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浅谈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24 08:35:47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浅谈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摘 要]目前,留守学生也成为备受社会各届广泛关注的问题。关注留守、关爱留守学生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从上级领导到下级干部,从学校到每一个老师,都在关爱留守学生。然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留守,并非完全出于贫困的无奈选择。很多留守学生,他们的物质并不贫困,贫困的是精神。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是口号多,而行动少。如何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给关爱留守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此内容进行浅析。
[关键词]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责任与爱;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民在相对贫瘠土地上劳作的收入,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农村一大批中青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奔赴大中城市打工赚钱,这就使得许多家庭中的孩子成了“空巢之鸟”。 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子女留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儿”、“留守学生”等。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学生思想教育难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研究调查数据表明: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占33%,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7%。在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中,跨省市打工的比例为62%,在附近及市外打工的比例为38%。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情况分析:有53.4%的留守儿童与公公、婆婆(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25%的留守儿童与妈妈生活在一起;10%左右的留守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5%的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为35%,隔代抚养、寄养的比例高达60%左右。在所有的留守儿童中,父母一年回来一次的占36%。半年回来一次的占42%;每个月回来一次或几次的占21%。
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思想品质。在生活、学习上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不强,性格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悲观、厌世,道德品行差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与同学交往、旷课、不交作业、破坏公物、沉迷于电子游戏等。而这些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烦恼,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选择的倾述对象第一为同伴,第二为教师,第三才为家长。当老师发现问题时,又不能及时与家庭取得联系和沟通,以致无法及时解决这类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导致缺点和错误继续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社会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发源地,怎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1]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
部分监护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辈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处于矛盾中;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父母等不良恶习。
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有些学校的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忽视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的平衡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德育课落实不到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而在整个受教育者中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少数,有“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消耗”中大打折扣。
3 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在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双方不在身边,使其处于教育边缘的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在学校中,他们经常受到其它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需要。互联网创造的是一种虚拟的环境,中小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增加了难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气候,赌博现象普遍存在。“地下六合彩”、“压白板”等各种赌博现象遍布大街小巷,特别是农村,不少全家男女老少,整日混迹于赌场之中,更有甚者,老老小小都亲临赌场,爷辈们坐庄,儿孙们当助手等等。学生在上学路上都能看到一群群围着赌博的人。这些平常的所见所闻促使一些学生也养成了玩赌纸角、火柴等不良行为,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叫苦不堪。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也必将没有净土。
4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互动的道德教育机制缺失
长期以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乡村中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要解决这个连环扣,就需要各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大人身上都有,这绝不是孩子影响大人的。现在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好孩子的“过滤器”。因此,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2] 德育教育是必行之举。
三、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就留守学生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客体。他们只是因为共为留守学生,只因为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如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才被我们归入了一个群体。而作为学生,他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要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学校要做以下四个方面:
(一) 以人为本,环境育人
首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充分发挥报约、地方电视台等现有的宣传资源,广泛宣传留守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以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广大留守学生奋发进取;开放留守学生之家,并为他们多订阅、购置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强的图书、报刊;鼓励他们多读书,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要不断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积极配合当地派出所创建“警校共育,平安校园”。
(二) 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德育教育中,对话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的缺失,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只有通过对话,我们才能走进留守学生的心。留守学生也是学生,他们和别的学生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因此,我们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那么,如何在德育中让留守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1、与教师平等对话,和谐相处。针对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于是很多教师把留守学生等同于问题学生。因此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强化了他们作为问题学生的一面。可以说,这一点给留守学生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留守本身。极易给他们造成“自卑情结”[3],而这种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要么是因自卑无法战胜自己而导致一事无成,要么是由自卑进而自强干出一番大事业。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从自己碰到的数以千计的印记中选择记忆,能被选择出来的记忆应该说是印象深刻的,在生活中曾起过重要影响的,甚至决定了他的生活风格的形成。”[4]常言道:“只有不合理的教育方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因此,我们应严格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与留守学生交流中,要弯下腰板,要平视学生。
2、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要让留守学生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入手。在快乐的交流和融合中,使品德的自主建构得到充分实现。学校要广泛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文艺演出、“我留守、我自强、我幸福”等活动;创办一些类似留守之声一样的校级刊物,让留守学生能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留守的风采。正如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是写的一样:“就如同现在的留守学生。我不爱表现,所以我的窘迫的自尊,只能粘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张扬出去。”
(三) 责任与爱,伴随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至死不渝的爱。但是,教师没有对教育的事业心,对工作的责任心,那么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将是一句空谈。因此,责任与爱是教育的双翼。学校教育的范围要延伸,让留守学生时刻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首先,学校老师要多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用爱来填补孩子父爱母爱的缺失。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
其次,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同时每个老师都应懂得最基本的心理咨询。孩子在遇到困惑时能够向他们倾诉。并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第三,班主任老师应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不仅可以就孩子的教育话题进行探讨,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等情况。第四,多进行家访。尤其是“问题学生”。要经常到留守学生家里走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这种给予,要是无形的。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第四,教会留守学生责任与爱。学校德育工作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留守学生明白:虽然你们留守在家乡,即使你们年龄尚小,但是,你们依然肩负有责任;你们依然要学会爱。作为家庭的一员,你有责任做到让父母放心;他们并非离你而去,而只是在很远的地方为你们实现梦想而打拼;作为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中的一员,你有责任尊敬、爱戴你的老师和团结、爱护你的同学;作为一个社会人,你有责任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同时,你必须学会爱你自己,进而学会爱父母、爱别人、爱学校、爱社会。
(四) 以校为家,共享天伦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地第一课堂和主渠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地,父母自身素质修养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一个知识丰富的温床,而且需要一轻松、和谐、民主的生活摇篮。然而,我们的留守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寄养在亲戚家。他们根本无法得到正常的监护。
同时,留守学生多是寄宿在学校,实际上,他们缺乏的不是物质生活,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物质生活要优于一般的学生,因为这是远离他们的父母唯一的补偿方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5]七个层次。对留守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中往忽略了他们也期待着“归属与爱”,期待着被人尊重、期待着认识自我以及世界。又特别是当他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以后,作为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它出于每个人的内心,是持久而强烈的。
综上所述:让我们携起手来,发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把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做到让留守学生幸福留守,为这群特殊的孩子撑起一片纯净明美的蓝天。
参考文献:[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 文艺心理学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40页
[4] 文艺心理学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41页
[5] 文艺心理学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5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