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的实施-创意引导,激活美术课堂    发布时间:2019-04-01 11:12:46
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的实施
——创意引导,激活美术课堂
 
【论文摘要】:
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极具的创意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善学……
 
【关键词】
创意引导、激活课堂、兴趣、主观能动性、导入、愉悦身心、
 
【正文】:
美术教学是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制作,从而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与审美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享受个中的乐趣和成功。所以,充满创意的引导,能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和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驱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与欲望去完成美术作品。
1、激活美术课堂气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1.1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个性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对课堂设计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旺盛的情感态度,保持这种高昂的情感态度进行激情创作。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逐渐增强运用美术的基本能力。
1.2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和事物的一种手法。
事物、情感,是时时不同的,所以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是很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中的创意,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对学生的表现力和掌握技能产生影响。同时,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2、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1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师长转向朋友,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教师要承担推行新课程实施的使命,必然要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突破课本的局限性。
教师应善于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教学中更应注重研究学生的行为和兴趣,灵活把握课堂教与学的节奏,“对症下药”,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课堂导入形式,传统的导入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讲,并非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导入。有效性教学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来进行创设和引导。
3、美术课堂中创意导入的重要性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入,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教学的对象、内容、氛围和主题等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首先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导入,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中,美术学科的方法应别具一格、灵活多变、形式多样。极具创意的导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创新的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4.1  利用音乐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笔者就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进行了美术、音乐交替互补的探索,并实施。早在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乔治,罗曼诺夫经过反复实践试验证明,得出结论:不管在任何时候,音乐都能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兴奋,并由此产生创造灵感。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音乐所引起的听觉刺激,激发学生更形象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三年级春天的消息为题的美术课时,一开始,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带着问题“请同学听听春天在哪里?”欣赏儿歌春天在哪里,在欣赏的过程中回味、思考,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学生们此时心情轻松愉快,联想不断——“春天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校园里的树木长出嫩芽、小鸟在唧唧喳喳地歌唱、微风轻拂、还飘着小雨……”更有的学生运用古诗春晓和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形容春天的景色,富有感情的背诵,让学生们展开更多的联想,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经过一系列的引导点拨,大约98%的学生都能画出春天的特点,找出春天的色彩……由此,我认为,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固有的单调气氛;音乐更能打开孩子的心扉,激发创想。因此,在美术教学导入中实施音乐内容的注入,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情景氛围,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情操的陶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
4.2  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好玩、好奇的心境可以活跃大脑的联想,思维敏捷,增强表达欲。积极的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根据这点,游戏渗入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过去传统的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以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猛塞硬灌,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喜好,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提高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二年级大家爱吃的瓜果一课时,笔者采用游戏导入方式,我预先准备一些形状和表皮特征比较明显的水果,分别藏在密封的袋子里,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然后说出形状特征和表皮特征,再让台下的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各抒己见。由此一来,学生对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时对本课充满了兴趣,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我本课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随之被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高潮所击破。从而轻而易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把玩游戏时高昂的情绪都迁移到画纸里,95%的同学都能运用点、线、色描绘出水果表皮特征……一幅幅的好作品逐渐呈现出来。2004年天河区教育局进行全区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中,这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我还采取了猜谜语的游戏方式导入,如:脱了袍子,是个白胖子;去了白胖子,剩下黑圆子(打一水果 荔枝)。还有,看看圆,摸摸麻, 包着一肚小月牙(打一水果 桔子),等等。这些游戏谜语都是学生喜欢的,既能激发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谜语里已经充分掌握不同的水果的特征;我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在纸张上生动地描绘出来。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通过游戏导入不但提高学习兴趣,还可让学生联系课外知识,提高接受效率,是促使学习成功的源动力。
4.3  利用师生互动,转变自身角色导入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中央电视台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节目,在快乐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董浩之所以成功,是他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感受、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孩子的选择与情感,了解并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如:执教广东岭南版四年级自己做镇纸时,笔者一开始先拿出一把折扇,边摇边说:“唉!这天气也真够热的……”其实边扇的时候刻意把讲台上的纸张扇得到处乱飞,。这时把话题一转:“哎呀,这纸怎么吹得到处都是,真麻烦,怎么办呢?同学们来帮我想想办法吧?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小组讨论。”这时学生的心理反应是老师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似的,一定要帮帮她。所以积极举手给老师出主意,如:拿杯子压呀、拿尺子压呀等等。再小结学生们提出的办法,带出今天的课题自己做镇纸,这时学生们对镇纸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是利用分量较沉的材料做的。再让学生自主探索制作镇纸的方法。以上的设计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改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弊端,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甚至笔者用过“一人分演几个角色”表演进行导入,孩子们就像在看话剧一样,气氛乐融融的。在这课堂上,笔者就是一位表演者,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中,甚至笔者倡议学生们把自己完成的作品和比老师的作品来个比赛,看谁做得既漂亮又有创意。到后来学生完成的作品一个比一个漂亮,创意无限,因为他们又把老师当成他们的竞争对象……。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既有创意又生动,连听课的领导和同行们都被笔者的表演感染了,有的还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气氛,得到了一致好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长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学生要尊重老师;其实,尊重是相互的,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并设计教学手段,学生才能信任你,理解你,喜欢你,知识的传播才能更快更灵活,效果更显著,同时学生才会善学、乐学。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乃至学科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利用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导入新课,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有效性教学。以上所提到的主要几种导入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这一切都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情感特点、个性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和把握而定。同样一个内容,各人观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总而言之,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学会学习就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出版)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少儿美术2002、11
4.小学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朱名燕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
5.中国美术教育2003、4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