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德育论文: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    发布时间:2020-01-07 23:51:55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
                  
  • 引言
一般来讲,老师们对问题学生最在意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学习“成绩差”,其次就是“难以管教”。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把原因归结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极为不公平的,且常与事实不符。常常任课老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由于学生自己的智力水平及家庭的原因,而使得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对某些“难以管教”的学生,即使老师付出大量时间与其交流,也常是“对牛弹琴”。
“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各种原因造成的。
二、“问题学生”是如何长成的?
有心理学家对同卵双胞胎的性格和智力水平的相似度进行过研究。一对同卵双胞胎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对他们在智力、喜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测试,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喜好、情感上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远比异卵双胞胎要高得多,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双胞胎会说他们就像“一个人”。
另外,在生物学上的研究也表明,许多方面的智力是先天的,如思维的“灵活性”。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程度显然是不同的,而这一差别也许从人一出生就注定了。
对双胞胎的研究及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人的智力乃至情感上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先天因素不可忽视。
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也是导致问题学生的关键原因。
人们常把家庭环境的注意力放在家庭经济实力上,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仅仅是经济条件这种“硬实力”显然是不够的。有鉴于此,便有了家庭“软实力”的概念。家庭软实力是指家庭成员间性格融洽度,信任度,情感默契度,成员间的关怀度,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人缘和人气。美国有心理学家对150位IQ智商超过200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时行调查,发现超过85%的学生的父母都是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而只有15%的家长没有大学毕业。显然,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学生本身就遗传了他们父母良好的基因。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们在子女的学习上,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对中国农民工子女的调查也说明了“家庭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农民工父母在教育水平上的不足,于是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的寄托在了学校上面,与孩子的沟通也往往不足,即使有也是死板生硬的打骂。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结果却适得起返。对孩子过多的责骂,往往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孩子产生了难免平复的“自卑”心理,导致“自暴自弃”。《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认为: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的少年!一个原本纯洁无瑕的婴孩,之所以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归根结底,问题往往出在父母身上。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过:“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
三、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雷雳教授运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普通学校的272名11——15岁的少年学生分组进行学习不良与非学习不良的比较,考察了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性等方面,并且强迫、抑郁、敌对严重度中等以上者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偏高。: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非学习不良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学业、一般自我等的评价较消极。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处于令人堪忧的水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学习,这或许是问题学生为什么一直很难进步的原因。
四、对待问题学生的思考和对策。
对问题学生的成长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我们应该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却看待问题学生,而不只是一味的怪孩子。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子不孝,父之过”。作为教师,要教育好问题学生并不容易,往往徒劳无功,但也不是说毫无办法。
(1)加强正面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某校做过一个实验:他对学生做过一些测试后,很随意的从中抽出一些学生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老师,极为认真地说:“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这个实验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由于教师的期望,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会产生一种激励的作用,学习会更加努力,
因而取得了好成绩。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注。问题学生身上所表现的不足是既成事实,教师应该承认这种事实存在,慢慢引导学生去做出改变。如果教师也总是抱怨和责骂问题学生,那么他们只会越变越糟。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包容,更要允许他们犯错,在错误中引导他们改正,才有可能进步。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哪怕一点点进步都应不吝赞美之词,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不能让他们没有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不管他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希望有人管的。
(2)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针。针对现在未成年人存在的种种现状,分析“不良少年”形成心理因素,对日后进行帮教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条件可能的话,在中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调查发现,96%的问题学生都认为自己曾多次遭受到挫折。如何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也是教师应该努力学习的方面。
(3)教师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共青团北京市委课题组曾进行一项“关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没有天生的“坏孩子”,青少年不良 为起始于一些小毛病,80%都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家教造成的不良孩子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一,溺爱型。在家教中,家长重“养”轻“教”的现象呈主流趋势。家长对孩子是重营养,轻锻炼;重智力因素,轻道德培养。其二,粗暴型。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缺乏教育意识,方法简单粗暴。其三,放任型。目前社会上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在一部分家长头脑中,钱便是一切。其四,单亲家庭。有的孩子,因家长离异或一方病故,不是成为孤儿,就是跟随了异父母,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环境方面,教师能做的不多,但针对以上四种类型的问题家庭,教师需要多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与父母多交流,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尽可能的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的父母,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或鼓励、或批评、或提醒、或建议,以达到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
结语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学生始终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个方面,但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又不能只顾那些好学生,对那些问题学生放之不管。对于学校来说,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对提高学校的声誉是很重要的。从总体上来,虽然改变问题学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努力总会有收获。作为教师,在对待这些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对他们应多点包容,多点鼓励,多点关注,能够提高哪怕一个,都是巨大的成功。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感恩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