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收益,就必须充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记忆,只能是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过程。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取最大的收益。信息技术课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一门学科,其图、文、声并茂的特性深深地吸引学生,特别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就更具神秘感了,但随着操作难度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展,有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了转移,更加热衷于玩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基于此,我尝试采取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措施,目的是让学生的兴趣点回归到课堂学习上,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课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如教学《室内环境污染调查》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面对调查时学生只是当作一个学习任务来看待,未必能把它当作和自身息息相关的事件来做,也就失去了本课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情境:一个和学生同龄的叫方政阳的孩子因家庭装修造成室内环境污染最后导致患上白血病。对面躺在病榻上的、面色苍白的同龄人,学生的心被震撼了,他们也真正意识到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意识到了室内环境污染与自己的关系,这样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调查室内环境污染的兴趣,在后续教学中学生也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又如在学习制作FLASH动画时,我将制作好的动画展示给学生,学生
二、差异教学,激发兴趣
学生由于年龄和智力水平不同,在学习过程表现出的接受新知的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同的学习任务,势必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实施了差异性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上,我给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适当提升任务难度,给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适度地降低任务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在学习画国旗一课时,我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安排画图案较复杂的国旗,为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安排画图案相对简单的国旗,这样即照顾了能力差的学生,又兼顾了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们都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任务,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WORD—复制和粘贴时,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熟练掌握一种方法,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根据提示用三种方法完成复制和粘贴(编辑菜单、工具栏上的按钮和快捷方式),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他们纷纷拿起鼠标开始操作,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也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劳逸结合,激发兴趣
“玩中学,学中玩”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信息技术课能够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娱乐性强、可玩的东西多(如,游戏、音乐、画图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学生爱玩的特点,努力做到劳逸结合,课堂上开辟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尽情的玩,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低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依据学生有意注意时效短和喜欢直观生动事物的特点,我选择了具有操作性、直观性和游戏性的软件,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指法时,我为学生选择了集游戏与操作于一体的软件(如:打字高手、打地鼠等)。这些软件的运用使单调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和熟练了指法。高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学生由于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他们更倾向于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更喜欢打网络游戏、听音乐、网络聊天,而在学习操作知识时显得消极、被动。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劳逸结合,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给学生一定玩的时间,但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还适当地为学生下载一些益智游戏、提供一些优秀网站的网址,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四、竞赛评比,激发兴趣
当代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好胜心特别强,都喜欢当第一。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有计划有目地安排了一些竞赛和评比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指法练习时,我就运用打字高手中的测试功能,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速度快和进步大的学生给予适度奖励,学生都想当第一,无形中就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再如,在学习画图时,每节课都评选出几份优秀的作品,并用彩喷打印机将其作品打印出来送给学生,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他们更加认真听讲,创作时也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力求作品更加完美,目的是能够得到老师为他打印的彩色作品。
总之,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只有在深入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做到保质保量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