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学科整合与信息技术    发布时间:2019-05-01 09:23:00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学科整合与信息技术
 
正安县建政中学   汪志林
摘要:新课程中的课程内容将趋于综合,一门课程可以贯穿几门课程的知识,促使教学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检验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学科的整合是新教学观得以建构的科学机制。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无论是对教学观,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创设情境,便于师生交流等优点,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变抽象晦涩为具体生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走入了一些误区。
关键词:新教学观  内涵  internet  应用模式  误区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检验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因此,值得强调的是,新教学观不是对传统教学观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新教学观也不是对现代教学观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而是对其进行科学的吸纳、调整与重构。根据时代发展之需、学生身心发展之需,对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加以综合与统整,是新教学观得以建构的科学机制。
与此同时,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统一的趋势,许多新兴学科多出现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有的新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合流的产物,比如,小学年段的自然学科和初中年段的新农村实用技术。因此,课程的综合化绝不仅仅是纳入几门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那么简单,从宏观上看,这涉及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对科学、技术、人与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思考。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的资源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给课程资源带来了变化。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倶进、提高自己对课程资源的获取、筛选、开发和整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学、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以研究性学习为途径;以各学科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课前,教师整合本课教学内容,语言知识、辅助习题、相关课件制作成多个页,链接在一起,并把加入因特网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源链接,然后发布到局域网或相关的教学软件上,学生可自由点击网页或链接。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通过教学软件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或看法。
三、信息技术下的课程资源获取
信息技术下教学资源的获取途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利用原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internet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或购买商品化教育资源。
原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可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乡土资源等方面获取。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可在综合性门户网站、专业性门户网站、个人或机构的教育网等网站获取。
Internet上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internet远程教育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收集大量包含有教育信息的资源。例如,教学中需要的多媒体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科教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各种问题的解答等等。
四、学科整合与信息技术应用模式
幻灯、投影、录音、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特别是当代多媒体,网络等教育技术的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创景导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
“创景导学模式”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观、听、记、思考、记忆记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具有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五、学科课堂教学整合与信息技术的误区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走进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它对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在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走入了一些误区。
1.用信息技术,忽略与学科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需要,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媒体的工具性功能,使其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现实中,有的教师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特别是公开课,简直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天下,也不管课堂内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效应,结果事与愿违。
2.一味追求“技术含量”,忽略了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如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用一般的Powerpoint 等简单软件即可完成的课件就没有必要采用其他更高级的软件,只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即可。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使资源共享。但在实际应用中,有的教师制作课件,特别是一些课件的评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认为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把教学课件搞成信息技术成果展览,其实,这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3.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从目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看,制作的教学课件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从应用的数量来看,前者无疑是居多。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辅助工具,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决不能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电灌”。如果信息技术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一堂课下来看似什么都有,学生的实际收获却不多,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4.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很多学生不记笔记,问其原因,比较一致的回答是“来不及”,因为信息的转化非常快,不少学生记了笔记就耽误了听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如化学方程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的结论、方法等都事先输在了微机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出来,这样年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5.用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实验教学
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取知识、它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有一定的毒性、危险性、操作的复杂性和成功率低等因素,有的老师往往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验的过程或播放录像等形式来进行演示。
其实,这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都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媲美。而且,这样做也失去了实验的“过程”意义。当然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实验,如:化学中原电质和电解质的原理、分子的有效碰撞。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和展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无可非议的,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模拟和真实毕竟是有区别的,前者不能代替后者。
六、重视整合的具体实施
1.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认为指导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结合,是为了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
3.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新型教学
每位教师都应该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4.学教并重,且行且思
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伸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黄旭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徐小平 郭联发新课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与提升新华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