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发兴趣、探究自然、放飞梦想-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19-03-23 09:32:12
激发兴趣、探究自然、放飞梦想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 王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我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感受到科学课上,让学生经历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发展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有幸承担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科学课教学,这两个年级的科学课,是教育部审定的新教材,过去,小学科学课是一、二年级不开课的。个人认为让一、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就学习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应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走出教室,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的话鞭策了我,为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科学的素养。
如:一年级科学上册中,第一单元 植物,我在教学这一单元知识时,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是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按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这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使师生不必再去识别过程,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理解活动的意义以及注重它们的联结上来。活动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让他们学校的操场寻找植物的叶子,在玩中收集信息,在老师的组织下,呈现证据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和老师一起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适度指导和点拨,使他们从玩的过程中发现科学课植物其中的奥妙。从而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是离不开植物的。
二、走出教室,探究自然
为了让学生能获得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科学知识,我们老师眼光要放远一点,步子要迈大一点,把手放开一点,大胆让学生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在大自然中有更多更广的、原滋原味的、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都是学校实验室所不能代替的,学生从大自然课堂中获取的知识也是课本所不能比拟的。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就是因为他的好奇心,才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此。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充分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测量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必须带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明白,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会不一样的原因。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会一样的原因。首先,我在室外带领学生进行了两只纸蛙比跳远的实验。进而又进行了几个孩子比跳远的实验。报告的内容是:(1)你的纸蛙能跳多远?(2)怎么知道它跳了多远呢?(3)哪只纸蛙跳得最远?(4)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你们当中谁跳远成绩最好,谁最差?带着这些任务,学生在实践中,边玩边学非常开心,并且学生之间还不时地交流。他们玩累了,就回到教室拿出自己的笔,完成了报告。像这样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当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述,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知识,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实验室”,学生在大自然这个“实验室”中更会全身投入,更会细心观察,更能积极动手、潜心思考。真正实现了“兴趣、知识、生活、能力、社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协调发展。
三、走出教室,放飞梦想
上课不是科学课的开始,下课也不是科学课的结束。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不能被教室的四面墙壁所隔离,科学无处不在,也不应该被学校的大门所关闭,我们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他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给他们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他们在科学的天空翱翔。作为科学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科学来源于自然,自然中也孕集着科学,在大自然中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单凭实验室里面的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把书本和现实生活脱节,久而久之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也失去兴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然,探究自然。
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阅读时,很多同学都见过生活中的测量工具,他们对这些工具很熟悉,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会把“书中的测量工具”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自然生活相脱离。
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活的。比如我们一年级上册学了我们离不开植物之后,他们懂得了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植物,人类利用植物建造房屋,有了植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并向自己认识的人宣传不任意破坏生态环境。学生听后都跃跃一试,许多同学也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起了兴趣,向我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虽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发明,但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相信照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小学科学每一课的内容都与社会与自然密切相关,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课堂,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同时又张显了学生的品质和个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科学课堂回归自然,让孩子与大自然进行对话,让每一堂科学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在科学中成长,放飞科学的梦想!
姓 名:王馨
单 位: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
邮 编:5751111
联系电话:13894598213
电子邮箱:1186514893@qq.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