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让学生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9-04-15 10:13:01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让学生动起来
安乡县城北小学 杨芳
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课在小学学科中是内容极丰富的门类,有动、植物、理化及天文学等。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要把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最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是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我在近几年的科学课教学中,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学课的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取得了一定得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让课堂动起来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必须先让学生热爱这门课。不少学生包括家长在内,都认为科学是副科,学不学好无所谓,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因此,许多的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甚至做语文、数学作业,看其他课外书籍等。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低落,面对这些现象,我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些关于不懂科学知识的生活得实例讲给他们听,比如:有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是尖子,可是走入社会后连一些普通的蔬菜名称都认不出来,闹出错把麦苗当韭菜的笑话。在谈笑中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有时也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用来考考他们,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动物与植物这一章时,上课之前,我首先就准备各种植物、动物,大白菜、萝卜、茼蒿、蝌蚪、蚯蚓、蟾蜍等有他们认识的,也有他们不认识的,让他们来认,有的认得一部分,有的不认识,这样他们既有自豪感,又有好奇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兴趣,达到趣味目的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设悬念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改正了以往的缺点,还主动的问老师,问家长,查找资料,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就提高了。
二、玩中学,让课外动起来
根据儿童心理学提示,儿童具有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如果要他40分钟在教室听你讲40分钟,他是听不进去的。同时小学生在学习“科学”可是,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培养兴趣,唤起想象。四年级科学上册中有一课内容太阳和影子,为了上好这课内容,握手先提出质疑,提出日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种是怎样的变化的?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无法解答,就让学习自己去观察人、树木、房子等在日光下的影子一天是怎样变化的。有的学生选择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有的选择了树做实验,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又带着学生在阳光下做个种应的动作,并拿出镜子、钢尺、不锈钢的饭盆、透明的塑料尺对着光和无光的不同地方照射,让学生了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说出了影子形成的奥秘。甚至有些同学还提出了,在不同的时间,影子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从而得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同一物体方向也是不同的,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在试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智力活动,达到了即学知识,又训练思维,还可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观察铺路,让思维动起来
在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概念,掌握知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为了指导学生对观察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步从感性认识是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观察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所以,观察时要求学生那个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仔细的、有序的、全面的观察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所以,不论是那种观察,都要充分发挥眼、耳、鼻、设、身等各种感官的作用,仔细观察客观事物。实践表明,参加观察的感官活动越多,输入大脑的信息越多,头脑中建立的暂时联系就会越巩固。例如在教蚯蚓这课时,学生最初对蚯蚓的观察仅仅是对蚯蚓外形的观察,后来的观察就上升到他的爬行,他生活的环境,对土壤的作用,最后学生们就把蚯蚓的外形和他的爬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而了解到了为什么蚯蚓有这么的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等。因此,再让学生学会观察的同时,也就让他的思维活跃起来,把与之有关的信息联系起来,通过思考让所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小学科学课中许多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常识。每堂科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如学了沉与浮一课后可教学生自己做纸船在浅水或脸盆中漂浮,学了影子一课后,教学生在灯光下手势的影子做各种动物。相信只要教师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积极投入到科学中,我们的科学课将会越来越生动,学生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