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立足生活让品德课堂绽放魅力 发布时间:2019-04-24 08:31:52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立足生活让品德课堂绽放魅力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指出:“本课程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德育的外延就有多大。“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所追求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不拘一格,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一、以生活为载体 , 培养探索精神
对于孩子来说,“探索”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在生活实践、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情趣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本领。那么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觉参与的。要让学生通过感觉、发现、探索和领会内在的活动内容来完成学习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不应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方向。比如一年级上册种子的探索一课,如果直接出示各种种子让学生认记,学生一定兴趣索然,不爱参加活动。在教学中我把找种子设计成小游戏让学生猜猜苹果的种子所藏的地方,用刀子把苹果切开,再让学生自己找出苹果的种子。并问他们想不想看看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呀,要不要自己去试试呀?这时的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大家都争着说要都想亲手试试,亲眼看看各种各样的种子是怎么发芽的。我就趁热打铁布置大家回去自己选至少两种种子进行栽种,并提出作业要求。让他们课后仔细观察,一周后,又上品德与生活课的时候我一走进教室,惊喜地发现教室里有好多已经发芽的种子了。原来大家把种子带到学校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了。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向我述说他们的发现。看着孩子们惊喜的神情。我心里真是高兴:因为学生们已经懂得了向生活中探索,才能获得真知。
二、在生活实践中,构建高效的课堂
“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感知认识事物,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与他人交流感受、想法和活动收获,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在日常指导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细心去体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美好艰辛,分享奋斗的成功乐趣……从而真正丰富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锐、活跃。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了解我们的学校一课时,不仅是通过课文,让孩子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还应该将学生带出班级,在校园内的篮球场、图书室、塑胶跑道、新的教学楼等很多地方走走、看看、说说、摸摸,孩子发现小学生活充满着无限乐趣,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使孩子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能愉快、积极地热爱生活。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在教学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前找了很多关于交通安全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观看,并一一向同学们介绍沿途交通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为了让大家能记住这些交通标志,我还把这些图片打印在纸上,并涂上相应的颜色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这样方便大家记住。这样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把学生带出课堂,使课堂成为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三、在生活中感悟,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品德与生活尽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思想碰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后产生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例如在学了了解我们的学校后,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热爱这个校园,但是平时在校园里仍有乱丢废纸,乱涂乱画的现象发生,实际的爱护校园环境行动和我们在课上认识到的还有一定距离。这时教师给予学生一个简单的该怎样做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同学们会有怎样的呢?在直接参与的活动中认真思考几个“为什么”,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感悟到正确的是非观与善恶观,这就是所谓“自主构建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又如教我的家时,课前先让孩子们调查爸爸、妈妈和自己出生年月、生肖以及爱好,通过调查增进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了解。课中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家里生活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并用画画下来。在展示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说说,为什么都有那兴致勃勃地,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从而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我爱父母,父母爱我的这个道理。
在生活实践中实现课程的价值取向,在生活中要有良好的品德形成,教学活动还可以要求家长配合,与班里搞的雏鹰争星等活动结合起来。老师可以让学生争“卫生星”、“学习星”,“礼貌星”、“进步星”……按照争星计划开展自我训练,每月及时更新,这样以生活实践活动为载体,可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内化,加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生成。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必须以“儿童的视点”辅之以“教师的引导”去挖掘符合儿童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选取适合我们的学生的题材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问题,并让儿童在有意义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启示,从而由认识生活到学会生活,由学会生活到热爱生活,最后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品德。这样才能使品德教育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使“生活德育”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