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美术论文:美术教师要学会保护儿童画的纯真 发布时间:2019-04-06 09:32:00
小学美术论文:美术教师要学会保护儿童画的纯真
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行业的大问题,儿童绘画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教授说过:“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关系到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艺术学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学问。”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小学美术教学,接触了很多的儿童作品,通过与儿童及其作品的交流后我发现,儿童画的教学与欣赏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面对两幅不同的儿童作品:一幅画面工整、人体比例透视合理,颜色搭配符合色彩原理中的协调与统一,但画面缺失生动与纯真;一幅缺乏具体特征的表达,局部缺少以及不合理的身体比例,线条歪歪扭扭,但是画面天真烂漫,风格清新。这样的两幅作品我们应该去大力提倡前一幅画的工整规矩,还是赞叹后一幅画的纯真清新。
我个人认为,提倡儿童画的工整与规矩将会直接扼杀了儿童本质上的真实与纯真。“童年”这个词的概念暗含着直接通达感觉世界,未受损害的,真正视觉的意思。儿童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性,在于它从本质上讲是儿童自主的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外界交流的工具。教育工作者应要保护这种纯真,使之不要受到文明与社会习俗的腐化与冲击,不要用学院派的绘画风格来框死儿童的创造力与真实自我的表现。
呵护儿童画的纯真是有益的必要的,在具体的实行中,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美术教师首先要认知儿童绘画的特点。
儿童绘画时受到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想象成分,具有创造力与灵感。绘画的时候不会象成人那样去考虑什么应该画,什么不应该画,应该如何去画。而是跟他们的心灵一样纯洁无染,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随性涂鸦,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天真无邪,随心所欲的表达出来。每一个儿童的画受自身性格的影响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体现在画面内容上,有的体现在色彩线条上,有的体现在所画内容的大小上。
比如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颜色就会多涂多用,对自己喜欢的对象往往会画得很大,其他的则画得很小等。不会有成人的一些太阳只能涂红色不能涂绿色,汽车一定比高楼小不会比高楼大的那些想法。总之,儿童画大都有想法大胆,夸张变形,充满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特点。美术教师只有自身认识到儿童画的这些特点,才能做到如何去评价去欣赏儿童画。
二、反对训练儿童透视技巧与其他描绘空间关系的传统方法。
儿童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单一的,写实主义的原则去评估儿童艺术“像不像”是对儿童艺术的曲解。不要把儿童的涂鸦当做胡闹,不要自以为是地教给孩子许多绘画的“本领”。当一个儿童接受了程式化的教学后,画面便会僵硬死板,缺乏灵气,最好的儿童画是发自儿童内心的绘画,儿童原本的心是纯真自然的。所以,真正好的儿童画是顺其自然的画,是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画。
19世纪末人类发现了儿童艺术,20世纪初期,人类开始反对写实这一自然传统,儿童好比代表着人类的史前期。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提到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绘画,完全是根据记忆作画,而不去遵循自然透视的规律。注重的不是画面好看不好看,而是完整不完整,比如,他们从侧面去描绘树木的形状,因为树木只有侧面才看的清楚。池塘的形状只有从上面才看得清楚,他们会径直把池塘画成从上面看到的样子。池塘里的鱼群如果从上面看则很难辨认,所以就把它们画成侧面图。于是一幅画中便出现了多角度看到的样子。儿童画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构图方式,所以那些喜欢画面“真实”的美术教育者,不得不考虑一下儿童作画的心理。
三、注重对儿童画的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成果,及时鼓励积极表扬,激发其创造力与独立作画的能力。
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可以给儿童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大胆的去创造想象。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渲染,形成学生的个性。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曾因为成人式的审美观扼杀了多少个纯真的幻想。在看似简单的美术课堂中我们应当注重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开发儿童自我本性中的潜在智力,不限制孩子们的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作画。给他们机会创造出能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本质的作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