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美术论文:为儿童画喝彩,还儿童一片创造性想象的天空 发布时间:2019-04-29 13:37:43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美术论文
为儿童画喝彩,还儿童一片创造性想象的天空
温岭市泽国镇第四小学 陈巧艳
【摘要】 儿童是谁?儿童教育如何坚守和主张?这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们孜孜不倦地发问、探索。然而,上百年过去了,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乃是重中之举! 【关键词】 儿童画 创造性想象 游戏 美术教育
在我国当今社会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各种社会规范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考虑问题和做事的时候,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因此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想象方面的倾向。但是,由于成人的过多干涉,儿童的种种兴趣、好奇和愿望、尝试与探索,不但得不到心灵上的满足,而且遭到不必要的制止和呵斥,长此以往儿童的创造性意识和兴趣就会大减,天生所俱有的创造性想象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被扼杀,由主动想象逐渐转变为被动地想象,从而阻碍了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如何启发儿童的创造力思维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首要的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也充分说明,培养儿童创造力对于其智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美术教育的核心意义便在于发掘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其学科的特性即决定了其中更多的创造性成分,如“美术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非逻辑荒诞现象、灵感突发、有意识地反常规处理和个性化表现等创造特点,都是艺术的本质和灵魂”。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儿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所以,在儿童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着重的去开拓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
一、为儿童的美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过去有些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从儿童教学的实际出发,使得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儿童的艺术创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有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和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术的提高,才能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造,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价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2、利用电教设备,调动学生的创作情绪。美术课有别于语文、数学、英语,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发现美。小学美术课主要分为四大类:欣赏课、绘画课、制作课和工艺课。如何来上好这些课呢?依据教学内容,如果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上中华扇子一课时,我先一言不发,用多媒体投影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各样精美的小扇子,当学生们一走进课堂就被这些漂亮的扇子吸引,再配上优美的古典音乐时,既让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再介绍扇子的历史等等内容也用卡通人物帮我来说,这样枯燥的内容也显得极为生动有趣,我再因势利导地引入新课,学生便会纷纷活跃起来,各抒己见。
3、使用教学工具,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教具的运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但涉及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彩蝶飞飞时,我先出示一张对折了的剪纸,在未打开之前,用幻灯投影出来,让学生们猜:打开来的时候会是怎样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纷纷举手猜测,很快就有同学猜对,学生也便对此产生了兴趣。接着,再利用这张剪纸,让学生总结对称的规律,学生在猜测时注意到图案的形状,所以很快就把对称的规律总结出来。这种教具的运用,就起到了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一种情趣,活跃了气氛,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二、利用生活中的美引导儿童去发现、观察和欣赏。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也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我们看到,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出发。
1、启发儿童捕捉生活的创作源泉。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所表现的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启发儿童善于发现美,这是萌发儿童审美情感的重要前提。如在一次教学来来往往的车辆时,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一个劲的挠头咬笔,甚至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可是,为什么现在又都不会画了呢?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2、培养儿童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要有目标、重点,切忌盲目观察。如外出时观察马路两边的楼房、路上行人的活动、奔驰或停在路边的汽车,在校园里观察自然角植物的生长变化、户外活动时小朋友游戏的场面等,还要引导儿童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为儿童今后进行美术活动积累素材。
3、引导儿童欣赏经典的名家名画。美术作品艺术创新包括题材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如凡高的向日葵、希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能让儿童认识颜色的种类,感受鲜艳的色彩,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用渗透式的方式使儿童深切感受美,学习表现手法,从而大胆地想象创作。
三、利用孩子的特性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
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对于儿童来说,美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孩子们喜欢在游戏中自由的探索、大胆的表达和不断的创造。
1、利用童趣的语言激发儿童作画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使他们更加喜欢主动的去参与活动,并能轻松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讲故事、说儿歌、猜谜语等方式引导儿童作画。在活动开始时,我总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和捕捉充满情趣的点,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儿童活动的欲望。如在教儿童画栅栏时,我事先画好一幅小绵羊的图片,画面上一群可爱的小绵羊一下子便吸引了孩子的视线,这时我惊讶地喊:“哎哟,这么可爱的一群小绵羊,离开了温暖的家,它们会走丢的,而且,万一狼来了,怎么办呀?”随后引出主题,让小朋友学习画大栅栏,将可爱的小绵羊围起来,同时,我还给孩子们讲述关于狼来了的故事,让他们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在娱乐中作画,在作画中培养孩子们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2、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激发儿童作画的兴趣。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在游戏中孩子是开心的、快乐的、满足的、更富有创造能力的,他们用天真无邪的目光去解读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笔触去诠释对世界美好的想象,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比如在学习涂色练习中,儿童会缺乏耐性,往往只涂了一点就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为了能让他们掌握涂色的方法,我便给他们组织一个小游戏比赛,给每人发一张白纸当做是一面白白的墙壁,“看看谁家小朋友的墙壁涂的最好看呢?涂墙壁的时候要慢慢的涂,要涂得均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点一点都涂到,涂均匀,才会看到漂亮的墙壁”。有些孩子在涂的时侯就会在嘴里嚷嚷:“快!快!我快看到漂亮的墙壁了”。
3、利用有趣的竞赛激发儿童作画的激情。儿童的自尊心、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的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蔬果造型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四个组为四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各队的蔬果组合在一起,比一比哪一对组合起来的造型既好看又新颖,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动手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有的做成一个大大的心形,有的做成一个小动物,还有的竟能做出成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通过竞赛,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动手拼摆蔬果,而且也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更为以后的合作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启发大胆想象美,思维插上七彩的翅膀。
爱因斯胆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七彩的翅膀。
1、提供儿童想象空间。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教师应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表现,使儿童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
2、引导儿童表现自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儿童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长,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3、鼓励儿童参与实践。引导和鼓励儿童积极的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求新的知识,体会成长是激发儿童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旦他们的创造思维、发散得到了展现,那么创新能力也便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如:在一次水墨游戏课中,我开始以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交流会用怎样的方法画鸡蛋,学生说出了许多方法,如:用铅笔画、用水彩笔、用蜡笔等。师小结过渡:“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老师今天不许你们用这些方法来画,老师要介绍一种新的画画方法给你们”。很自然地过渡到要学习的内容水墨游戏。
师:“你们谁知道那些关于水墨画的知识?说给老师听听”。
(学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在这儿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宣纸,请你们用墨汁在宣纸上画个鸡蛋给老师看看。逐步提出不同要求,按照老师说的要求来画鸡蛋”。
学生在画中激发了兴趣。
师:“你们画得非常好,比达·芬奇小时候画得好多了,不过仅让你们画鸡蛋太简单了,我还想再考考你们”。
师:“我觉得你们画的鸡蛋像一幅好看的画,你能说说看像什么吗?”(简单的鸡蛋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画好的鸡蛋上添上几笔,让它变成一个动物、人物或是其他东西。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学着用水和墨来表现事物)。
最后师小结:“画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大胆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画,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够取得成功”。
通过这样的一种课堂游戏,不仅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作画中来,而且还能开拓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为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培养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教育应从儿童开始,每个儿童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精心培育这些创造萌芽,在教学中时刻加强创新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并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儿童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训练儿童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提高创造能力,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新世纪,我们极其需要独立性强、思维活跃、富有自信心和创造性想象的人才。美国教育法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艺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受到了完整的教育。儿童能否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他的人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他是通过摧毁别人,还是通过在艺术里面的感受、分享、释怀去提升自己、去和这个世界、和他人进行交流呢?或许这就是我们美术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一军 2009.12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蔡汀 2001.01
3、当代教育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袁振国 2008.03
4、美术课程标准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