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3-31 21:04:5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摘要]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必然具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主体反思”。 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必须引起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学生反思 习惯培养
[正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和现实的状况,迫使我们把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反思放到首要位置上来。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好策略,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反思能力。”反思,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深思。我国著名理学家朱熹早就提出了“学、问、思、辩、行”的学习模式,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能力。
但是目前来说,小学生的反思行为大多数处于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还不会主动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不知道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学会反思,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走向社会,毋庸置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已不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学习、实践的能力,让他们实现自我的突破与升华。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思考的过程,同样也应该是一个充满反思的过程,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开始主动去寻求学习的捷径。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自觉地从“要我反思”转变为“我要反思”的学习理念。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被告知某道题错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把自己错误的答案擦掉,重新再做,遇到遇到判断题,学生很快地能修改对,遇到填空题或者应用题,有的学生做,甚至有的学生是等待老师告诉他怎样做,从不会问“错在哪儿?”“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而是毫不犹豫地更改答案。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判断与评价,没有反思,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最初的学习水平,无法实现跨越与升华。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正确引导,为学生创造反思的机会,培养反思能力,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轻松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
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
2、搭建反思的平台,让学生进行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是课堂教学一结束,老师就马上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而教师则忙于学生中间,指导“接受较差”的学生……这样学生很少有反思的机会。课堂内容和作业分层设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反应,对题目和问题进行分
层设置,对所有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在题目练习的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练习题目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想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就必须将“反思”融入贯穿到审题、解题、纠错、归纳等过程之中。
其实教师更应该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今天课堂上主要老师讲了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我学会和掌握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对老师讲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内容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有理由学生的可以在课堂马上举手提问,师生集体进行商讨解决。通过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课堂空间的安排,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堂上不要害怕耽误教学进度,可以多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反思或者培养他们反思的意识,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问题解决”进行反思
“问题解决”是针对中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提问与回答,而是通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猜想、判断、推理、验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最终获得问题解决有效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可以帮助小学生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双沟通。如在讲“多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对问题进行反思:先想一想两个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任意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又能拼成什么图形?三角形面积应该如何计算?由此是不是能推断出平等四边形的面积?将知识串连成一条由简入难、前后连贯的“问题链”,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探究、反思过程中,回顾旧知,获得新知。
4、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会经常看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种种错误,如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进位时,常常忘记进位;在应用题中经常不写单位或者把单位写错等。这些错误的确会让教师感到头痛。然而换个角度来看,通过这些“错误资源”,教师很容易就能看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加以合理利用,提高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知识的不断重复记忆和题目的大量练习,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整个学习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题目解答错误。学生通过对错题进行分析和纠正,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可以对加强对知识点和概念的巩固,充分认识到自己知识体系存在的漏洞和误区,进行知识体系的修正和完善。大量教学实践
证明,学生对易错之处进行反思,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在模仿和利用纠错教学方式。
5、 利用“自我评价”进行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目的就是引导小学生适时进行总结,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找出不足,并形成反思结论。比如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这课时,有一道题:二月份有4个星期,求二月份有几天?我先提醒学生一个礼拜有几天呢,再让学生自己思考,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列出算式4×7=28.这种通过自我评价进行反思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了“劈破旁门见月明”的喜悦。
6、在反思中自省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优秀,学生也是如此。在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清楚地知晓认真学与不认真学的结果差异。从而坚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信念,认真学习。无数事实证明,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的。每周我都主动与班主任进行协调,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集中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好好回顾在近阶段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的反思。就集体或其他人的学习状况也可以开展类似一家之言的评议,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善,在不断的总结中反思、纠正、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样的反思训练,首先,要求教师有这样的观念:并不是知识传授的越多,积累的越厚实,就等于学生良好知识结构与数学能力的形成。教师的发问不能替代学生的独立反思,要重视培养善于深思的学生。其次,为了把反思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需要教师带头进行反思,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反思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开展反思学习争星比赛,一周一总结,一周一评比。这样长期训练,直到学生能自觉反思,最终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小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和机会,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反思意识,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方面不断培养学
生的反思能力逐渐形成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反思意
识在题目练习的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通过不同方式在
不同情境中加强反思习惯的培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