将生活带入到课堂上,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中,真正进入生活,解决问题,真正用心感受到所学道理。比如,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学会合作一课,如果只是单纯讲合作怎么好,怎么快乐,学生从中得不到任何真实的感受,并且课本上的例子过于生硬和疏远,如果在这里设计一个合作的游戏,透过游戏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或者通过同学自己说说自己与朋友合作的趣事,使学生意识到学会合作多么重要,多么开心的事。
三、活动深度不够,学生体验不到位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让儿童通过更多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体验生活,而有时候,老师设计的活动深度不够,学生体验只是浅尝辄止。如:四年级下同在蓝天下主题一,老师设计了“走进残疾人”的模拟体验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只是让学生闭眼,再睁眼,然后谈感受,结果学生体验不深刻,无话可说。
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当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当老师指名汇报时,这部分学生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个问题、一个活动,愿意积极参与与配合的仅仅是课堂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固定的人群。如在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课堂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希望学生能了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和爱国情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杀的人是谁这个问题上。这说明学生在思想上的课堂参与度也决定了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质量调研或奖励政策的诱导,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的教学上,他们认为:这些课能立竿见影见成效,品德与社会课只是一门小学科,考查科目,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有的学校在进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时,不注重学生平时思想表现和行为习惯,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分数。学生的品德及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品德教育落不到实处。
以上是我在品德与社会活动中所遇见与发现的一些问题。在较长时间的反思以后,我认为,要改善活动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如下的改进措施:
一、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教师应以学生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善于观察学生的生活,善于研究学生的特点,善于捕捉学生心灵的闪光点,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从自我的“成人世界”走进“儿童世界”,在儿童世界中感受儿童的需要、情感、认知和思维,并将这些所感所知进行积累和更深入的研究,使之融于教学内容中。如在教学我想有个家一课时,我出示“小鸟无家可归”的动画课件,给孩子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人们的呼唤与控诉,在课堂上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二、生活性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生活才能完成,脱离生活去培养道德会流于形式、虚空无效。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让课程回归生活,重视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质量,强化对学生生活的指导。如谢士芹老师在上我们共担当这一课时,她专门拍摄了平常在校园中拍摄一些照片(码头中心小学的校貌、二年级残疾女孩小丹阳、同学们帮小丹阳的场面…),通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体验到:在困难面前,我们要齐心协力、共担当。这样即回归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儿童将来奠定基础。面对他们的实际生活,孩子是积极参与、真情投入的,这就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活动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不要单一实用一种方法,是学生产生倦怠厌烦情绪。要设计一些贴合我们生活的小活动,例如在设计校园红绿灯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校园规则大搜索”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则存在的意义,有进一步进行“生死大逃亡”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最后又让学生“制定规则”。各种活动都恰到好处的在这一节课中呈现,这节课学生十分活跃,课堂气氛好,真正学到了本领。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五、注重课前(后)实践
1、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走出去感受社会、感受自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秋天的树叶,感受大自然的美,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大型柳编厂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亲自感受和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3、整合教材和生活中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添色。
教师能把教材和生活中的资源有机的整合。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如规则伴我成长一课,课后实践是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成一周的调查表,这样整合了教材和生活中的资源,运用适时适度,运用的恰到好处,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是他的课堂,他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2、小学山东教育
3、沂蒙教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