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新窑乡靛山小学 唐明礼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平衡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能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构建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要在日常的思品教学中多思索,多实践,把传统和现代结合,把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结合,把课堂多样化和必然化结合。只有在平时加以注意,才可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
一、“师”与“生”的和谐
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而现代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真情实感,尊重学生主动成长。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传统教师倾向于强调的权威与给予,传统课堂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依照标准教案导演的“情景剧”。现代教师更倾向于强调合作与创造。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即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启发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监管者”。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升理念,深入研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而不是指责讽斥。有了明确师生定位,和谐师生关系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与“学”的和谐
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探究和生活实践,促进道德与法治的知行统一。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理论知识“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 “学”的整合。教学中要采取生活导入,这种生活导入并不是简单地生活再现,而是要从生活中提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并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培养能力、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例如:在学习《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管事大王”李哲群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特别是与一位值日生发生的矛盾冲突进行辨析,探讨应该如何看待这位“管事大王”的行为,如果大家都像那位值日生那样,班级的情形会怎样;班级中有李哲群这样的“管事大王”吗?学生在自省、分析、交流中得到启发,认识到作为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主动关心、爱护集体,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尊重那些对集体负责的同学。
和谐课堂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让学生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使学生 “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 “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逐步过渡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 “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三、环境与气氛的和谐
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在教学结构上:必须体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组合,必须体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出于对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非常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过程,创设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环境,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例如,设疑激趣、趣题引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比一比、表演、等学生感兴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动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等形式,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各类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仅仅教学形式多样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上,教师始终是面无表情,从不离开讲台,对学生精彩的发言也缺乏经常性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离经叛道”式的发言不置可否或简单粗暴的压制,都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无法畅所欲言。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情感,让学生能有感而发,有感愿发。
四、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品学科的文本(教材)更需要与人本(教师、学生)的有机地整合,是构建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依托教材步入和谐。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新思品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应该认真去挖掘。从一段材料,一幅美丽的图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如,《灿烂的文明之花》一课,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指出当我们沐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阳光之时,有哪些有害的文化细菌和毒瘤也在同学之间伺机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这时,如果追问学生我校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又有哪些危害?我们如何帮助学校杜绝此类现象?让学生在自省、分析、交流中扩展了情境,在体验中优化自己的行为,指导了实践。在探究中实现了知行统一的目的。
(二)、依托生成的教育资源享受和谐,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为“文本”注入了“人本”的新活力,以教材为脚本,师生共谱新乐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上的知识探索、研究,而要把知识延伸到现实中、生活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知识。实践证明也如此,例如,在第九年级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当教师讲到独立自主地承担责任,不过分依靠父母的观点时,有学生提出“如果一味地强调独立会容易造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性格孤僻,不喜欢接受他人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很多问题不能简单处理。像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确具有它的讨论价值,这是一个很好的深化教材、引发讨论的契机,既很好地利用课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智慧正是像点燃的火把,永远燃烧不尽。好的“文本”还需要“人本”来充实丰富,即使是十分完善的教材,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施教育学再加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所特有的实际情况,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要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方式,构建有利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